高中生需要建立的五大語文學習習慣

  高中語文和小學以及初中在學習方法上有明顯的不同,在學習上不僅需要增強理性意識,還需要增強自我調控意識。因此,必須建立起有別於初中的五大高中語文學習習慣。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參考!

  

  一 靜心讀書

  對於現代社會勁爆媒體的多年來的狂轟濫炸,家庭校園乃至社會,已經很難有寧靜的地方了,然而,“寧靜以致遠”,不靜下來讀書,在高中階段都難以精心讀書,那將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個一輩子遠離書本的人,一個一輩子讀不進書的人,起知識的吸納是非常可憐非常有限的。要靜心讀書,要開始讀長篇大論,讀厚書,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要能夠靜下心來讀書。教師要有意識培養,在語文課堂上給足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眼皮下靜心讀書,並減少一些好心的嘮叨與不必要的話語干擾。

  二 大聲讀文

  這裡主要是講讀古文。因為大聲讀,才能夠暴露一些字音字義的毛病,才容易督促自己去查詢註釋或工具書。讀出句讀,把古文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讀出來,把句子的語氣讀出來,如果對這些上千年的經典能夠讀得搖頭晃腦,讀得有情有味,這些千古名篇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會逐漸的進入腦海融進血液,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指導和影響自己一輩子。

  三 積累梳理

  學習是少不了背誦與積累的,包括學習數學在內,但是,這種積累是散亂的還是有意識的能夠分門別類的進行,則需要我們有意識的去梳理。由少年時代進入到青年時代,在學習上就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學習調控意識,有非常明確的理性追求。在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增厚自己的學科儲備的時候,對於已有的和新攝入的內容,都應該儘可能的進行整合梳理,包括新認識的字,新接觸的語詞,新領悟的精粹的語句,以及一些文學形象一些中外名篇。

  四 學會傾聽

  傾聽是吸納,學會傾聽就是學會有效的吸納。高中階段的學習由於知識密度厚度的增加,特別需要我們學會傾聽。通過傾聽可以獲得很多豐富的資訊,通過傾聽也可以提高我們對轉瞬即逝的話語迅速敏捷進行捕捉進行提煉的能力。課堂上老師的講授、同學之間的討論、學術廳裡的報告、課間休閒的聊天、公交車上的談話,都需要我們學會傾聽,迅速敏捷地感受與領悟,提取出主題詞,從這些無字句處獲得豐盈的收穫。

  五 主動交流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們要主動參與到學習的思考與討論之中,融入到學習的大環境大磁場裡,主動的用口進行述說,用筆進行傾吐,把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悟表達傾吐出來,與同學分享,與老師分享,這樣也才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得到進一步的討論指導與深化。特別是用筆進行交流,應該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實話實說,直話直說,完全不用去考慮怎麼開頭怎麼結尾,把寫作技巧章法拋到一邊去吧。只要自己的坦然真誠的,說的是真化實話心裡話,就永遠是好的。

  我們一旦養成了以上五大學習習慣,更加穩健厚實的對自己學習能力進行提升,並且為自己的一生就奠定好更加堅定的學習與交流的發展基礎。這樣,我們不僅處於“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時代,自然也容易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熱血青年。

  高中語文學習與初中語文學習的區別

  語文學習貫穿於我們的生活始終。從我們會聽人講話,與人交流開始,我們就在學習或運用語文了。進入學校之後,語文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語音、字詞等練習成了小學語文課永遠的作業。隨著年齡的增長,學識的增加,學習階段的提升,語文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到了高中階段,語文學習內容的廣泛性和複雜性更加突出。

  與初中語文學習相比較,高中語文學習有以下特點。

  一、內容更加廣泛、豐富。 從教材所涉及的內容看,幾乎包括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後各個時期的作品。例如,從中國古典文學的角度看,將涵蓋從《詩經》到明清的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等各種文學形式,而其中包含的學習內容又非常豐富,作家作品、文學文化常識、實詞、虛詞、句式、修辭、文章內容理解歸納、文學鑑賞以及語言的運用等等,都在學習要求之中。

  外國的作家作品,重點學習歷史上有影響的作家、政治家的詩歌、小說、散文、演講詞等產生過一定影響的作品。從風格看,更是不拘一格。例如,在二戰以後西方興起的“後現代主義”小說也選入教材中。

  二、知識性強,系統性強。 初中語文的要求較注重學生感性的認識和積累,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已上升到能夠對有關內容進行知識性、系統性的理解和領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將文字中的問題通過知識體系解決。比如學習詩歌,初中要求是讀讀背背,形成語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初步理解詩意。

  高中就要求學生能夠了解詩歌發展的基本過程,瞭解它在每一個時期在內容、形式、風格等方面的變化,從而具備一定的鑑賞能力。在閱讀欣賞詩歌時,都能借助相關知識讀懂內容並進行藝術鑑賞。寫作也是如此,更講究寫作基礎階段的規範性。知識性和系統性使零散的、不具條理的內容得到整合。

  具備了較紮實的歷史、哲學、經濟、地理乃至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邏輯、社會學等學科知識,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才能抓住要害。僅僅懂得一個方面,或僅擅長、愛好某一學科的知識,都會影響語文學習的效果。高中語文學習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聯絡非常緊密,對我們成長的作用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比初中階段的範圍擴大很多,要求也更多,更高,程度也進一步加深,更趨向應用性,審美性。這有學科本身的原因,也有高考與中考不可同日而語有關。

  面對新的學習要求,我們在高中語文學習的方法上有哪些相應的準備呢?

  一、樹立“大語文”的學習觀念,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 語文學習再不是語文課上的事情,而是貫穿整個生活的活動。不間斷地讀書、看報,瞭解國內外時事,思考社會人生大事,是培養語文素質的良好途徑。擴大視野,提升認識水平,在生活中不斷涵養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才能使語文的發展提高有可持續性,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二、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課堂上認真聽講。

  2、主動記筆記, 會記筆記。

  3、有自覺積極思考主動交流的習慣。

  4、養成及時總結歸納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