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花的作用與功效

  白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中國中部、東部、西南廣泛栽培為著名的觀賞植物。又名甘菊、杭菊、杭白菊、茶菊、藥菊。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白菊花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白菊花的功效和作用

  1、白菊花茶能“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面板死肌、惡風溼痺,久服利氣,

  2、輕身耐勞延年。”特別要提到的是黃山貢菊,它生長在高山雲霧之中,採黃山之靈氣,汲皖南山水之精華,它的無汙染性對現代人來說,具有更高的飲用價值。

  3、白菊花10克、白糖10克,同置茶杯內,衝入沸水覆蓋浸泡片刻,即可飲服。具有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之功效,可用於防治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疾病。其中所含的黃酮類物質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的作用,故菊花茶對高血壓患者更為相宜,長期飲用,降壓效果溫和、持久。

  白菊花的藥用選方

  1. 用於風熱感冒,發熱頭痛。

  菊花體輕達表,氣清上浮,微寒清熱,長於疏散風熱,故常用於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溫邪犯肺、發熱、頭痛、咳嗽等症,常與桑葉、連翹、薄荷、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飲。

  2. 用於目赤昏花。

  菊花功善疏風清熱,清肝瀉火,兼能益陰明目,故可用治肝經風熱、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腫痛,多與桑葉、決明子、龍膽草等同用,共奏疏風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腎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黃、山萸肉等同用,如杞菊地黃丸,共收滋補肝腎、益陰明目之功。

  3. 用於眩暈驚風。

  菊花性寒入肝經,能清熱平肝,故與石決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陽上亢,

  頭痛眩暈;配羚羊角、鈞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痙厥抽搐實肝風症,如羚角鉤藤湯。

  4. 用於疔瘡腫毒。

  菊花甘寒益陰,清熱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瘡腫毒,常配金銀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湯

  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杭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福田白菊或滁菊花***。適宜搭配:桑葉、連翹、薄荷、桔梗、決明子、龍膽草、夏枯草、枸杞子、熟地黃、金銀花、生甘草。沖泡方式: 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許茶葉***置於飲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溼飲用最佳。

  白菊花的食用好處

  菊花摘取花頭後,上籠蒸3-5分鐘後取出晒乾,為杭菊花。碟形或扁球狀,直徑2.5-4cm,數個相連成片,總苞由3-4層苞片組成,苞片卵圓形或長橢圓形,舌狀花數輪,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摺疊,彼此粘連,無腺點,管狀花多數,黃色,外露,氣清香,味甘,微苦。懷菊花:將花枝摘下,陰乾後剪取花頭。為不規則的球狀或壓扁狀,直徑1.5-3cm,離散,舌狀花,類白色,徑直,上舉,縱向折縮,散生金黃色腺點,管狀花位於中央,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

  體輕,質柔潤,干時鬆脆,氣清香,味甘,微苦。白菊花性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沖泡方式:可取菊花5-8朵***或3-5朵配少許茶葉***置於飲杯中。先用少許開水沖泡潤溼飲用最佳。常飲本品,春暖去溼、夏暑解渴、秋日解燥、冬季清火。更能美容養顏、補血提神,以增強生命之活力,使人延緩衰老,更能使老年人延年益壽,是一種高效超值之保健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