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食養生宜吃什麼

  夏季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冰飲,此外很多食物可以解暑養生的,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夏季飲食養生宜吃的食物

  1、適當吃“辛”助陽氣

  夏天雖然天氣熱氣溫高,但是這個時候人體的陽氣是在表面,而陰氣位於體內,所以內臟反而是處於寒涼的狀態,專家建議,夏季多吃辛味的食物可以健脾溫胃,助長陽氣。辛味食物有常見的蔥、姜、蒜以及茴香、胡椒等。

  2、夏天提前養養肺

  很多朋友會說養肺不是秋天的事情嗎,怎麼夏季就要吃養肺的食物呢?這是因為夏季的空氣汙染物比較多,多吃一些潤肺養肺的食物可以保養肺部,增強肺部的活力,例如百合、銀耳、山藥等物都可以潤肺護肺。

  3、喝點綠豆湯能消暑

  眾所周知,夏季容易中暑,所以用飲食來消除暑氣也是值得重視的。專家並不提倡大量的吃冷飲、喝冰水來降溫,在每天下午喝上一碗綠豆湯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長期的堅持下來也可以幫你消除體內暑氣。

  不宜事項

  1、夏季吃“苦”不宜多

  都說夏天要吃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蓮子心、陳皮等,但是你知道嗎?如果夏季吃太多苦味的食物不僅不會對身體起到保健的作用,還有可能適得其反,導致胃部出現不適,引起噁心、嘔吐等情況。

  2、溼熱飲食要少吃

  夏天本來就容易在體內堆積溼氣,這個時候就要不要再吃容易帶來溼氣又會使身體出現燥熱的食物了,比如南瓜、蜂蜜、胡蘿蔔等食物都不宜在夏季多吃。專家提醒,夏季常吃這些食物會讓體內的陽熱過剩,容易出現耗液傷津的情況。

  3、警惕食物過期變質

  天氣悶熱的時候,食物就會加快變質的速度,很多朋友在夏季會出現腹瀉甚至是食物中毒的情況,就是因為吃到了變質、過期的食物,所以夏季吃東西之前一定要注意食物是否出現酸臭、腐爛的現象,以免誤食造成腸胃不適。

  小常識

  1、飲食以清淡為主

  夏季飲食以清淡、苦寒、豐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佳,不要食用黏膩食品,以避免阻礙胃腸消化,同時,勿過飽過飢。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溼重,吃苦味的食物能清洩暑熱,更可以健脾,增進食慾。如拍黃瓜、涼拌西紅柿、糖醋“心裡美”、老醋花生、涼拌蘿蔔皮、涼拌萵筍、蒜泥茄子都是不錯的佐餐冷盤。

  2、瓜類含水多應多吃

  大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天熱大家出汗多,水分流失大,而夏季盛產的瓜類,在眾多蔬菜中,瓜類含水比青菜多,水分高達90%。從四五月開始,青瓜、絲瓜和苦瓜等都會陸續上市,價格也會相對便宜,這些應季的蔬菜,吃了就很好。

  3、多熟食,少生冷

  夏季時節,人們往往喜歡生吃瓜果、海鮮等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氣溫高,各種病菌和寄生蟲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特別是到“三無”攤點吃不衛生的食物,很可能會染上疾病。

  4、多吃點醋

  天熱出汗多,還可多吃點醋,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醋還有很強的抑菌能力,對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天熱人易疲勞、睏倦不適等,多吃點醋,益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5、注意補鉀

  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人體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慾不振、中暑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新鮮蔬果中***如芹菜、毛豆、香蕉等***含有較多的鉀。茶葉中亦含有較多的鉀,熱天多飲茶,既可消暑,又能補鉀,可謂一舉兩得。

  6、加一些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迴圈、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熱天適當吃些苦瓜、苦菜,以及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且可增進食慾、健脾利胃。

  7、夏季多喝粥

  總體來說,整個夏季的飲食都要以清淡、少油膩為主,適量的吃點辣椒可以幫助排汗,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夏天適宜多飲用粥,早晚餐可以喝點補腎消水腫的綠豆粥、健脾益氣的蓮子粥、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荷葉粥,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百合粥或銀耳粥、黃芪粥等。

  8、補充維生素

  營養學家建議:高溫季節最好每人每天補充維生素B1、B2各2毫克,維生素C50毫克,鈣1克,這樣可減少體內糖類和組織蛋白的消耗,有益於健康。也可多吃一些富含營養成分的食物,如西瓜、黃瓜、番茄、豆類及其製品、動物肝腎、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果汁。

  9、失水多應多喝水

  夏季多喝點水,而且是溫水比較好,每天要喝七八杯白開水。身體要隨時保持水分和補充水分,水在人體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明,維持著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夏季失水會比較多,若不及時補水就會嚴重影響健康,易使面板乾燥、皺紋增多,加速人體衰老。

  10、冷飲要節制

  夏季氣溫持續在30度左右,身體像著了火一樣口乾舌燥。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過飲冰茶、冰咖啡等冰鎮飲料,一旦過量飲用冰鎮飲料,體內血管會急速收縮,導致新陳代謝滯緩體重增加。吃冷飲的時候,一次不能吃的太多,不然會出現不良反應的。小孩這時候會腹痛,中老年人易引起心絞痛,正常的人可能會出現胃腸炎、喉痙攣及營養缺乏症,還極有可能會損壞牙齒。

  飲食搭配技巧

  1、雞肉+栗子:雞肉為造血療虛之品,栗子重在健脾。栗子燒雞不僅味道鮮美,造血功能更強,尤以老母雞燒栗子效果更佳。

  保健功效:補血養身,適於貧血之人。

  2、豬肝+菠菜:豬肝富含葉酸、維生素B12以及鐵等造血原料,菠菜也含有較多的葉酸和鐵,同食兩種食物,一葷一素,相輔相成。

  保健功效:防治貧血。

  3、羊肉+生薑:羊肉可補氣血和溫腎陽,生薑有止痛祛風溼等作用。同食,生薑既能去腥羶等滋味,又能有助羊肉溫陽祛寒。

  保健功效:冬令補虛佳品,可治腰背冷痛、四肢風溼疼痛等。

  4、魚+豆腐:豆腐含大量鈣質,若單吃,其吸收率較低,但與富含維生素D的魚肉一起吃,對鈣的吸收與利用能起更佳效應。

 

  保健功效:味鮮,補鈣,可預防多種骨病,如兒童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