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乙肝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乙肝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疾病,患上乙肝讓患者十分痛苦,什麼原因引起患乙肝的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引起乙肝病毒的原因,希望對你有用!

  引起乙肝病毒的原因

  1、乙肝病毒最大的傳播途徑就是血液傳播、性交體液接觸以及母嬰傳播***血液接觸***,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稍微有一點不注意或者是安全防範不到位,那麼感染乙肝病毒的機率就相當大。

  2、對於一些患者來說,長期飲酒也是造成乙肝的重要原因,由於長期飲酒對肝臟的損傷加重,因此,長期堆積就會使病情轉移為乙肝。

  3、亂用藥物,有些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多種疾病,由天在發病期間亂吃一些藥物,結果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損傷,肝細胞壞死嚴重,那麼轉化為乙肝的可能性就較大。

  4、共用餐具,有些地方餐館衛生不清潔,工用沒有消毒的餐具等,同樣也會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最常見的治療方法

  一、急性肝炎的治療

  早期嚴格臥床休息最為重要,症狀明顯好轉可逐漸增加活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治療至症狀消失,隔離期滿,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經1~3個月休息,逐步恢復工作。

  飲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應含多種維生素,有足夠的熱量及適量的蛋白質,脂肪不宜限制過嚴。如進食少或有嘔吐者,應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維生素C3g、肝太樂400mg、普通胰島素8~16U,靜脈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劑及10%氯化鉀。熱重者可用菌陳胃苓湯加減;溼熱並重者用菌陳蒿湯和胃苓合方加減;肝氣鬱結者用逍遙散;脾虛溼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張黃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癒。

  二、慢性肝炎的治療

  主要包括抗病毒複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保護肝細胞及促進肝細胞再生等。因病情易反覆和HBV複製指標持續陽性,可按情況選用下列方法:

  1、抗病毒治療

  對慢性HBV感染,病毒複製指標持續陽性者,抗病毒治療是一項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藥物,效果都不十分滿意。應用後可暫時抑制HBV複製,停藥後這種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標又回覆到原水平。有些藥物作用較慢,需較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由於抗病毒藥物的療效有限,且僅當病毒複製活躍時才能顯效,故近年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傾向於聯合用藥,以提高療效。

  ***1***干擾素***Interferons,IFN***是目前公認的對HBV複製有一定作用的藥物。其作用機制為:①阻斷病毒繁殖和複製,主要通過抗病毒蛋白***AVP***,導致mRNA裂解,阻止HBV複製;②誘導受感染肝細胞膜Ⅰ類MHC抗原表達。促進Tc細胞的識別和殺傷效應。目前臨床主要採用基因工程干擾素,包括干擾素α-1b、α-2a、α-2b。①重組干擾素α-2b***干擾能,Intron A***:每次300萬U,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1周後改為隔日1次,療程3~6月。HBeAg及HBV-DNA轉陰率可達30~70%,抑制HBV複製效果肯定。但絕大多數仍HBeAg持續陽性,可能與HBV-DNA整合有關。②α1型基因工程干擾素***干擾靈***:每次200萬~600萬U,肌肉注射,每日1次,療程2個月,近期HBeAg轉陰率55%。

  干擾素的療效,各家報告不一,HBeAg陰轉率一般在40%~50%。為了提高療效,有用皮質激素撤除後再用干擾素,但需注意病情較重的慢活肝忌用,否則可使病情惡化。對認為由前C基因突變的HBV感染者,即抗-HBe陽性、HBV-DNA陽性的慢性肝炎,採用大劑量干擾素,療效不理想。β及γ干擾素對HBV複製療效不如α-IFN。

  影響干擾素療效的因素:①慢活肝優於慢遷肝;②女性較男性療效好;③ALT增高者療效優於ALT正常者;④HBsAg、HBeAg、HBV-DNA效價低者療效較好;⑤未用過抗病毒藥物和免疫抑制劑者療效較用過無效者好;⑥劑量與療程,大劑量與長療程者似較好。

  副作用與療程長短、劑量大小有關。最常見是“流感樣症候群”,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全身痠痛、乏力等。但繼續應用或減量後常逐漸減輕。多為一過性發熱,常見於首劑,未發現和療效的關係。也可引起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停藥後常自然恢復,不能影響治療。目前多認為與其他抗病毒藥或免疫調節藥聯用、可能提高療效。

  ***2***無環鳥苷***Acyclovir,ACV,國產阿普洛韋***:此藥為核苷類似物,對各種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它在體內經胸腺嘧啶激酶***TK***活化轉變為具有抗病素活性的三磷酸無環鳥苷,後者具有抑制DNAp和中止病毒DNA鏈延伸作用,因此對具有TK的病毒如皰疹病毒作用較好,HBV不具有TK,故作用一般,多認為與干擾素合用療效較好。用法為每日15mg/kg,分上下午稀釋後靜脈滴注,持續2小時,每日1次,連用30日,然後停15日再用15日,療程為60日。國內報告療效不一,效果不如α-干擾素。

  ***3***阿糖腺苷***Ara-A***及單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兩者均為嘌呤類似物,能選擇性抑制病毒DNAP和核苷酸還原酶活性,阻止DNA型病毒複製。由於Ara-A、Ara-AMP副作用較大,近年已少用。

  ***4***聚肌胞***PolyI:C***:為人工合成的干擾素誘導劑,國內應用較久,療效一直未能肯定。對慢乙肝療效不顯著。用法為4mg,肌肉注射,每週2次,療程3~6月。

  2、免疫調節藥 目的在於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過影響cAMP而增強T細胞活性。用法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療程2~3月。

  ***2***白細胞介素2***IL-2*** 能刺激免疫效應細胞增殖及誘生γ-干擾素。用法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療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轉陰。

  ***3***淋巴因子啟用性殺傷細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簡稱LAK細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體細胞而得。國內報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轉陰。

  3、保護肝細胞藥物

  ***1***益肝靈:由水飛薊草種子提取的黃體甙,可穩定肝細胞膜,促進肝細胞再生。用法為每次2片、每日3次,療程3月。

  ***2***強力寧: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對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損害有效,對肝炎治療,以降酶作用較好,停藥後有反跳。現有同類產品甘利欣注射液,經研究降酶效果優於強力寧。用法為150mg加入10%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2月,注意對心、腎功能衰竭、嚴重低血鉀、高血鈉症禁用。孕婦及嬰幼兒不宜用。

  ***3***齊墩果酸片:用法為80mg,每日3次服用,療程3月。聯苯雙酯,用法為15~25mg,每日3次服用,轉氨酶正常後減量維持,療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三、無症狀HBsAg攜帶者的治療

  凡有HBV複製指標陽性者,適用抗病毒藥物治療,首選α-IFN。

  中醫治療乙肝的三種方法

  1、毒為實邪,解毒排毒

  乙肝多因鬱、瘀、毒形成,“鬱”為氣病,有木土之分。“瘀”為血病,在經在絡。而毒為實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貫肝病之始末。肝臟是一個強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將人體代謝過程的有害廢物進行解毒,排出體外。如肝功發生障礙,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質即對機體,尤其是特適性的肝臟產生損害,在治療上“不離於肝、也不止於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瀉火疏木。重在利膽,因肝膽相照,膽為肝臟排洩膽汁,為肝排邪洩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膽者自當利之。

  2、氣滯血淤,活血化瘀

  幾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臟都有不同程度的微迴圈障礙的病理改變,大多由氣滯血瘀造成,情緒不暢,並非肝鬱的唯一原因,溼熱痰濁、瘀血阻滯、經絡氣機不暢可以致鬱致瘀,肝之清陽被遏,也是一種鬱滯,氣為血帥,氣滯血瘀,血脈不通,則瘀血內生,臨床上兩脅疼痛,肝脾腫大,肝掌、蜘蛛痣,舌質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膚髮硬甚至開裂說明瘀血阻滯,是乙肝的基本病機之一。

  3、脾氣易虛,顧護脾胃

  “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此,治療乙肝,尤其應重視益氣健脾,因為益氣健脾法具有補充元氣,健運脾胃,升清陽,固衛表,止虛汗,退虛熱,解毒,利水、生津救脫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攝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腫排膿等間接作用。能調節機體多種免疫功能,促進細胞的轉化,增強細胞免疫,促進抗體生成,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1.肝臟排毒不好的原因

2.肝炎患者治療有哪些注意事項

3.肝病形成的原因

4.肝病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5.患癌症的原因是什麼

6.肝臟排毒不好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