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也妮葛朗臺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小說,是其《人間喜劇》中 最出色的畫幅之一 。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參閱。
篇一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於1833年脫稿完成的一部震動世界的小說。小說看似只是普通的描繪了一個平凡家庭的日常生活,卻批判了當時物慾橫流的社會,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普遍狀況——對金錢的無限膜拜。在法國那個時期,人是金錢的奴隸,金錢是所有人的信仰。那些吝嗇鬼與拜金主義者們不為人知的故事,就這樣通過葛朗臺先生,生動傳神地展現在讀者的眼前,發人深思。
“說到理財,葛朗臺先生兼有老虎和巨蟒的本領。他會蹲在那裡,長時間窺伺著獵物,然後撲上去,張開錢袋的大口,吞進大堆的金幣,然後安安靜靜地躺下,像吃飽的蛇一樣,冷酷而不動聲色,徐徐消化吃到肚裡的東西。”這是巴爾扎克對主人公葛朗臺的細緻的描寫,就根據這一點小小的描寫,就可以看出葛朗臺對金錢的貪慾已經深入到了他的靈魂之中,像巨蟒身上的小蟲,不斷地吸食他的肉體,漸漸地摧殘他的心靈。
葛朗臺的一生如同是一部鬧劇。葛朗臺雖然富有,但他卻過著窮人都嗤之以鼻的“樸素”的生活,桌子上的麵包渣都不能成為漏網之魚,真是滑稽!但是對女兒的幸福,他卻不以為然,在他的心目中女兒遠遠趕不上小小的麵包渣。因女兒喜歡上了一無所有的窮表弟,他幾乎跟女兒斷絕了關係!妻子因對他的恐懼和怯懦而導致體弱多病,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就這樣被他經營的破敗不堪。
葛朗臺比巴爾扎克塑造的另一篇小說的主人公——高老頭還要可悲。起碼高老頭的一生是有意義的,他這顆小星球是有旋轉的方向的,為了女兒甘願付出一切代價;但是葛朗臺的一生毫無價值,空洞,他追求的只是隨時都有可能破滅的幻影,這樣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虛度了所有的光陰。對於葛朗臺本人來說,他有他自己的道德觀,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試問哪個人沒有慾望,哪種社會慾望可以不靠金錢得到滿足呢?”這種理所當然的解釋,實在是令人不得不對其印象深刻。
他嚥氣前的最後一個動作竟是要神父手中的金十字架,可憐的傢伙!馬上就要墮入地獄,要這個究竟有什麼用呢!是能帶進棺材呢?還是能在夢中揮霍呢?他聚斂那麼多的錢財有什麼用呢?或許對於他來說看著這麼多的錢,是唯一的幸福了吧。我認為葛朗臺相對於那些沉迷於紙醉金迷的紈絝子弟還要可悲的多,畢竟他們花掉了大把的鈔票,享受過燈紅酒綠的生活;葛朗臺直到進了棺材還沒有,也沒能揮霍那麼龐大的一筆財產中的一部分。他只知道聚斂財產,卻不懂得聚斂財產的目的
但是,像葛朗臺這樣貪婪、狡詐的拜金主義者卻有心地善良、不慕榮華富貴的女兒。我認為,歐也妮是葛朗臺一生唯一的傑作!歐也妮在父親死後,終於可以恬靜、從容地度過自己的後半生,用純潔的心、樸實的行動來幫助他人。父親的死竟成了女兒的解脫,在我看來這是作者對葛朗臺的一種深深的諷刺,更是對這個人慾橫流的社會的痛斥、譴責。
就像葛朗臺本人所說的,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有無限膨大的慾望。但是慾望是每個人都有的,為何陶淵明就可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葛朗臺卻被金錢、慾望壓彎了腰?原因就在於:葛朗臺沒有適時的把握好自己的慾望,反使得慾望來控制了他。在過分的慾望中渾渾噩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可悲的人就這樣自食苦果。他的精神是空虛的,心靈是空洞的,生命是無趣的,人生的目標和方向是渺茫的。慾望就這樣輕而易舉的摧殘了一個人!
《歐也妮·葛朗臺》被稱為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中“最出色的畫稿之一”,巴爾扎克曾評價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這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小說,它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心智上的啟迪。
流星再美,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珍惜眼前的美好,把握轉瞬即逝的人生,不必過分追求得與失,把慾望放下一些,這樣,人生的舞臺上必定會少一些可以避免鬧劇、悲劇。
篇二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創作的《人間喜劇》中的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故事是家庭內部日常生活中展開的,沒有聳人聽聞的事件,沒有絲毫傳奇的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說,這是一處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而其悲慘的程度卻不亞於古典悲劇。不過,在古典悲劇中主宰一切的是命運,在巴爾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錢。葛朗臺老頭的形象便充分體現了金錢的主宰力量。巴爾扎克在其作品中表現的是19世紀法國的現實社會並揭示了一條非人力所能控制的規律,即資產階級的日益得勢和貴族社會的解體滅亡。這樣一個歷史的中趨勢,就是支配全部社會的本質力量。社會上一切衝突,爭鬥***犯罪,發生在家庭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劇,都和這個特定的歷史程序緊緊聯絡在一起。時代的洪流把某些人推向浪峰,又使某些人沉入水底;金錢取向門第成為權利的象徵,財富的多寡成為劃分等級的新標準。巴爾扎克把握著以拜金主義為核心的具體本質意義的歷史內容:人們不再信仰上帝,只崇拜金錢了,金錢成為整個社會的機制和槓桿。對財富的追求,使人性產生可悲的異化,正是對金錢的貪慾,扼殺了人類的正常感情,斷誤了無數的家庭的幸福,釀成了一幕幕驚心動破的悲劇。。。。。。。
葛朗臺之所以能從一個普通的箍桶匠一躍成為地方上的首富,首先是因為他比別人更有膽識的利用了大革命的好時機,共和政府拍賣教會產業的時候,他用賄賂拍賣監督官的手段,三文不值兩文的買到了當地最還的葡萄園;他榮任鎮長期間,曾冠冕堂皇的為了本地利益,造了好幾條出色的公路直達自己的產業;在房地產登記的時候,他利用職權,神不知貴不覺的佔了不少便宜;當地候爵老爺手頭拮据時他又用極便宜的價格,買下了弗魯瓦峰候爵的領地。雖然,沒有這次革命,葛朗臺不開能這麼快掙得偌大一筆財產。這位箍桶匠具備第一代資產階級的一切特點,沒有文化卻極精於盤算,他的土地經營得法,每筆買賣都琢磨的細緻,投機事業從沒有失敗過一回。酒桶市價比酒價還貴的時候,他老是又酒桶出售;別人一百法郎都脫手的酒,他要等到每桶漲到兩百法郎的時候才出售。巴爾扎克寫到,說道理財葛朗臺先生兼有老虎和巨蟒的本領。他會蹲在那裡,長時間窺視獵物,然後撲上去,張開錢袋的大口吞進大堆的金幣,然後靜靜的躺下,想吃飽的蛇一樣冷酷而又不動聲色,徐徐消化吃在肚裡的東西。就這樣葛朗臺先生成為‘納稅最多的人’。葛朗臺胸有城府,說話不多,動作更少,他心狠手辣,玩弄世人於手掌之中,索寞城中,從都曾被他鋼鐵般的利爪乾淨利索的抓過。人們看見沒有一個不覺得又欽佩,又害怕,所以葛朗臺先生理所當然的成為中膜拜的物件。葛朗臺把所有的開資都看成浪費,奢侈享受更是不可忍受的惡習,儘管他家財鉅萬,過日子卻一直和莊稼人一樣,吃的是爛果子,喝的是壞酒;麵包師自己烤的,肉食素菜靠佃戶供應;蠟燭是全家各用一隻,還得買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價了,可永遠當做奢侈品看待,,,,年收入達三十玩法郎的家庭,開銷超不過幾千法郎,這家產自然像滾學求一樣越滾越大,到老頭嚥氣時,京留下了一千七百萬法郎,到他生命垂危之際,他全部生命力都退守到眼睛裡,能夠掙大眼睛的時候,眼光立刻轉到滿屋財寶的密室門上,他幾小時的盯著撲在桌上的黃金,覺得這樣心裡才暖和,他叮囑女兒看住他的金子,將來到陰曹地府向他交賬,他嚥氣時的最後一個動作,是撲向做臨終傅禮的神父手中鍍金的十字架,如此可憐可笑的動作表達著金子是他唯一的牽掛,唯一令他動情的東西,葛朗臺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一文也帶不進墳墓,出了一種虛幻的滿足感,可以說一無所獲,像葛朗臺這樣的人,表面上是金錢的主人,其實是金錢的奴隸,可憐的女兒守著他的鉅額財產,卻既無家庭也無幸福,只能成為一幫利慾薰心之徒追逐圍獵的物件。
葛朗臺是如此地吝嗇,而他對母親,對朋友又是如何呢?葛朗臺從不欠人傢什麼,當然也不會讓人家欠他什麼,他從不到別人家裡去,不搞吃請;他絕對不動別人的東西,也絕對不會讓別人動他的東西,也絕對不會讓別人佔有自己的分毫,意思是他絕對尊重財產的私有權。然而他毫無顧忌地無償佔有旁人的勞動,毫無顧忌地把私人的白楊種在河邊公家的土地上,他認為手是用來搞錢的,讓錢從自己的手指縫漏出去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因此歐也妮把私蓄送給堂兄自然是罪大惡極了,因為沒錢,葛朗臺活活拆散了兩個相親相愛的情人,使自己的女兒孤獨終老,發生在葛朗臺家的那出平凡而殘酷的悲劇,就是歐也妮送私蓄給堂兄這一大逆不道的行為引起的,不能說葛朗臺先生不疼愛自己的女兒,可是金子才是天底下最金貴的東西,歐也妮把金子送人,絕對是天理不容的強盜行為,理應當罰他喝水出面包,太太袒護女兒,生病也會死咎由自取,葛朗臺並不願意太太生病,因為要請醫生花錢,他更不希望太太***,因為擔心太太遺產被子女繼承,要不是有這點擔心,葛朗臺大約不會與女兒和解,歐也妮就是這樣被父親一步步地閉上了絕路,他在世等於出家,天生的賢妻良母卻既無丈夫又無子女也沒喲家庭。
可悲可嘆!
篇三
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萬萬不能的!
《歐也妮〃葛朗臺》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最出色的畫幅之一”。小說敘述了一個金錢毀滅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劇的故事,圍繞歐也妮的愛情悲劇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臺家庭內專制所掀起的陣陣波瀾、家庭外銀行家和公證人兩戶之間的明爭暗鬥和歐也妮對夏爾〃葛朗臺傾心相愛而查理背信棄義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條相互交織的情節線索連串小說。這是一出“沒有毒藥,沒有尖刀,沒有流血”的平凡悲劇,在巴爾扎克的小說裡,金錢就是上帝,就是葛朗臺老頭的主,上帝在人間的化身就是金錢。巴爾扎克運用濃厚的筆墨描繪了金錢的魅力,畫龍點睛的一筆卻是指出金錢-上帝論的荒謬,指出金錢固然能帶來權勢和財富,卻不是萬能的,它無法給人們幸福的感受、親情的安慰以及愛情的甜蜜。至少,在人類感情的領域,金錢卻無能為力,葛朗臺老頭稱雄一世,積累了萬貫家財,可死後金錢不能伴隨他升入天堂,除了一種空虛的滿足,可以說一無所獲;嗯嗯,他只能進入地獄,他犯了“七宗罪”中的貪婪。在作者巴爾扎克的眼裡,葛朗臺老頭的這種唯金錢論,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現象。歐也妮〃葛朗臺——一個單純而美麗的姑娘,成了金錢的祭品,金錢與她既不是一種需要,也不是一種慰藉,只有人性已經扭曲,完全為貪婪所支配的人,才會視金錢為一生的追求。
葛朗臺老頭,表面上看是金錢的主人,可骨子裡卻是金錢所支配的卑賤奴僕。
主要人物:葛朗臺老頭索漠城的箍桶匠,後來成為了百萬富翁。歐也妮葛朗臺--葛朗臺老頭的女兒。
查理--葛朗臺老頭的侄兒,歐也妮的情人。
故事講述了葛朗臺老頭的發家史和他對金錢的狂愛。有人曾評價說“葛朗臺老頭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大吝嗇鬼之一”,葛朗臺老頭對金錢的痴狂和超乎想象的吝嗇在全書中隨處可見。他利用17***的革命情勢和種種手段使自己的財產神話般地增長了起來。這老頭十分吝嗇,有一套理財的本領。他為了省錢,家裡整年不買蔬菜和肉,由佃戶送來,比較重的家務活由女僕拿儂做。寒冬臘月捨不得生火取暖,平時還要剋扣女兒和妻子的零用錢。他做木桶生意,計算得像天文學家那樣準確,投機買賣從不失敗,區里人人都吃過他的虧。至於僕人拿儂,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臺家辛勤勞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臺才痛下決心賞了她一隻舊錶,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禮物。可憐的拿儂老是赤著腳,穿著破衣衫,睡在過道底下的一個昏暗的小房間。”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愛,作出決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決定--送拿儂一隻舊錶。
在葛朗臺老頭眼裡,金錢就是上帝,沒有金錢什麼也不是;他對金錢的渴望已經變態地扭曲了人性,他經常在夜裡把自己關在密室裡“愛撫、撫摸、欣賞他的金幣,把玩著金幣上精美的圖案,然後小心翼翼地放進桶裡,緊緊地箍好。”臨死之前還讓女兒把金幣鋪在桌上,長時間地盯著,這樣他才能感到暖和。對金錢的貪得無厭使老葛朗臺成為一個十足的吝嗇鬼: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壞的老房子中,每天親自分發家人的食物、蠟燭。
貪婪和吝嗇把葛朗臺老頭造就成一個金錢的奴僕,冷酷無情,毫無人情味;為了金錢,可以不擇手段,可以忘記親情的紐帶,甚至你在他身上絲毫感覺不到一絲一毫人的基本情感,就如同活死人一般,絲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幾十年的情誼。在他獲悉女兒把積蓄都給了夏爾之後,暴跳如雷,竟把她軟禁起來,"沒有火取暖,只以麵包和清水度日"。當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時,他首先想到的是請醫生要破費錢財。只是在聽說妻子死後女兒有權和他分享遺產時,他才立即轉變態度,與母女講和。
伴隨貪婪和吝嗇的是老葛朗臺的狡猾和富有心計。對於每一筆買賣他都計算得像天文數字一樣精確,因此他在生意場上總能投機成功和商業領域中獲利。另外,他還經常裝聾作啞,口吃和耳聾是他慣用的介面。老葛朗臺的吝嗇和貪婪雖然給他帶來了鉅額的財富,但也給他的家庭帶來了災難,一個不知親情滋味的“吞金獸”。
歐也妮:她是這部小說中最為善良、純潔的一個人物,整部小說就是以她的悲劇人生為中心線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與老葛朗臺、夏爾、德〃蓬風等人的對比中逐漸呈現出來,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難越多,周圍其他人物的虛偽、醜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寬容、慈愛也越顯分明。
專橫、吝嗇的父親老葛朗臺給了歐也妮一個"黯淡而淒涼的童年",並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對她來說,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愛情。為了愛情,她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積蓄,資助戀人夏爾到海外去謀生;為了愛情,她勇敢地反抗父親,不為他的淫威所屈服。為了愛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終日思念、牽掛遠在萬里之外的戀人。但是,無私的愛換回的卻是無情的背棄。在海外發了財回來的夏爾貪慕名利,拋棄了歐也妮,想娶一位貴族的女兒為妻。遭受巨大打擊的歐也妮獨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報怨,依然寬容地對待夏爾,並拿出鉅款替夏爾還清了父債,成全了他與貴族小姐的婚事。歐也妮的這種愛情是純潔、高尚的。
夏爾:當夏爾在小說中一登場時,他還是一個只有21歲的年輕人,因為從小家境優裕和父母寵愛,使他養成了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性格,但此時的他並不壞。他在聽說父親去世的訊息後所表現出來的悲傷是真實的。堂姐歐也妮對他的關心、照料和愛護,更是使他感受到了愛情的神聖和純潔。
自從夏爾出海,一切都變了……
生活環境的改變是夏爾內心中那種陰暗面開始慢慢綻露出來,自私自利的種子開始發芽且慢慢壯大,漸漸地夏爾變成一個毫無廉恥的掠奪者和高利貸者,一門心思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發財,為了發財他可以不擇手段,哪怕是把一個無辜的平民殺死。最後他背信棄義,拋棄和歐也妮的感情去追求一位貴族小姐,這是他通往上層階級的一條捷徑。夏爾的墮落是當時整個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縮影,表明金錢是上帝論在當時社會中非常流行,比如拜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