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突然疼痛是怎麼回事

  腳底跟骨刺即足跟骨質增生,其症狀是足跟壓痛,走路時腳底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症狀減輕。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腳底突然疼痛的原因吧。

  腳底突然疼痛的原因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覆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援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

  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檯放鬆一下腳關節。

  真正瞭解原因之後,我們才會在生活當中,時刻提醒自己,避免那些會導致腳底出現疼痛的事情,保護我們的腳底健康。

  腳底痛與足跟痛鑑別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雖然從表面上看既不紅也不腫,但當站立或行走時都會感到疼痛,給行走帶來了極大不便,其疼痛的原因大部分是因腱膜受傷後,區域性創傷性炎症所致,少數因跟骨骨刺引起足跟骨刺症狀是足根壓痛,走路時腳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針刺的感覺,活動開後,症狀減輕。

  腳底中間痛如何保養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休息;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後跟疼痛墊***;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矽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足跟墊***。

  這是种放置在鞋子後半部分的鞋墊,只有普通鞋墊的一半大小,使用的是彈性醫用矽膠材料、能幫助緩衝行走時的震盪和改變足跟部位的壓力分佈。適用於足跟痛者,骨刺,跟腱炎,以及腳底脂肪較薄和需要經常提重物的人。尤其適用於因為足跟骨質增生而引起腳跟疼痛的中老年人。

  當你發現自己腳底疼痛的時候,要了解一下是什麼因素造成,而且在平時生活當中,提醒自己做好各種保養工作,注意多休息儘量,要長期保持站姿或者是坐姿,注意活動才能夠加速身體血液的迴圈,避免這種疼痛問題發生。

  如何預防腳後跟骨刺

  老年人防治足跟骨質增生應節制飲食,保持適當的體重,避免肥胖。臨床發現肥胖的足跟骨刺患者,比相似病情而體重標準者的治療時間要長,恢復要慢。原因很簡單,就是肥胖患者自身的體重加重了足跟的負擔。

  儘量少吸菸或者戒菸;避免酗酒。吸菸和酗酒都會減少骨礦物質的含量,所以戒菸和少喝酒對於防治足跟骨質增生是有利無弊的。

  食含鈣豐富的食品:骨質增生骨刺的發生與體內缺鈣有一定關係,補鈣有利於症狀緩解,是防治足跟骨質增生的方法。

  防治足跟骨質增生要避免劇烈運動,或過度操勞;足跟骨刺的產生其實是人體對超過它承受能力的力並使之均勻分佈,降低受力強度的一種反應方式,足跟受力超出可適應強度越大,骨質增生骨刺就會發展的越快越嚴重,尤其是農村患者在治療期間應當避免幹過多的農活,累活。

  避免長時間步行、久站。治療期間應避免長時間步行***建議步行不要超過30分鐘***或者久站,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以減足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