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老是吐奶是什麼原因

  一般來說嬰兒吐奶的量比較多,可以發生在餵奶後不久,或半小時以後,為什麼嬰兒會吐奶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嬰兒吐奶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

  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於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寶寶再長大一點後,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漸漸增強,才不會吐奶。

  二.病理原因

  感冒、細菌感染、便祕、幽門狹窄、食管閉鎖、腸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

  三、餵養、護理不當

  餵奶姿勢不當、餵奶過快、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餵奶時翻動小兒過多;過早新增輔食;以奶瓶餵食時,奶嘴的洞口過大,造成奶汁流出過快,來不及吞嚥等等這些餵養不當都會導致寶寶吐奶。

  當寶寶在6個月大之後,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胃腸功能發育也比較成熟,吐奶的次數也就明顯減少了。而新生兒經常吐奶,媽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不當的原因,從而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正常情況下的吐奶,家長也不用擔心,只有寶寶體重增加正常,精神狀態好就行。

  嬰兒吐奶怎麼辦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勢

  一旦嘔吐物進入氣管會導致窒息。因此在讓寶寶躺下時,最好將浴巾墊在寶寶身體下面並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寶寶躺著時發生吐奶,可以把寶寶臉側向一邊。

  2、吐奶後,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狀況

  在寶寶躺著時要把他頭部墊高,或者索性把寶寶豎著抱起來。吐奶後,寶寶的臉色可能會不好,但只要稍後能恢復過來就沒有問題。另外,根據情況可以適當給他補充些水分。

  3、補充水分要在嘔吐後30分鐘進行

  寶寶吐奶後,如果馬上給他補充水分,可能會再次引起嘔吐。因此,最好在吐後30分鐘左右用勺先一點點地試著給寶寶喂些白水。

  4、吐奶後,每次餵奶數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

  在寶寶精神恢復過來,又想吃奶的時候,可以再給寶寶喂些奶。但每次餵奶量要減少到平時的一半左右,不過餵奶次數可以增加。在寶寶持續嘔吐期間,只能給寶寶餵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輔食。

  如何預防嬰兒吐奶

  1、先換尿布後再餵奶: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吧。當寶貝肚子飽飽的時候,被媽咪左翻右翻,還被拎起雙腿墊尿布,不吐奶才怪。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該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過多翻動引起寶貝吐奶。

  2、合適的餵奶姿勢:媽咪坐著餵奶,相對躺著餵奶造成寶貝吐奶的機會要少。因為懷抱裡的寶貝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躺著餵奶的寶貝稍一晃動便易造成奶汁向食管迴流而吐奶。

  3、餵奶後給寶貝拍嗝兒:給寶貝喂完奶後,媽咪不要立即把寶貝***,而應將寶貝豎直抱起,讓他趴在媽咪肩頭,用手輕拍寶貝背部,讓那些隨吸吮而吞進去的空氣排出***即打嗝兒***,之後再放下寶貝就不易吐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