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兒童骨折怎麼辦

  小孩子骨質脆弱,卻總是喜歡嬉戲打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會導致骨折受傷,那麼夏季兒童骨折如何護理呢?下面小編就來詳細介紹下!

  夏季兒童骨折的護理方法

  1、當判斷孩子可能是骨折,要馬上進行妥善固定,需要就地取材,如木板、硬板紙之類,在現場進行固定。無論什麼骨折,都不要去活動骨折部位,也不能讓孩子亂動,否則可能造成嚴重二次傷害。有些家長會給孩子按摩、熱敷等,這都是不對的。一旦搬動不當,損傷了脊髓神經,孩子很可能會終身癱瘓。

  2、如果是做石膏外固定治療,一般需要護理好區域性的面板避免引起溼疹及炎症滲出等併發症。如果不是石膏固定,一般護理很簡單,注意區域性的衛生就可以。

  3、如果手術治療應該防止刀口的感染。

  4、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及生冷的食品。

  5、骨折後食物多吃些高鈣、高蛋白質的。最好的莫過於***如果消化沒什麼問題,食物比藥物補充鈣質要好***奶製品***如果對牛奶不過敏***和豆類、牛羊肉、排骨湯,不要吃魚蝦等易過敏的食物。

  6、不得任意搬動,應當用木板或門板搬運,搬運過程中使脊柱保持伸直位置。注意不要使傷者的軀幹扭轉、屈曲,禁用摟抱或一個抬頭一人抬足的方法,因為這樣會加重脊髓損傷。

  7、對頸椎受傷的病人,要有專人託扶頭部,沿軀體縱軸略加牽引,使頭頸隨軀幹一起滾動,睡到木板上後用砂袋或摺好的衣服放在頸兩側加以固定,然後轉送醫院診治。

  8、脊柱骨折患者大多為胸腰段椎體單純壓縮骨折,可仰臥於木板床上,在骨折部墊枕,使脊柱背伸。1~2天后可伸肌鍛鍊。一般兩個月內禁止向前彎腰。

  9、脊柱骨折長期臥床,應注意囑咐患者多做深呼吸以防墜積性肺炎。

  10、對軀幹受壓部位保持清潔、乾燥,定時翻身,或在受壓部位加軟墊、氣墊以減少褥瘡的發生。要注意進行適當的功能鍛鍊以預防廢用性萎縮。要保持尿路通暢、下陰清潔以防止逆行尿路感染。有褥瘡繼發感染或尿路感染應積極抗感染治療。

  11、患肢要適當的抬高,例如下肢可以放到枕頭上,有力於血液迴流,有利於肢體消腫。上肢要懸吊固定。

  12、石膏未乾之前,要把固定的肢體至於柔軟的衣物或枕頭上,防止擠壓石膏,壓迫肢體。在石膏乾結過程中,不能用手指握持石膏,否則,會在石膏上留下凹陷,凹陷下方會壓迫肢體。需要託扶時,要用手掌輕輕的托起。

  13、觀察肢體末端的血液迴圈。正常情況下,手指或足趾是紅潤的,壓迫之後,區域性變白,鬆開手,會很快充血,變成粉紅色。如果末端持續發白或發紫,意味著肢體血液迴圈***動脈缺血或靜脈迴流障礙***,需要立即通知主治醫生,採取措施,或開窗檢查,或將石膏分開鬆解,或拆除石膏,重新固定。

  14、觀察有無石膏壓傷。小兒不會準確的描述,具體哪個位置有壓痛,對疼痛的描述也表達不清,所以父母的觀察是主要手段。主要關注的現象有:孩子是否為異常的哭鬧,是否不能按時吃奶和睡覺,石膏內是否有異常的氣味等,這些都需要及時和主管醫生溝通和處理。

  15、通常在打石膏的時候,醫生是將石膏邊緣用襯墊上翻後,予以保護面板,防止扎傷面板,或摩擦面板。如果發現石膏邊緣外露,則需要用棉製品包裹好。

  16、骨折的孩子在急性期***傷後1周左右***過後,肢體消腫,石膏會相應變鬆,如果位置變化較大,需要重新固定。馬蹄足的孩子,在矯形早期,足的下垂沒有糾正,石膏會發生脫落現象,特別是那些肥胖的孩子,大腿粗,腳小,下肢呈錐形,石膏比較容易脫落,這需要重新打石膏,這種情況下打石膏需要屈膝角度大一些,有防止石膏脫落的作用。

  17、按時更換或拆除石膏。在石膏標記日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防止父母因為工作繁忙,而忘記更換石膏或拆石膏的時間。

  18、孩子打石膏期間搞好個人衛生比較困難,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普通的硫酸鈣石膏遇水軟化,所以要避免接觸水。聚酯石膏防水,但是,石膏裡面的棉襯吸水,所以,也不能將其完全暴露於水裡面。因此,打石膏的孩子洗澡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建議儘量不要出汗。

  夏季兒童骨折的急救處理

  1. 評估全身情況 首先評估患者全身情況,有無休克和顱腦、胸、腹等重要臟器損傷。如處於休克狀態,應立即開放靜脈通道輸液,必要時輸血,以抗休克、救治危及生命的重要臟器損傷為首要任務。同時應注意保溫,儘量減少搬動。合併顱腦損傷處於昏迷狀態者,應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2. 傷口處理 開放性骨折多有傷口出血,大部分可以用通過加壓包紮達到止血目的。如有大血管破裂,出血難以用加壓包紮止血時,可採用止血帶止血。首選充氣止血帶,比較安全,操作過程中必須記錄所用壓力和開始時間。一般上肢1小時左右,下肢1.5小時左右即應鬆放,如還需止血,應壓迫傷口放鬆止血帶10分鐘左右後再行充氣以防患肢遠端發生缺血壞死。創口應用無菌敷料覆蓋,如無條件,用盡量清潔的布類包紮以減少再汙染。若骨折端已戳出創口,並已汙染,但未壓迫血管神經時,不應立即復位,以免將汙物帶進創口深處,可待清創術後,再行復位。

  3. 骨折固定 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處理時的重要措施。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①減少骨折端的活動,減輕病人疼痛;②避免在搬運時加重軟組織、血管、神經或內臟等的副損傷;③便於轉運。凡是懷疑有骨折的患者都應按骨折處理。固定可用特製的夾板,如無條件,可就地取材用木板、木棍、樹枝等。或者上肢骨折可將患肢固定於胸部,下肢骨折可將患肢與對側健肢捆綁固定。骨折有明顯畸形者,可適當牽引患肢復位後再行固定,但應避免因盲目復位而導致繼發神經損傷。

  4. 迅速轉運 患者經初步處理後,應儘快轉運至就近有條件和能力治療的醫院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