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語文長相思教學教案

  語文教案,即語文教師在授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為此,下面小編整理了人教版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

  學習目標:

  1、學習情景交融、虛實相濟的寫法

  2、體味天涯羈旅之思及“容若詞自然真切”的特點。

  重點難點:

  1、鞏固有關知識

  2、把握羈旅之思的情感,體味身漂異鄉、夢迴家園的意境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康熙二十年,即1681年,三蕃之亂平定。翌年三月,玄燁出山海關至盛京告祭祖陵,納蘭性德扈從。本篇即作於詞人由京城***北京***赴關外盛京***瀋陽***途中***

  浣溪沙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走進納蘭

  -------------------

  “我是人間惆悵客”

  1、有感情的吟誦兩首詞。

  2、內容理解***限時3分鐘***

  榆關

  更

  聒

  疏窗

  被酒

  賭書消得潑茶香

  你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情感表達上看

  《長相思》抒發

  《浣溪沙》抒發 。

  感受納蘭

  ------------------

  “一片幽情冷處濃”

  4、用散文化的語言改寫其中一首詞,充分體會其情感。

  ***限時5分鐘***

  品味納蘭

  ----------------------

  “一往情深深幾許”

  5、納蘭一滿清貴胄、能夠對漢族文化,特別是詩詞掌握並運用得十分精深,那

  麼這兩首詞分別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表現詞人情感?請結合詞句簡要分析。

  ***請至少找出三種******限時8分鐘***

  6、近代文學大師王國維評價納蘭:“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

  情,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請據此並結合詞句概括納蘭詞在語

  言和抒情上的特色。***限時8分鐘***

  感悟納蘭

  -----------------------

  “當時只道是尋常”

  7、“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句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令無數人黯然傷神•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和遺憾?說說你的故事。***限時10分鐘***

  附:1、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清順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康納蘭性德畫像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滿洲正黃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詞人、學者。納蘭氏,字容若,號飲水、楞伽山人。室名通志堂、淥水亭、珊瑚閣、鴛鴦館、繡佛齋。]原名納蘭成德,為避當時太子“寶成”的名諱,改名納蘭性德。一年後,太子改名為胤礽,於是改回成德。順治十一年生,死於康熙二十四年,年僅三十一歲。1676年***康熙十五年***進士,選授三等侍衛,尋晉為一等。著有《通志堂集》,詞作先有《側帽》一集,後增補為《飲水詞》,後人彙輯本則稱《納蘭詞》,今存三百五十首左右。又與顧貞觀合輯《今詞初集》一選,為清初文人詞選中著名之本。納蘭性德性情穎敏,多愁善感,不類貴族子弟。詞風真摯自然而多悽惻哀豔,悼亡之作尤稱絕調。向有滿洲詞人第一之譽,為清詞大家之一。

  2、詩意

  走過一條條山路,走過一條條水路,正向榆關那邊走去。夜深了,人們在帳篷裡點燈。晚上又颳風又下雪,聲音嘈雜打碎了思鄉的夢,家鄉沒有這樣的聲音。長相思***2張***

  3、補充註釋: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長水遠。

  【榆關】即今山海關,在今河北秦皇島東北。

  【那畔】即山海關的另一邊,指身處關外。

  【帳】軍營的帳篷,千帳言軍營之多。

  【更】舊時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約兩小時。風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風雪交加也。

  【聒***guō***】聲音嘈雜,這裡指風雪聲。

  【故園】故鄉,這裡指北京。

  【此聲】指風雪交加的聲音。

的人

1.高一語文必修三過秦論教案

2.高一語文第二冊人教版《過秦論》教學設計

3.高一語文過秦論原文及譯文

4.高一語文課文過秦論原文及譯文

5.高一下冊語文文言文課文 過秦論

6.高一語文過秦論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