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就拉是怎麼回事_拉肚子的原因是怎麼

  身邊有一些朋友他們都是吃完飯沒有多長時間就會上廁所,經常一吃完飯就拉肚子這是什麼回事。下面給大家分析拉肚子的原因,希望能幫到大家。

  引起拉肚子的原因

  1、吃完飯就拉肚子,這是輕度結腸功能紊亂的表現。腹瀉多呈間歇性,腹痛多不明顯,但便意較急,多在餐前後發生,夜間很少見。糞便多為糊狀,可有粘液,便後腹部症狀可緩解。必要時可進行便常規等檢查,如無異常,則不必擔心,經過調理是會好轉的。

  2、屬於功能性胃腸症,表現持續性餐後腹脹、肚子痛,拉完肚子後就好了。如果您的大便次數在每天4次以上,呈稀便,就是腸易激綜合徵。

  3、病毒性腸炎,病毒性腸炎見於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在病毒性腸炎中,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因,而諾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齡兒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因。

  4、細菌性腸炎,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次為空腸彎曲菌和沙門菌。

  5、寄生蟲性腸,寄生蟲性腸炎見鞭毛蟲、球蟲、弓形蟲、蛔蟲、鉤蟲等引起的腸炎。寄生蟲引起的腸炎以溶組織內阿米巴較為常見。

  6、飲食導致的腸炎,汙染或腐敗變質食物、刺激性化學物質、某些重金屬中毒,以及某些變態反應等都能引起腸炎。

  如果出現了飯後就要上廁所的情況,而且大便不成形,可能是上述的一些病因導致的,所以一旦發現自己有飯後拉肚子的情況,一定不要掉以輕心,要注意及時的看醫生,以免病情加重。時間長了不但會有營養不良的情況出現,還會導致身體變得非常的虛弱。

  拉肚子的治療方法

  1、可服用複方苯乙哌啶,有止痛、止瀉作用,日2~3次服。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並努力剋制飯後排便的習慣。在藥物輔助下,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症狀會得到改善的。

  2、平時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情,要放鬆精神,消除顧慮,消除有關的精神因素等。

  3、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餐要定時定量,避免生冷、不潔或酒類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調節等。

  4、適當增加運動、加強體質鍛鍊,有助於胃腸神經功能的恢復。

  上面就是對於經常吃完飯就拉肚子的一些治療方法,有這個症狀的朋友可以仔細的瞭解一下,一定要重視起來,不要釀成嚴重後果的時候才後悔,那時候往往就來不及了。同時要多參加運動,良好的作息時間,多吃健康的水果蔬菜,這樣才對自己的身體有益,提高身體抵抗力。

  上吐下瀉的調理方法

  1、急性水瀉期

  須暫時禁食,使腸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

  2、發病初期

  不須禁食者,宜給清淡流質,以鹹食為主。

  3、症狀緩解後

  根據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改為低脂流質,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

  4、上吐下瀉基本停止後

  選擇合適飲食,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或軟飯,少量多餐,以利於消化。

  >>>下一頁更多精彩“治療腹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