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節氣的來歷

  驚蟄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3個節氣,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那麼,24節氣中驚蟄的由來,你瞭解過嗎?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24節氣中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驚蟄的傳統習俗

  1、抒發內心不忿:

  很多人都將“打小人”神化,其實此純粹是民間習俗而已,打小人的用意在於透過拍打代表對頭人的紙公仔,驅趕身邊的小人瘟神,宣洩內心的不滿,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冇小人搞搞震

  2、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

  3、“打小人”驅趕黴運:

  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薰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驚蟄的養生藥膳

  1、鮮土茯苓煲豬月展

  功效:祛溼健脾。材料:新鮮土茯苓25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薑3片。

  烹製:鮮土茯苓洗淨。切片;豬月展洗淨,切塊。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即可。為3—4人量。

  2、川貝母海蜇皮豬瘦肉湯

  功效:去痰溼、止鼻鼾、消痰涎。材料:川貝母12克、海蜇皮80克、豬瘦肉200克、生薑3片。

  烹製:川貝、海蜇皮分別洗淨,稍浸泡,晾乾;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個半小時,下鹽便可。為2—3人量。

  3、綿茵陳蛇舌草煲鯽魚

  功效:清肝熱、祛溼困。

  烹製:各藥物浸泡、洗淨並蜜棗去核;鯽魚宰洗淨,煎至微黃。一起與生薑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油便可。為3—4人量。

  驚蟄時節多吃哪幾種蔬菜

  1、生薑味辛性微溫

  日常在燒魚、肉、雞、鴨、蝦、蟹等都要放點生薑作佐料。生薑的藥效有去寒、去腥、止嘔、發汗、止咳、止反胃等。生薑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熱痢留姜皮,冷痢颳去姜皮。因生薑性升,不宜晚上吃,因為夜間人氣收斂,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

  2、韭菜味甘辛性溫

  是一種良好的振奮性強壯劑,有健胃、壯陽功能。凡腎陽虛所致夢遺、滑洩、腰痠、小便頻數、小兒尿床、婦女腰痠白帶多者都可以常食韭菜,故又名“起陽草”,如與開洋***蝦米***同炒,其效更好。但內熱便祕,口乾舌燥者忌韭菜。韭菜昏目,有眼病者,如結膜炎等也當忌食。

  3、蓬蒿菜味甘辛性平

  早在唐代已列為食療之品,唐代醫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稱之能“安心氣,養脾胃,消痰飲”。蓬蒿菜有明顯的平肝、清虛熱作用,對肝陽上亢者如高血壓頭昏腦脹、煩熱頭昏、睡眠不安及熱咳有痰等證有良好的療效。有潤腸通便之功,尤宜於內熱便祕者。

  驚蟄要早睡早起的原因

  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時節,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這就是民間常說的“春困”。專家稱,這是人體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春雷響,萬物長”。專家稱,春天萬物復甦,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以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悅,同時增強體質,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保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