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年畫的來歷是什麼

  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會掛年畫,這是中國的一項傳統習俗,那麼掛年畫的由來是什麼?接下來就讓小編為您介紹吧。

  掛年畫的由來

  東漢蔡倫發明了紙,唐以前多為手繪門神。門神的角色亦不是傳說的形象,而出現了真實的人物。人們對門神的普遍說法是:門神中的白臉將軍為齊州歷城籍***今山東濟南市***秦叔寶,黑臉將軍為朔州善陽籍***今山西朔縣***胡敬德。《李世民列傳》記載:唐太宗時,李世民因噩夢致病,每逢深夜就聽見鬼叫,嚇得心中不寧,寢食不安。有位大臣進言:“派大將守門,必能驅鬼。”大將秦叔寶、尉遲敬德自告奮勇全副披掛,一人持劍,一人持鞭,站立宮門兩邊,徹夜守護,太宗的病果然痊癒了。太宗大喜,但想將軍守門不是長久之策,隨命畫工把兩位將軍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後人仿效畫於紙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於世。由於秦、尉遲二人皆為將軍,故唐時的門神多以威武將軍出現,加之民間畫工在唐史演義的基礎上,對他們二人形象進行藝術加工,所以逐漸演變其為年畫“門神”。

  掛年畫有什麼特殊的講究

  1、對聯可按音調分上下

  2、年畫寓意您得辨清楚

  3、窗花掃塵之後再貼上

  4、祭灶糖瓜送走灶王爺

  5、門神過了十五可揭下

  掛年畫有哪些意義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 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年畫的種類

  1、神仙與吉祥物:這是年畫的基本題材。神仙是早期年畫的主要表現內容,它在年畫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吉祥物包括獅、虎、鹿、鶴、鳳凰等瑞獸祥禽,蓮花、牡丹等花卉,搖錢樹、聚寶盆等虛構品,通過隱喻、象徵或諧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義,表達辟邪禳災、迎福納祥的主題。

  2、世俗生活:民間藝術家通過自身的觀察與感受,表現現實生活。這類題材在年畫中少於其他題材。世俗生活的題材主要包括人們的生息勞作,節令風俗,時事趣聞等。

  3、娃娃美人:這種題材在民間年畫中佔有很大比例,表達了人們早生貴子、夫妻和美的良好願望。

  4、故事傳說:這一部分大多取材於歷史事件、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筆記小說以及戲曲等。

  年畫的價值

  年畫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據記載,漢代民間已有人在門上貼“神荼”、“鬱壘”神像,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後來,民間爭相仿效,幾經演變,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便是現在的年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圖》,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這是純粹中國特色的收藏品,國外的藏家很關注,在拍賣市場上現身頻率不斷增加,因此其價格也一直在漲,特別是蘇州桃花塢和天津楊柳青這兩個年畫‘品牌’的精品更受歡迎,明末清初時的年畫目前價值動輒數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