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創業想法
一畢業往往會無所適從,那麼你對創業是怎麼想的?或許可以參考別人的想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畢業季幾點創業的想法分享
有句話,叫做出名要趁早,張愛玲的這句名言其實道出了很多真理.張本身19歲就已經成名與文壇,套用一句,創業也要趁早.比如,比爾.蓋次哈佛中退,25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史蒂夫.喬布斯,23歲的是時候身價已經到達5億美元。在中國,泡泡網的李想,他20歲的時候,泡泡網收盤已經達到2000萬美元。
回頭看看這些創業者,都有一個很共同的特點,他們看到了時代的潮流,抓住了創業的商機,趁著年輕,他們無所畏懼。而他們的共同點是他們一無所有,白手起家。
創業,最重要的一點,就要用一雙靈敏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機遇。年輕的時候要去創業,為這個時候你也許沒有資金,但是你也沒有生活和家庭的壓力。這個是年輕人創業的最大的一個優勢。
其實機遇又無處不在。
網路曾流傳一句話,非常有意思,90年代的時候,你炒個股,你發了,兩千年剛起頭的時候你炒個房,你發了。2005年的那時候,你要是發展電子商務,你也發了。
創業,需要對當下的行業有個清醒的認識。太傳統的行業已經發展的很健全,不適合了。太熱門的行業,競爭又太大,比如現在的電子商務。再者,需要站在將來的立場上,去思考消費者將來的需求因此,排除掉老的產業,熱門的產業,那麼目光可以放在剛興起的一些新興產業,比如生物醫療,新型能源,奢侈品行業,新型文化傳媒娛樂行業。這些行業其實也具備剛才所說的滿足消費者未來的需求這一個要點。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的加劇,在醫療上的投入無疑越來越多,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加,在物質上以及精神上必然需要更加豐富的,高層次的享受。
以上,我建議年輕的創業者可以從新型文化傳媒娛樂行業入手,畢竟醫療和能源對專業性的要求都比較高階。對於有前途的新興行業,一般來說政府也看到他們的潛力,在財政方面,政府會扶持,在宣傳上,他們也會提供場地,提供傳媒,去免費的幫他們推廣。當你不知下手的時候,可以去看看政府在這方面的扶持政策,重點扶持了那些行業。
比如杭州這幾年在動漫這個新興行業上走的順風順水,政府大力支援。杭州國際動漫節今年是第8屆,參加人次已經達到了160萬人次,產生的經濟價格無法統計。並且也帶動了杭州動漫周邊產業的發展。
隨著政府的扶持和宣傳,動漫節的造勢,國內消費者在文化娛樂上所具有的切實需求,動漫這個產業將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
動漫在杭州的普及,也給杭州的本土企業帶來了很多的商機,比如杭州的動漫周邊產業這幾年發展的很有勢頭。這些企業主要的經營專案是跟隨日本以及歐美動漫,創造出年輕消費者喜歡的動漫玩偶,動漫書刊,模型,以及具有動漫氣息的隨身配飾,用品,揹包,水杯,文具,手錶等等。這個新興的行業,競爭還不是特別大,門檻也不高,為了加速發展。這些動漫周邊公司都提出了動漫加盟店這種概念,鼓勵創業者用1-2萬塊不到的啟動資金去自主創業,這些小本生意,前期投入並不大,而動漫公司為了扶持加盟店地發展,往往提出非常優惠的政策,比如可以退換貨,這樣就減輕了貨源積壓的問題,比如專業的店鋪指導,包括選址,市場調查,銷售資料分析,行業資訊交流,幫助年輕店主快速成長起來。
動漫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給很大創意類的年輕人提供了很多的機會,也給企業提供很多了商機,這股熱潮,創造了許多了動漫品牌,比如杭州77動漫周邊,目前加盟店數在全國已經短短半年發展到了50 多家。杭州的COS娛樂也漸漸成了氣候,湧出許多商業COS表演團隊,比如杭州304社團,又比如動漫遊戲開發,動漫娛樂手機應用程式開發。
在這裡,筆者瞭解了一下上文提到的這個具有原創力度的動漫周邊公司,覺得對於創業者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談談我對於創業的看法
許多人在大學時代一直喊著創業,從頭喊到尾巴,我佩服他們敢於吶喊的勇氣,他們的激情讓我敬佩,但是激情過後是衝動與無知。許多人都看到了一些創業者成功後的鮮花和掌聲,但是不知道,這些人的成功伴隨著相當於成功者數量10被甚至百倍的失敗者,有些可能是一蹶不振了,知道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是多少嗎?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一定有人會問:成功率低就不去嘗試了嗎?害怕失敗這能行嗎?我的想法是大學畢業後先進入大的企業進行鍛鍊一下,積累人脈和資訊以及能力等,因為畢竟在象牙塔的經歷所伴生出來的能力是遠遠不足以應付創業所需要的巨大的毅力和對於各方面的高能力的要求的。
激情不等於能力。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把衝動和激情誤以為是才能。然而,激情不是全部。它只是激情是一種催化劑,它能調動創業的綜合素質與各方面的潛能用於創業。
但對很多大學生而言,激情過多表現為創業的信誓旦旦與對創業前途持過於樂觀的態度,這種創業心態主要表現為對創業專案可行性分析不夠或不全面、不嚴謹,只從事物的一方面評價創業專案。
這其中有很大部分大學生創業者都僅僅只是有一個想法,而沒有實現這個想法可行性高的實施方案作為保證。由於我們現在的大多數大學生基本沒有工作經驗,在其內心還沒有建立一套個人經驗判別體系,故在考察商機與專案時,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論分析上,是故無法從各方面瞭解專案。
大部分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不僅行業知識、管理經驗、社會閱歷等諸多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不夠徹底。可能更多的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什麼,而又能做什麼。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工作,通過慢慢接觸社會,來了解的。而選擇創業首先應該想清楚自己要幹什麼、喜歡幹什麼、能幹什麼。
最好是,大學生在創業之前,先找一家公司或組織打工,體驗別人的創業過程,積累管理經驗,對一個行業熟悉之後,創業的成功率就相對較高。
我在大學裡也有過一些類似於創業的行為,總結這些行為最大的一個感覺是自己做真的太累了,需要依傍大樹來乘涼,巧借外力實現自己的報復。如今社會考自己蠻幹是根本行不通的,除非我是個極富天賦的技術性人才,研究出了治療癌症的祕方或者說可以用水代替汽油,那樣便什麼時候都可以創業,而且一定成功。但是絕大多數人是沒有這種條件的,而大多數人的創業的基礎條件差不多,比如資金都是缺乏的,大學生的人生閱歷是差不多的,能力也相差無幾,同質化非常嚴重,那怎麼樣才能脫穎而出呢?只有藉助東風。我這裡的藉助東風便是進入大的企業,依靠企業的資源樹立自己的廣闊人脈,瞭解這個社會所蘊藏的商機。
當然,我並沒有否定大學畢業創業的同學,我要對他們的勇氣和拼搏精神表示由衷敬佩,也衷心希望他們在創業路上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