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驢的飼養方法

  育肥驢的飼養應科學地應用飼草料和管理技術,以較少的飼料、較低的成本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最高的產肉量和營養價值高的優質驢肉。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秸稈巧處理。冬季飼草單一,營養缺乏,易導致驢掉膘消瘦,如果把秸稈進行氨化巧處理,驢就愛吃。辦法是:把麥草、稻草等細鍘成2-3釐米的短節,每100公斤碎麥草或稻草加4公斤尿素,先用40公斤水把尿素溶解後,攪拌在碎麥草、碎稻草內,攪勻後,裝入大缸或水泥池,壓實、封嚴,不透空氣,進行氨化,一個月後可開缸飼餵。氨化過的飼草,綿軟、芳香,易消化。

  2.飼草巧搭配。冬季餵驢要儘量做到飼草多樣化,要短草配長草,優質草配次草,如麥草、稻草配青乾草、配秫葉、配花生秧,配苜蓿草等,這樣混合均勻驢愛吃,營養全面。

  3.精料巧配合。喂精料時要軟硬配合,如玉米、黃豆等硬料和麩皮、粉料等軟料喂時要拌料。開始先喂草,吃到多半飽時少加料,將要吃飽時多加料,並且要加有香味的料,如把黃豆炒香磨碎加拌在草內,雖然無青草,驢也能頓頓吃飽。

  4.尿素巧加。喂尿素是補充蛋白質的重要措施,冬季可適量飼餵。一般6月齡以上的犢驢日喂40-60克,育肥驢70-100克,成年母驢日喂150克。尿素適口性差,可按1與精料混合後拌草飼餵,喂後半小時內不飲水。

  5.食量巧安排。冬季晝短夜長,不但白天要喂好,夜間還要加喂一槽,日喂草13-15公斤。

  6.飲水巧加溫。冬天不能給驢飲冷水,應飲25℃的溫水,還要向溫水中加點食鹽,加點豆末,這樣驢愛飲,並可有降火、消炎作用。

  7.衛生巧刮刷。驢舍內的糞便應勤出,打掃乾淨,勤墊幹碎草、土,保持乾燥衛生,防止驢蹄患病。每天把驢牽到室外晒太陽,用刮子或刷子刷刮驢體,可促進血液迴圈,防止驢生瘡癬。

  驢的飼養方法

  1、品種與育肥

  不同品種的驢,在育肥期對營養的需要有較大差別。一般說,肉用品種的驢得到相同日增重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低於非肉用品種。

  2、環境溫度與育肥

  環境溫度對育肥驢的營養需要和日增重影響較大。驢在低溫環境中,為了抵禦寒冷,需增加產熱量以維持體溫,使相對多的營養物質通過代謝熱轉化為熱能而散失,飼料利用率下降。當在高溫環境中時,驢的呼吸次數增加,採食量減少,一個採取排風降溫措施。

  3、年齡與育肥

  不同生長階段的驢,在育肥期間所要求的營養水平也不同。幼齡驢正處在生長髮育旺盛階段,增重的重要部分是骨骼、肌肉和肉髒,所以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應當高一些。成年驢在育肥階段增重的主要部分是脂肪,此時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可相對低一些,而能量則應該高些。單位增重所需的營養物質總量以幼驢最少、老齡驢最多。但幼齡驢的消化機能不如老齡驢完善,所以幼齡驢對飼料品質的要求較高。

  驢在育肥期間,前期體重的增加是以肌肉和骨骼為主,後期是沉積脂肪為主,因而在育肥前期應供應充足的蛋白質和適當的熱能,後期要供應充足的能量。任何年齡的驢,當脂肪沉積到一定程度後,其生活力下降,食慾減退,飼料轉化率降低,日增重降低,若再繼續育肥就不經濟了。通常,年齡越小,育肥期越長,如幼駒需1年以上。年齡越大,則育肥期越短,如成年驢僅需3~4個月。育肥期的長短,還受飼料品質和飼養方式的影響,放牧的飼料效率低於舍飼,所以放牧驢的育肥期比舍飼驢要長。

  4、出欄體重與飼料利用率

  出欄體重同市場需求而確定。出欄體重,不同飼料消耗量和利用率也不同。一般規律是,驢的出欄體重越大,飼料利用率就越低。

  5、飼料種類與肉品質

  飼料種類的不同,會直接影響到驢肉的品質,通過飼養的調控,是提高肉產量和品質的量重要的手段。在不影響驢的健康和消化的前提下,短期內給予的營養物質越多,則所獲得的日增重就越高,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飼料就越少,出欄提高,效益提高。驢在育肥期的營養狀況,對產肉量和肉質影響很大,只有育肥度很好的驢,其產肉量與肉品質才是最好的。飼料種類對肉的色澤、味道有重要影響。以黃玉米育肥的驢,肉及脂肪呈黃色,香味濃,喂顆粒狀的乾草粉及精料,能迅速在肌肉纖維中沉積脂肪,並提高肉的品質,多喂含鐵量多的飼料則肉色濃,多喂蕎麥則肉色淡。飼料轉化肌肉的效率遠遠高於飼料轉化為脂肪的效率。

  6、出欄體重與肉品質

  同一品種中,肉品質與出欄體重有密切的關係。出欄體重小,驢肉品質不如出欄體重大的。目前,我國尚無標準,可參考牛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