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適宜蛋用雛雞生長的溫度和溼度
對於蛋用雛雞的溫度和溼度應當如何控制是困擾很多雞農的難題。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如何控制蛋用雛雞。
蛋用雛雞的育雛溫度:
1-2天35-33℃,3-7天為33-32℃,以後每週約降低2-3℃,以5-6周齡約為21-18℃為止。
供給的溫度是否適宜,除觀察溫度計外,還應觀察雛雞的行為狀態。
例如當溫度正常時,雛雞精神活潑,食慾良好,飲水適度,睡眠安靜,睡姿伸展舒適,多呈伏臥式,整個育雛舍內雛雞分佈均勻;
當溫度高時,雛雞遠離熱源,兩翅展開,伸頸張口喘氣,飲水頻繁,食慾不好;
當溫度低時,雛雞密集並儘量靠近熱源,擁擠扎堆,顫抖,發出陣陣怕冷的“唧唧”聲,食慾減退。
雛雞對冷暖的感覺比較靈敏,所以要特別注意防止溫度忽高忽低,盡最大努力保持溫度均衡。
在掌握溫度時,夜間或陰雨雪天溫度高一些;
白天雛雞活動,天氣暖和,溫度應低一點;
弱雛溫度應高一些,健雛溫度可低一些。
蛋用雛雞的育雛溼度:
溼度與蛋用雞體內水分蒸發、體熱散發和雞舍清潔衛生密切相關。
①高溫低溼時,雞體內水分散失過多,易導致雛雞脫水,另外,由於乾燥而引起舍內塵土飛揚,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
②低溫高溼時,舍內既冷又潮溼,雛雞易感冒,引起墊料潮溼,而發生胃腸道疾病和球蟲病。
③高溫高溼時,雛雞體內熱量不易正常散發,悶氣,食慾下降,生長緩慢,抵抗力減弱。
一般情況下,雞棚以保持乾燥為宜,可以防止細菌繁殖和感染,但相對溼度不宜低於40%。適宜的相對溼度為,10日齡前為60%~65%,10日齡後為50%~60%。
溼度不足時,可在舍內走廊、地面、四周牆壁或煙道上面灑水,也可在熱源上放水盆蒸發水汽,以增加舍內溼度;
溼度過高時,可在雞舍地面鋪設防潮層,適當提高雞棚內的溫度,加強通風換氣,勤換墊料,及時清除舍內潮溼的糞便和墊料,防止飲水器漏水等。
- 如何控制適宜蛋用雛雞生長的溫度和溼度
- 好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 學好語文的高效學習方法有哪些
- 屬羊的今年財運怎麼樣
- 如何從小教育孩子孝順方法有哪些
- 貴州高考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 名人成功的經歷故事精選集
- 夏季吃魚有什麼注意事項
- 家長給幼兒園老師評語
- 勵志圖片唯美女生樂觀圖片
- 題報恩寺上方閱讀答案
- 鐵通路由器怎麼設定無線網路
- 女人手上長溼疹的原因與治療
- 與彩虹有關的謎語大全
- 誠實守信的格言警句名句
- 豪豬的飼料種類有哪些
- 與數學有關的腦筋急轉彎
- 有關字謎的腦筋急轉彎大全
- 面試簡單自我介紹優秀範文
- 勵志好聽的男生英文網名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