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蚤的飼養方法有什麼

  現在市面上賣的水蚤大多是人工培養的,由於培育的方法比較簡單,很多養魚的人都開始自己培養水蚤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水蚤的飼養方法,一起來看看。

  水蚤的飼養方法

  1、建池

  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約1米,大小以10平方米~30平方米的長方形為宜。池中注水約50釐米深。水蚤適宜的水溫為18℃~25℃,pH值為7.5~8,溶氧飽和度為70%~120%。

  2、施肥

  土池每立方米水體投4公斤牛、馬糞或其它畜糞、1.5公斤稻草、麥秸或其它無毒植物莖葉作基肥,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量同基肥,此後再根據水色酌情追肥,使水色保持黃褐色。水泥池每立方米水體投牛、馬糞或其它畜糞1.5公斤,加沃土1.5公斤~2公斤,以後每隔8天再追肥一次,追肥量為牛、馬糞或其它畜糞0.75公斤。

  3、培育

  不論是土池還是泥池,都可採用酵母與無機肥混合培養法。每立方米水體投酵母20克,酵母可先在水中浸泡3小時~4小時,再潑入池中,每立方米水體施碳酸銨65克、硝酸銨37.5克,以後每隔5天施一次,其用量為開始的一半。投放酵母后,將池水曝晒1天~3天后,就可以放入水蚤作種,用種量為每立方米水體30克~50克。

  4、撈取

  水蚤種入池15天~20天后,經大量繁殖,可佈滿全池。這時,即可分批撈取餵魚。一般每隔1天~2天撈取一次,一次撈取總量的10%~20%。在水溫18℃~20℃的環境下,可常撈常有,連續不斷。

  採集水蚤的方法

  魚蟲喜歡生活在水流緩慢的肥水中,水深一般在0.5米左右。每年的春末秋初,是魚蟲大量繁殖季節,魚蟲浮游於水面,常使水面呈棕紅色,人們很容易發現。在我國南方地區常年可以採到魚蟲,春秋兩季更易採得。

  採集之前,要準備好採集網,網柄要長,3-4米為宜,口徑要小,20-30釐米為宜,網深50-60釐米最好。還要在網口蒙上一層塑料綠紗,綠紗的網眼剛好使魚蟲能通過。這樣,在採集的時候,可以防止水草等雜物進入網內。

  採集方法:先選擇合適的採集地點,發現魚蟲,用採集網在水面慢慢地反覆兜捕。這樣反覆幾次,就可以捕獲大量的魚蟲,移入盛有少量水的塑料桶或塑料食品袋中。

  細心觀察

  把魚蟲帶回室以後,用吸管吸取一些魚蟲液,滴一滴在乾淨的載玻片上,放在放大鏡或雙筒解剖鏡下觀察,就可以看清魚蟲體長1-3毫米,體形側扁,透明,全身分頭和軀幹兩部分。頭部中央有一個能活動的複眼,在複眼在後面有一個較小的單眼;頭部還有大小觸角,大觸角既分枝又分節,是魚蟲的運動器官,小觸角不會枝也不分節,是魚蟲的感覺器官。軀幹部的腹面有5-6對胸肢,是運動的輔助器官,並對攝食和呼吸有幫助,在軀幹部的末端還有明顯的殼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