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的育雛方法是怎樣的

  就育雛來說,一般分為丹頂鶴親鳥育雛和人工育雛。親鳥育雛只要把籠舍建好,不讓小鶴有機會跑出來,其餘的保護、訓練吃食等任務均由親鳥來擔負。但一般情況下鶴類都提倡人工育雛。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丹頂鶴人工育雛的方法。

  丹頂鶴為早成鳥,出殼後即能睜眼,體披淡黃色絨羽,背中部較深,胸腹部色淺。喙基到喙中部乳黃色,喙尖銀灰色,有白色的破殼齒,跗趾粗壯,出殼後10h就可站立,並蹣跚行走。根據丹頂鶴行為生物學以及生長髮育的特點,人工育雛時關鍵要注意抓好三個環節,即溫度控制、開水開食、補鈣及運動。

  丹頂鶴人工育雛:溫度控制

  剛出雛的小鶴要繼續加溫,且溫度與出雛溫度要相差無幾,大約為36.5℃,以後逐日降溫,但降溫幅度不能過大,大致控制在每天0.1~0.8℃。

  15~20d後可放入育雛室內飼養,室內要繼續保溫,此時可用保溫傘,這樣鶴可以自選溫度。

  另外,防暑降溫也是南方所必須採取的措施。因為丹頂鶴在華東一帶屬冬候鳥,具有不耐熱性。

  特別是雛鶴,其調節體溫機能不完善,所以防暑降溫對育雛來說至關重要。

  可採取在籠舍內設水浴盆、涼棚、自來水噴頭等措施,一旦發現雛鶴張口呼吸,就得給雛鶴降溫,可將其放入水浴盆內任其嬉戲,也可用自來水噴頭向雛鶴噴灑潔淨的涼水為其降溫。

  丹頂鶴人工育雛:開水開食

  雛鶴一般24h後開水,開水時可用膠頭滴管吸水後,讓一滴水懸掛在滴管外,在雛鶴喙前晃動,引誘啄食,雛鶴則會啄滴管而吸到水。

  兩天後開食,特別健康的鶴開食可提前到30h。

  開食時要做到食物由軟到硬,食塊由小到大,食量由少到多,少吃多餐,避免過飢過飽引起梗阻和消化不良。

  開食時以麵包蟲或剪成小塊的魚片為主,以後逐漸增加一些青綠飼料、穀物、多維素等,以促進其生長髮育。

  丹頂鶴人工育雛:補鈣及運動

  丹頂鶴因其為早成鳥所以其雛鶴生長髮育極快,此時如果缺鈣或運動不足,極易導致腿部異常。所以補鈣及運動也是育雛的關鍵措施。

  筆者採用運動場鋪設黃砂的方法讓其採食,同時視健康狀況,每天補充適量的鈣片。

  飼養員也要注意驅趕雛鶴多運動,但必須適量,否則會適得其反。

  丹頂鶴是瀕危物種,因而其籠養條件下的繁殖工作顯得非常重要。

  通過對籠養鶴上述繁殖活動過程的認識和了解,輔之以科學的管理及有關技術的運用,近年來筆者在此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一些更進一步的問題,如何提高機孵的孵化率,如何提高人工授精的效果,如何提高增產卵的受精率等課題,均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