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的日常飼養管理

  肉雞在日常飼養有很多技巧方法需要我們去注意的,具體的飼養技巧和方法都有哪些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肉雞日常飼養巧管理,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肉雞日常飼養巧管理

  夏秋飼養肉雞要適當降低飼養密度,減少產熱產氣。要設定足夠的料位和水位,保證每隻雞都能吃到料、飲到水。嚴禁飼餵腐爛變質飼料,保證供給充足清潔的飲水,對水槽要每天刷洗消毒一次;保持雞舍內外排水暢通,舍內清潔乾燥;要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按免疫程式接種疫苗,保持雞舍環境衛生,每週至少消毒一次;注意消滅蚊蠅等害蟲,加強對雞群的觀察,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雞的呼吸道疾病往往為應激反應所誘發,因此在採取有應激反應的技術管理措施時,要儘量減少反應強度,縮短反應持續時間。避免應激疊加,如免疫和斷喙不要一起進行。選擇應激反應小的方法進行,如疫苗接種在達到效果的前提下,可採取飲水的則不要注射。料水中要加入抗應激的藥物。

  搞好免疫工作,使機體始終處於健康和抗感染水平高的狀態。還要做好呼吸道病的免疫工作,使機體始終保持對呼吸道病的高免疫狀態。

  加強環境消毒。要保持室內外環境衛生,禁止無關人員入舍。工作服、用具等要定期消毒。疾病及時治療,可使病雞早日痊癒。

  合理的用藥方案診斷疾病的三大條件:一是診斷準確;二是方案合理;三是藥品質量。

  適量用藥,交叉用藥用藥量不足,不僅達不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而且病原微物生還易產生抗藥性,而用藥量過大則又可能造成雞體中毒。同一類藥物***不一定是同一種***如果使用過久,既可造成雞體內藥物蓄積中毒,還易使病原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因此,在實際生產中要適量用藥和交叉用藥。

  正確的用藥方法大群雞用藥最常見的是飲水投藥、飼料投藥和噴霧投藥。飲水投藥和噴霧投藥要注意藥物的水溶性或藥效在水中保持的時間以及噴出的霧粒大小。飼料投藥一定要使藥物和飼料混合均勻。

  聯合用藥聯合用藥可以增強藥物的防治效果,有利於減慢抗藥性的形成,擴大抗菌範圍,減少藥物的毒副作用,但必須是具有協同或累加作用的藥物才能聯合使用。

  用藥要目的明確,有針對性切忌亂用抗生素及其他藥物,以免破壞機體正常的菌群狀態。用藥期間密切注意雞群狀況,認真觀察用藥後有無療效、有無不良反應或中毒現象,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肉雞疾病預防

  1、肉雞的快速生長也使機體各部分負擔沉重,特別是三週內的快速增長,使機體內部始終處在應激狀態,因而容易發生肉雞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遺傳病***。

  2、由於肉雞的骨骼生長不能適應體重增長的需要,容易出現腿病。另外,由於肉雞胸部在趴臥時長期支撐體重,如後期管理不善,常常會發生胸部囊腫。

  3、肉雞的快速生長,大部分營養都用於肌肉生長方面,抗病能力相對較弱,容易發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等一些常見性疾病,一旦發病還不易治好。肉雞對疫苗的反應也不如蛋雞敏感,常常不能獲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生長溫度是18℃~24℃,夏秋高溫季節,肉雞舍內氣溫往往超過24℃。

  養殖肉雞5個常見問題

  1.小腸球蟲的感染

  小腸球蟲的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腸球蟲主要寄生於腸粘膜上皮細胞中,當其大量生長繁殖時,必然導致腸粘膜增厚,水腫,嚴重脫落及出血等病變,則幾乎使飼料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同時對水分的吸收也明顯減少,儘管雞大量飲水,也會引起脫水現象,所以發病雞群所排的糞便就很稀薄且不成形,內含有沒有被消化的飼料。

  2、細菌感染

  細菌能引起腸炎,也是肉雞腸毒綜合症的病因之一:如沙門氏菌、產氣夾膜梭菌等,通過刺激破壞腸道黏膜,同時引起炎症使腸蠕動速度加快,消化液排洩過多,飼料通過消化道的時間縮短,導致消化不良。

  3、病毒感染

  病毒也是引起腸毒綜合症的誘因之一;如呼腸弧病毒引起腸炎,損害腸道的吸收功能。

  4、腸道內的酸鹼平衡失調

  由於季節、飼料、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產生大量乳酸,使腸道內PH值嚴重降低,腸道內環境發生改變,有益菌減少有害菌大量繁殖,又由於此時腸道處於厭氧環境,魏氏梭菌、腸梭菌等厭氧菌會大量繁殖,有害菌與球蟲相互協調而加強了致病性。這樣就會造成有益菌減少,而有害菌大量生長繁殖,特別是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能加重致病性。菌群所分泌的毒素增多,刺激腸道粘膜使腸蠕動加快,消化液排出增多,飼料通過腸道的時間縮短,消化不良,未消化的飼料隨同脫落的粘膜一起排出體外,形成特徵性的西紅柿樣或魚腸樣糞便。

  5、電解質大量流失

  由於球蟲和有害菌大量生長繁殖導致消化不良和腸道吸收障礙,使電解質吸收減少,同時,由於大量的腸粘膜細胞迅速破裂崩解,使電解質大量流失,出現生理生化障礙,特別是鉀離子的大量流失,會導致心臟的興奮性過度增強,這也是肉雞猝死症明顯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