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蘭花怎樣種植

  蘭花是單子葉植物,屬蘭科。高20一40釐米,根長筒狀,葉終年常綠,姿態端秀、別具神韻,是愛花之人經常種養的花種之一。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你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脣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粉。

  通過上文介紹,我們對蘭花有了一個初步而又較全面的瞭解,下面介紹盆栽蘭花的養殖技巧。

  盆栽蘭花養殖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盆栽蘭花的盆土要求: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鬆什土、苔鮮、蕨根、樹皮塊等。盆底徘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四分之一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後果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任鱗莖。土要壓實,距益口2釐米處不填土,便於澆水。栽後澆足透水,置於涼爽的廕庇處。半月後再移置到向陽通風的環境中蒔養。為增加美觀和保溼力,盆面可鋪一層小碎白石。

  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乾,冬不溼”。春季氣溫沿不穩定,過早出房易遭受風寒。就在4月初出房比較安全。夏季要置於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採取散射光照蒔養。秋季為蘭花發芽拔箭期,要保持相應的溼度,避免乾燥,蘭花根為肉質,冬季休眠朗需水量不多,盆土賂溼即可,不可過多澆水,以免萌生根葉疾病。

  蘭花如何澆水:

  花諺說:"幹蘭溼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幹,二份溼為最好。如果過溼,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幹則澆,溼則停,適當偏幹。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溼時***如黴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幹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蘭花如何施肥: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一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超過32℃***,除每日澆水外,匝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經常以清水噴洗葉面,不僅使盆蘭生長環境改善,且可保持葉片清潔,減少病蟲害感染的機會。


  蘭花以播種與分株法繁殖。

  蘭花的種子可隨採隨播。蘭花有—個特性,即蘭根必須與蘭菌共生才能成活。故播種時常將種子播於母株盆面,利用母株之蘭菌,發牙生長。種子約經半年左右發芽,在母盆生長二個月後,可另上小盆培養。

  分株法是目前常採用的方法。因蘭花種類不同,持性各異,何時分株為佳,養蘭名家各有定見。總的說法,比較適宜的時間為新芽未發出的春季及蘭花漸停生長的秋季。因此時不易碰傷折損新芽,氣溫較平和,便於操作及蓄養恢復株體。夏季氣溫高,為蘭花的生長旺季,而冬季寒冷,株體抗力較弱,分株多為不利。也可掌握在花開過後分株。一般夏秋開花的應於早春分株;早春開花的應於秋末分株。這樣既不影響開花,又能刺激葉芽的櫱生,葉翠而花豔。

  分株時,從盆中脫出母株、攔落泥土、以刀分成數叢,每叢應帶3—4個假鱗莖及新芽,並修剪去枯敗葉及腐癟根。若是用市場上買來的野生蘭花,因根系多已失水乾癟。可先浸泡於清水,待吸足水分後,再洗淨清理根鬚,陰乾至對根發白時再行栽種。

  蘭花病蟲害防治:

  蘭花易生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位液噴治。粉蝨危害時,以溴氰菊配2000倍液噴殺。蘭根帶甜味,易招螞蟻,可用肉骨頭引而滅之。蘭花易生炭疽病菌、黑斑病菌。發生病害後要及時清除病葉燒燬,並拉開盆株距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溼度.並配以多菌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