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種植的技術

  桃樹果近球形,徑5~7cm,表面密被絨毛。花期3~4月,先葉開放,果6~9月成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採種

  桃樹一般採用毛桃和山桃的種子進行繁殖育苗。山桃的耐寒力和抗早力均強,同時,還能耐鹼,適宜北方微鹼性土壤。毛桃則根系發達,耐早、耐瘩薄土壤。為了繁殖優良苗木,首先要選用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山桃作採種母本樹。7一8月採摘已充分成熟的果實,經堆放與腐爛,去掉果肉取出種子,然後晾乾,放在通風處儲存。對於山桃或毛桃種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後熟才能發芽。後熟期約為80d,在後熟的時候要求一定的低溫、水分和空氣等條件。秋季播種可在苗圃地通過後熟,如果春天播種,就要用人工沙藏法處理。沙藏的溫度以2℃一7℃為宜。在11月下旬封凍前選於燥背陰處挖東西向長溝,其溝寬1一1.5m.深60一70cm,把淨沙先鋪於溝底,上面一層比沙層厚度少2倍一3倍種子,這樣一層沙子一層土鋪下去,直至地面為止.最後蓋上土丘。也可不分層,而按種子1份混和溼沙15一20份一起藏於溝裡。最後設排水溝,防止雨水或雪水侵人,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檢查與翻動,及時揀出黴爛種子。

  ***二***播種

  選擇地勢乾燥,地下水位低,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通暢,背風向陽、離水源近和便於灌溉的地方作苗圃地後,再需進行深耕平整、施基肥、做畦與土壤消毒各項作業.於春、秋季播種。氣候、土壤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秋播,因秋播可以節約沙藏手續.出苗早、生長快、苗壯,還可緩和勞力緊張。風沙較大,土壤水分不穩,土層又易凍裂的地方,秋播往往出苗少,出苗不整齊,因而選擇春播為好。

  秋播一般在立冬到小雪前進行。畦內開溝10一15cm,播後理土10cm。土壤封凍前灌水1次。春播的適宜時間是春分前後。播前先在畦內灌水,待水分下滲不粘手時開溝播種,溝距60cm,深6-10cm,寬10 --12cm,然後按15cm的間距將已發芽的種子點播。點播時使種子的胚根向下,播後覆土5一7cm。山桃每畝播種量20 - 30kg,毛桃每畝播種30一40kg,每畝約出苗6000一8000株。

  ***三***嫁接

  桃樹採用嫁接繁殖也是一種保持其優良品性的主要方法。一般用秋季芽接,採用當年播種的砧木,於秋季嫁接,第二年開春嫁接苗開始生長,秋季就可出圃造林。秋接宜在7月-9月進行。嫁接前挑選充實飽滿的葉芽,削剪好,接在事前削成“T”字形的砧木上,其切口長為0.5一0.7cm,直徑切口2一2.5cm,一手挑開砧木“T"字形口樹皮,另一手捏住接芽的葉柄,把芽接到“T”字形的插口內,保持橫口平齊為止。插芽時動作要迅速,避免弄髒芽片,否則會降低成活率,3周後解除捆紮物即可;春季芽接一般於3月下旬到4月初進行。其芽接的接祕必須事先貯藏。冬剪時選擇生長充實枝條,放背陰處貯藏在lm深的溝內,用溼沙援蓋30cm,上面再蓋土15cm。當砧木離皮時進行嫁接。但不論秋接或春接,都要加強接苗的越冬管理、保護、剪砧、除砧芽、綁苗、澆水、除草、修剪以及病蟲害防治等項必要的管理工作。

  ***四***栽植

  移栽前的造林地經處理後.在秋季落葉後或春季萌芽前進行造林。如秋季造林可隨取隨栽。保證成活;在挖苗時.要把過長的主根、主千與側枝進行適當修剪,定植時按4m左右開穴.梅穴栽1株.每畝40-50株。

  1.品種的選擇

  ***2***時當地環晚條件的適應性

  每個品種.只有在它的最適條件下才能發揮該品種的優良特性,產生最大效益。

  ***2***市場狀況

  果園所在地的人口、交通、加工條件等都直接影響果品的銷售。城市、近郊可選用鮮食品種,在交通不便地區要選用耐貯運或加工品種。

  ***3***成熟期

  首先要考慮與其他瓜果成熟期排開,進而確定挑樹品種間的早中晚搭配,一般早中晚

  的比例為5:2:3或6:1:3.品種不可過多,一般以3一4種為好。

  ***4***授粉品種

  桃的多數品種自花結實能力強.但異花授粉可明顯提高結實率。對於花粉不育的品種如砂子早生、霞暉一號、倉方早生等應配置授粉樹。主栽品種無花粉時.應配置30%一50%的授粉樹.授粉品種的花期必須與主栽品種一致。

  2.裁植方式

  桃樹栽植行距大於株距。其優點是通風透光良好,便於操作,也有利於間作,目前生產上應用最普遍。

  正方形栽植株行距相等。這種方式光照分佈均勻,有利於樹冠發展,便於挑園縱橫耕作。缺點是密植情況下容易出現密擠現象。

  等高栽植多用於山地、梯田和撩壕。即桃樹不一定呈直線排列.而是沿著等高線栽相鄰兩行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行內原距應保持相等。

  ***五***修剪

  桃樹採取耕作、除草、施肥、灌水等技術措施植,來滿足樹木對營養、水分、溫度和氧氣的要求.重要的一條還要做好桃樹的整形與修剪工作.才能奪得高產、優質的桃果。通過整形

  修枝來調整各器官之間的數最、比例與平衡的關係,調整樹體與環境條件、營養分配、消耗與積累的關係。一般生產上常進行桃樹的冬季與夏季修剪。冬季修剪也叫休眠期修剪,從落葉後的11月下旬開始到第2年發芽前都可進行。夏季修剪也稱生長季修剪,就是在萌芽後直到停止生長以前進行.利用抹芽、摘心、剪梢、疏枝、扭枝、折梢等項技術,在冬剪的基礎上控制枝梢的生長,減少對養分的消耗.改善通風條件,促進新梢生長,有利於培育優良結構的樹形,增加結果數量與品質。

  在修剪技術上,對幼樹、初果期、盛果期各有不同要求。盛果期,通過疏、縮、去、留等修剪與整形,使結果枝組均勻擺開,不遮陰,安排好角度、方向及從屬關係等,維護樹勢,保護樹體生長健壯,保庫樹冠面積.使結果緊湊、穩定,又分佈均勻.達到連續結果的目的。為此,對於主枝、外側枝、結果枝組的修剪一定要合理一般保持450角為宜。

  三、採用與加工

  根據桃果的成熟度及不同要求和利用目的,應進行適時採收,這是保收和果品優良的重要環節。因此.要根據栽培面積、品種的特性、銷售距離、運輸條件、貯藏時間以及加工、利用等因家來確定。當綠色退去果肉呈乳白色或淺黃色,果面光潔、毛茸稀、果肉彈性大,具芳香味,果面著色充分或較充分時.即已成熟,每年7-8月為採摘期。在採摘前準備好果筐,果籃、蒲包、採果梯和運輸工具後,分品種,按照成熟度,進行分批多次採收。在採收過程中一定要避免折斷果枝,輕拿輕放,保證採收質t。最後把採收後的桃果進行分級、包裝、運輸與貯藏。桃果除去其果肉,洗淨後,取出果核,捶破核皮,再取其種子.晾晒乾燥便為桃仁。桃根四季可挖,桃葉除隨時摘取鮮用外,秋季採集晒乾,桃花於春季開花采摘晾乾,均備藥用。採集桃膠時,於夏季以利刃切割樹皮,待樹脂滋出後進行收集。挑果除直接供應市場鮮銷外,還可經過加工製作桃鑲頭、桃脯、桃醬、桃乾等產品,頗受群眾歡迎。

  桃樹的用途

  1可供觀賞

  桃的品種除了採果品種外,亦有觀花品種,早春盛開,嬌豔動人,是優美的觀賞樹。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幹、制罐。果、葉均含杏仁酣,幹全株均可入藥。

  2可供食用

  桃子的果肉清津味甘。除生食之外亦可制幹、制罐。

  3可供藥用

  據《本草綱目》記載,成熟桃晒乾稱碧桃幹,治溢汗、止血。嫩果晒乾稱碧桃,治吐血、心疼、妊婦下血、小兒虛汗。葉稱桃枝,竄氣行血、煎水洗風溼、面板病、汗泡溼疹。根、幹切片稱桃根或桃頭,治黃疸、腹痛、胃熱。花稱白桃花,治水腫、便祕。桃樹根可以清熱利溼,活血止痛,截瘧,殺蟲,還可用於風溼關節炎,腰痛,跌打損傷,絲蟲病,間日瘧。

  4可辟邪

  在我國一些地區有些民間傳統,嬰兒新生後家人抱著出門時要帶著一根系有紅繩的桃枝以達到辟邪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