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產種植小技巧_玉米種植管理方法

  玉米是很多人所喜好的食物。那麼你知道玉米如何高產種植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玉米高產種植小技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點選此處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玉米的種植時間”

  玉米高產種植小技巧

  玉米生長後期合理追肥促大穗

  玉米植株從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生長速度快,吸收的養分多,是吸肥的關鍵時期;開花授粉後,吸收的養分多,但吸收速度減緩。就玉米而言,苗期吸氮量佔總量的9.7%,中期佔78.4%,後期佔11.9%,因此,夏玉米高產必須抓好後期施肥,早孕穗,促大穗,奪高產。

  施好拔節肥。夏玉米全展葉7葉期,正是施用拔節肥的最適期,這時正值玉米葉片大量展開,莖稈迅速伸長的時期,需肥量較大,一般到全展葉9葉期時,土壤養分就難以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了。此時應抓住玉米7-9葉期拔節前後開穴追肥,苗壯的適當遲施、少施,地瘦苗弱的早施、重施,一般每畝施碳銨15-20公斤,人畜糞肥500-750公斤。

  足水孕穗。孕穗期是需水最多的時期,一般玉米孕穗期植株生長的需水量約佔全生育期總需水量的27%-38%,此期土壤水分應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70%-75%,以水調肥,滿足玉米生長髮育的肥水需要。

  重施穗肥。追施穗肥不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進穗位葉片及其上下幾片葉的生長,而且能使葉片延長壽命,促進籽粒飽滿。穗肥施用時間與玉米品種及地力情況有關。一般來說,早熟品種在可見葉15-16片或展開葉8-10片時;中晚熟品種在可見葉15-17片或展開葉11-12片時施用為宜,基肥充足、生長旺盛的地塊,可適當遲施穗肥,以全田有少量植株開始抽雄時為宜;基肥不足的瘦地生長勢差,穗肥則宜早施。穗肥應選用速效性氮肥,一般每畝穴施或條施碳銨25-35公斤,若選用尿素,每畝施7.5-10公斤就可以了

  加速玉米降水主要措施

  因為玉米具有含水量高、脫水慢,易受霜害的特點,一旦降水不好就會出現“水玉米”、“生黴粒”,商品玉米驗不上等級,賣不上好價錢;玉米種子含水量大,不耐安全貯存,易壞種,因此,要千方百計降低玉米含水量,尤其玉米種子要降到安全水***14%***以下,確保安全貯存。

  田間降水

  1、站稈扒皮晾晒。玉米站稈扒皮晾晒好處很多:一是可降低玉米含水量5—9%,二是可提早成熟5—7天,三是增加玉米產量5—7%,四是玉米種子成熟度好等。玉米扒皮晾晒的時間很關鍵,既不能過早,又不能過晚,過早影響果穗營養物質的轉化,導致玉米產量下降,過晚失去扒皮晾晒中國移動農信通網站的意義,扒皮晾晒的時間應掌握在玉米蠟熟末期,即子粒形成一層硬蓋時,用手一掐不冒漿為最佳時間,方法是把包葉全部扒開,讓果穗全部露在外面。

  2、田間高茬晾晒。在收穫果穗的同時,將玉米茬稈割掉,留茬50公斤左右,然後把果穗外包葉扒掉,留下里面的3—4片包葉,將每6—8個果穗捆成一把,掛在高茬上,隨扒、隨御、隨掛,每2—3天轉動一次。

  3、墊稈晒棒。一般在收穫期,把玉米扒光棒,下面墊一層玉米秸稈,這樣既防潮又降水,此期最好翻動2—3次,加快脫水。

  場院降水

  1、搭掛晾晒。在農戶院中、用木棍、鐵絲、繩子等物,搭成架子,架高150公斤左右,然後將果穗8—9個檢在一起,搭在架子上,2—3轉動一次,加快降水速度。

  2、晒場晾晒。將去掉包葉、花絲乾淨的玉米果穗,平放在晒場上,進行晾晒,要求果穗均勻攤開,不易過厚,每天翻動2—3次。

  3、袋裝晾晒。作種子的玉米果穗,可袋裝晾晒,方法是將去幹淨的包葉,花絲的果穗,整齊的放在網袋中,然後均勻地擺在通風良好的牆上、木架上或房頂上,每隔2—3天翻動一次,袋裝果穗不宜過多,過實,以免影響通風透光,降低脫水效果。

  4、棧子晾晒。在地上埋上稈子,把玉米果穗2—6個撿在一起***玉米包葉別扒淨,裡邊包葉留幾片***,然後掛在棧子上,玉米棒距地面保持30—50公分距離。

  5、樓子晾晒。用木頭或向日葵秸稈、玉米秸稈、高粱秸稈,搭成玉米樓子,把玉米果穗放在樓子裡,加快脫水。

  6、杆繩晾晒。把繫好的玉米棒,搭在杆或繩上,晾晒脫水。

  子粒降水

  1、在場院或院子裡,掃乾淨,然後把玉米子粒攤開,鋪成一薄層,經常翻動,加快通風透光,促進及快脫水。

  2、利用烘乾機,進行機械烘乾脫水。

  3、火炕降水,如遇特殊年份,種子水分持續偏高,應採取火炕炕種,但炕溫要適宜,經常翻動,受熱均勻。

  玉米最佳收穫期的確定

  正確掌握玉米的收穫期,是增加粒重,減少損失,提高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生產環節。玉米適時晚收可畝增產100多斤以上。

  一、看玉米生長特徵,確定玉米最佳收穫期

  玉米的成熟期需經歷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三個階段。因玉米與其他作物不同,籽粒著生在果穗上,成熟後不易脫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後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穫期。

  若乳熟期就過早收穫,這時植株中的大量營養物質正向籽粒中輸送積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份,此時收穫的玉米晾晒會費工費時,晒乾後千粒重大大降低。據試驗,乳熟期收穫一般可減產20%~30%,而且品質明顯下降。完熟期後若不收穫,這時玉米莖稈的支撐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後果穗接觸地面引起黴變,而且也易遭受鳥蟲危害,使產量和質量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玉米是否進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況下,可以從外觀特徵上看: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乾枯,果穗黃葉呈黃白色而鬆散,籽粒乳線消失,黑層出現,變硬,並呈現出本品種固有的色澤。

  二、推算時間,確定玉米收穫期

  一般情況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長10天左右進行收穫為宜。例如:鄭單958生育期96天,可在正常播種之日起、土壤能夠正常出苗計算生育期,延長10天左右,106天左右進行收穫。如播種時間在6月1日,可在9月17日左右進行收穫。

  三、收穫後及時進行扒皮晾晒

  收穫後不要進行堆垛,在棵上扒皮收穫或帶皮掰棒後拉運回家,利用人工及時進行扒皮晾晒。亦可推廣新型玉米扒皮機進行扒皮,可節省大量人工。

  四、適時進行脫粒晾晒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可聽好天氣預報,在晴朗天氣進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時,及時進行脫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為宜。

  玉米高產種植要點

  一、整地

  做到土壤細碎,墒情適宜,壟形標準,在上年整地的基礎上。採用液壓重耙帶道軌進行再次複式整地,為作物正常生長創造良好的耕作基礎。為減少重茬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和病蟲草害的發生,年初在制定玉米種植計劃時,整體規劃,合理分配,減少重茬種植或多年重茬種植的面積,儘量降低重茬對產量的影響。

  二、播種

  1、種子處理

  選擇生育期適合本地區自然條件的耐密品種.其性狀為高產、穩產、優質、抗病、抗蟲、抗逆性強及商品性好,品種的發芽率≥95%,純度、淨度均≥98%。播前對種子人工篩選,去除破、秕、黴、病及雜粒等雜質,在播種前6~7d先晒種。把種子攤放在乾燥向陽地方晾晒,每天翻動幾次,晚上收回。防止受潮。播種前2~3d用多功能種衣劑進行包衣,放置乾燥處陰乾。

  2、適時播種:根據各地最佳節令調節播種期。最早播種期以地溫穩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最遲播期要保證採收期氣溫在18℃以上。可以有效地提高保苗水平。抓住春季高溫的有利時機及時播種。選用標準機車是保證苗勻的關鍵。播後及時鎮壓,保證一次播種保全苗,使用六行氣吸式精量點播機播種,行距為66 cm,穴距22 cm,保苗6.5萬~7.0萬株/hm2。播後苗前用90%乙草胺2.2kg/hm2+75%噻吩磺隆30g/hm2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做到播種一噴藥一鎮壓一條龍作業.保證全年無雜草危害。

  三、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

  間苗在3~4葉時進行。定苗在5~6葉展開時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雜株,留下健壯植株。定苗缺苗時就近留雙株,保證留下的植株均勻一致。

  2、中耕培土

  中耕可疏鬆土壤,消除麥茬、雜草,利於生長髮育。一般人工或機械中耕2次,定苗時1次,10葉展開時1次。用除草劑封閉處理或秸稈覆蓋的田塊。可在拔節後到10葉展開時一次性中耕培土,以預防後期倒伏,並可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3、澆水

  玉米對水分需求量較大,特別是大喇叭口期如遇乾旱,易發生“卡脖旱”,導致玉米禿尖缺粒,減產嚴重。要澆好2次水:第1次是大喇叭口期,當墒情差時要及時開溝澆水,防止“卡脖旱”;第2次是灌漿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一旦出現旱情,要及時澆灌。同時,全市秋季是澇災多發頻發的季節,如遇多雨年份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內澇發生。

  4、施肥

  一般玉米產量7500 kg/hm2的地塊需施碳銨1200~1 350 kg/hm2或尿素450~600 kg/hm2:磷肥麥播時施足的可以不施,不足的要適當補施;氯化鉀施75~105kg/hm2。玉米產量9000 kg/hm2地塊需施碳銨1500kg/hm2或尿素600k~m2、過磷酸鈣375kg/hm2、氯化鉀105~150kg/hm2。施用複合肥的田塊,要根據氮磷鉀含量折算。科學施用。氮肥苗期施30%,喇叭口期施70%,磷鉀肥苗期一次性施入。

  四、化學除草

  1、播後苗前除草。土壤墒情較好的地塊可選用播後苗前除草、①防除禾本科雜草可選用:50%乙草胺每公頃2250~3000ml或90%禾耐斯1400~1900ml或72%異丙草胺***72%都爾乳油、50%樂豐寶***2250~3750ml或75%百農思每公頃120~150g。②防除闊葉雜草可選用:50%甲草嗪每公頃用900~1050g或75%寶收幹懸乳劑每公頃15~25g。

  2、對於禾本科和闊葉雜草混生地塊可選用:72%都爾每公頃1500~2000ml加50%甲草嗪每公頃400~500g或50%安威乳油在玉米播後3~5天,雜草未出土時,每公頃3750~4500ml或75%百農思每公頃120~150g加50%乙草胺每公頃1950ml。

  五、病蟲害防治

  1、地老虎、螻蛄、蠐螬。防治方法:一是毒餌誘殺,從播種到出苗前用90%敵百蟲晶體0.25公斤,兌水2.5公斤,拌勻25公斤切碎的嫩菜葉,於傍晚撒在田間誘殺。二是人工捕捉,早晨在受害株根部挖土捕捉。三是藥物防治,可用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淋根。

  2、玉米螟。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在田間放赤眼蜂,於玉米螟產卵始期到產卵盛期、末期放蜂2~3次,667平方米放1萬~2萬隻;二是藥劑防治,在抽雄前花葉率達10%時用80%敵敵畏乳油2500~3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每株用10~15毫升,或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0.1公斤兌水,拌5公斤細沙,撒入玉米心葉;三是物理防治,利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以減少農藥用量。

  3、蚜蟲。防治方法:可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00~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30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次。

  4、主要病害:防治紋枯病用5%井崗黴素水劑400~5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次。防治大斑病、小斑病,可在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應不同藥劑交替使用。

  六、收穫

  葉片基本枯黃、莖稈乾枯,果穗苞葉鬆散,籽粒含水率下降,表面具有鮮明的光澤,胚的基部出現黑色層時為玉米收穫的適宜時期,應及時收穫。

  玉米種植注意事項

  一是生產技術管理上要處處體現出"早"字。要早播種,一般5釐米土壤溫度穩定通過8度時即可播種;早中耕鬆土,早除地膜以外田間雜草鞋;早開溝封壟,早追肥,早澆水,早收穫。

  二是鋪膜播種時要注意地膜要鋪展,鋪平,採當面要留足,留夠,封膜兩邊的土以不要壓在種帶上為宜,沿播種方向,每隔110-15米在地膜上用少許土質打一個橫檔,保證地膜覆蓋的嚴、細、實和增溫保墒作用。

  三是在大面積推廣地膜玉米種植時,要考慮到栽培制度和機械化作業的有機結合相適應。目前我國市場上玉米收穫機械的行距60-70釐米農用地膜生產的規格也以60-90釐米寬度為主,因此,在種植玉米前就慶結合地的實際情況,即物資裝置技術等條件,考慮播種、地膜、田管和收穫的配套作業,以利於機械化作業程度的提高和大面積的推廣。

>>>下一頁更多精彩“玉米種植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