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大田高產優質種植技術

  要發揮土豆的增產潛力,需儘量滿足馬鈴薯生長所必須的光照、溫度和水分的要求,掌握種植、病蟲害防治、貯藏等方面的技術。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一、品種選擇

  必須選用優質脫毒馬鈴薯種薯,中原春秋二季作區需要選用休眠期較短、植株較矮、結薯集中,適合食用、出口或間作套種的早熟品種,如費烏瑞它***荷蘭薯***、早大白。

  二、選地

  選擇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土壤應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1、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不高於8.0***沙壤土或壤土。

  2、選擇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菸草等***的地塊為宜。

  3、選擇旱能灌、澇能排的地塊。

  三、整地施肥

  馬鈴薯的大部分根系分佈在30釐米的土層中,因此冬前應深耕30釐米左右,冬耕晒垡,疏鬆土壤。深耕前每畝撒施有機肥***土雜肥,或腐熟的牲畜糞便***2-3方。

  馬鈴薯生育期短,需肥量大,需集中施肥,化學肥料以底肥為主,播種前15—20天造墒,結合旋耕可同時撒施磷酸二胺25公斤/畝、過磷酸鈣100公斤/畝、50%的硫酸鉀25公斤/畝或單獨撒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複合肥100公斤/畝。

  四、種薯準備

  1、備種

  ***1***單壟單行種植模式需種130—150公斤/畝左右。

  ***2***單壟雙行種植模式需種150—175公斤/畝左右。

  2、種薯存放

  購種後,在室內通風乾燥的條件下攤晾種薯7—10天,然後存放於不低於2—4度的環境下。

  3、切塊

  ***1***切塊大小:一般薯塊大小在30—40克為宜,切塊大小與產量關係很大,切塊愈大,則產量愈高,播種後,抗不良環境***旱、澇、病蟲害***的能力強。

  ***2***切塊方法:切塊最好在不低於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切塊時,先將種薯臍部切掉不用。將帶頂芽50克以下的種薯,可自頂部縱切為二; 50克以上的大薯,應自基部順螺旋狀芽眼向頂部切塊,到頂部時,縱切3~4塊,可與基部切塊分開存放,分別播種,可保證出苗整齊。

  ***3***切塊存放:及時放於溼潤、陰涼通風處攤晾7-8小時,溫度不低於10度。待傷口癒合後進行催芽。

  ***4***切塊注意事項:在切掉臍部的同時,觀察種薯健康狀況,淘汰帶病種薯。切刀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酒精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切好的薯塊應放置在紙箱或竹筐內,避免薯塊直接放在地面或塑料薄膜上,以免影響切口癒合。

  4、催芽

  ***1***催芽時間:播種前20—25天切塊後催芽。

  ***2***催芽方法:分室外催芽與室內催芽兩種,催芽溫度15—20度為宜,嚴格控制溫度不超過25度。

  室外催芽,採用陽畦進行催芽,陽畦底部距地面40釐米。每300斤種薯約需陽畦2平方米,切塊前3天整好陽畦,提前升溫。薯塊堆積厚度不能超20釐米,從陽畦北面倒入薯塊,距陽畦南端40釐米不宜放置薯塊,薯塊上部蓋草簾或沙子,噴灑適量溫水,保持草簾或沙子潮溼即可***注意草簾應在畦外灑水,以防漏水爛種***。草簾上部蓋薄膜。在催芽過程中,視草簾或沙子潮溼情況,可適量噴灑1-2次溫水,以保持適宜的水分。15天后,分揀出芽長1釐米以上的薯塊在陽畦內單獨存放練芽,不再繼續蓋草簾。達不到標準的可繼續催芽,20天后,揭開草簾見光練芽。

  ;室內催芽:如室內溫度適宜,可在室內散射光下催芽,室內溫度低時,可在塑料棚內催芽,將種薯排到棚內,上蓋2-3釐米潮溼沙子,催芽過程中,及時檢查,出芽1—2釐米後,輕輕扒出薯塊,播前3—5天放於散射光下低溫練芽。

  ***3***薯塊運輸時使用筐或紙箱裝運,切忌使用編織袋、麻袋等袋子,以免損傷薯芽。

  五、播種

  1、播種時間:5釐米地溫穩定在5度以上時即可播種,也可根據當地晚霜期前30天作為播種期,黃淮海地區一般2月底至3月初播種為宜。

  2、播種深度:10—12釐米。

  3、播種密度:單壟單行種植模式,4000---4500株/畝,行距65---70釐米,株距21---25釐米。

  單壟雙行種植模式,4500---5000株/畝,大行距80---100釐米,小行距20釐米,株距27---33釐米。

  根據土壤、水肥等條件,選擇適當的播種密度,能在保證產量的基礎上,提高大薯率。

  土豆大田高產種植條件

  1、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PH值不高於8.0***沙壤土或壤土。

  2、選擇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茄子、辣椒、番茄、菸草等***的地塊為宜。

  3、選擇旱能灌、澇能排的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