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君子蘭的種植技術

  君子蘭色澤鮮豔,株形劍拔挺立,葉片排列整齊,常年青翠,因此成為百花中的珍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用土:君子蘭的原生地是非洲南部高海拔地區森林的大樹下,根系紮在多年堆積的腐葉層上。君子蘭侍養應採用疏鬆肥沃的中性或弱酸性腐殖質土,栽培用土可按腐殖質土65%、淨沙20%、細爐灰15%混合而成。土壤的相對溼度宜在40%左右。若土壤板結,排水不暢,會導致爛根。春天換土,最好購買君子蘭專用土栽植。君子蘭專用土是腐葉土,極適合君子蘭的生長。

  2、施肥:對君子蘭要冬施一次固體肥料,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鉀肥。蛋殼粉與漚熟的魚腥水就是很好的磷肥,糠灰、菸灰是易得的鉀肥。也可施氮、磷、鉀複合肥,以促其萌發更多的新生株、葉。施肥一定要適量,切忌施入濃肥和未經發酵腐熟的生肥,否則,易引起葉尖枯焦或腐爛。冬季若新葉出現斑點、根系發黃,說明施肥過多,而新葉窄、薄且顏色特別淺則是缺肥的表現。

  3、澆水:土壤不宜過幹或過溼,每次澆水一定要澆透,現蕾後還要多澆一些。可每隔20天左右,結合澆水施一次發酵的豆餅水、淡魚腥水和馬蹄水等,把澆水和施肥結合起來。室溫低時要控制澆水,防止盆土過溼,盆土過溼會引起植株爛根死亡,但也不能使盆土過幹。

  4、保溫:君子蘭在冬季的生長適宜溫度是15-20℃,最好不要低於10℃。竄箭後溫度應保持在18℃左右,晝夜溫差最好在10℃左右,否則花箭長不到適當高度就開花,易形成“夾箭”。夜間室外溫度低於10℃時就要將君子蘭移入室內。室內溫度低於10℃時,除在盆土表面覆蓋一層1釐米厚的木炭粉保溫外,還要將花盆放置在室內向陽保暖處。室內溫度特別低時,可在花盆上罩薄膜以升溫,但罩內溫度不能超過25℃,如果超過,則要及時通風降溫。

  5、光照:君子蘭在短日照條件下易開花。烈日暴晒,夏季陽光直照會得日灼病,抑制生長。每年5~9月應在陰棚下或無陽光直接照射的半陰環境中培育。但冬季陽光照射時間越長越好。開花時弱光能延長花期。它喜溫暖涼爽,忌嚴寒酷暑,一般在18-20℃溫度中長勢良好,5℃以下停止生長。君子蘭入室後,光照受到了限制,需人工移動花盆進行調節。在通常情況下,白天要將花盆擺放在室內向陽處,以使陽光能照射到植株。在開花前,晚上還應將花盆放置於日光燈下補充光照。由於君子蘭的兩列葉片是對生的,如光照長期處於一個位置,會使葉片生長錯落不齊,影響觀賞效果。因此,調節光照時應注意葉片的方向,每隔10天左右就要調換一次向陽面。花盆在室內的擺法有兩種:一種是將葉片平行於向陽窗,另一種是將葉片垂直於向陽窗,後一種效果好於前一種。

  6、延長花期:君子蘭的花期大多為12月至翌年3月。延長花期的方法是在花將要開放時將其放置於避光處,適當控制澆水,並使溫度保持在8-12℃。這樣,花期可延長10-20天。

  盆栽君子蘭管理技術

  鑑定品種優劣

  由於栽培目的和審美觀點的不同,對其優劣的看法也往往不同,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多數人趨向以葉片為主作為評選標準。從葉片鑑別君子蘭的優劣一般有以下六條標準:

  寬度 長寬比值在4以下的為上品,5-6的為中品,7以上的為一般品種。

  脈紋 上品脈紋明顯隆起呈“田”字型或“日”字型,高達1.5mm以上,而且其脈距也大,視覺清晰,觸覺明顯。

  厚度 最佳品種的葉片厚度可達2mm以上。

  亮度 葉色油亮的為上品,暗淡無光的為中品***個別品種除外***。

  葉尖 葉端圓鈍的為上品,長尖的為中品***個別品種除外***。

  葉面 葉肉呈淺黃色,葉脈呈深綠色,葉片成花臉狀的為上品。

  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君子蘭喜溫暖、溼潤及半陰環境,怕酷熱和陽光直晒。如果溫度、光照等條件不適宜,則只見長葉,不見開花,或花小色淡,影響觀賞效果。

  溫度要求 適宜君子蘭生長的溫度為15℃-25℃之間。在適溫範圍內,溫度高,生長髮育就快;溫度低,生長髮育就慢。如果溫度超過30℃時,則葉片薄而細長,脈紋不清楚,開花時間短,花色淡而不豔。如果溫度在5℃以下,則停止生長,最低臨界溫度是0℃。如果在-1℃-2℃時葉就會變黃。一般冬春兩季,白天室溫保持在15℃-20℃,夜間10℃-15℃為宜;夏季白天室溫保持在20℃-25℃,夜間18℃-20℃為宜;秋季白天室溫保持在18℃-23℃,夜間13℃-18℃為宜。不同生育期要求的溫度不同,播種育苗期溫度達25℃,則出苗快,出苗率高;幼苗期15℃-18℃有利蹲苗;抽箭階段溫度應稍高;開花時,溫度降到15℃左右可延長花期。近年來各地試驗證明,君子蘭晝夜最好有7℃-10℃的溫差。

  光照要求 君子蘭屬半陰性植物,無光不行,光照太強也不行。早春、晚秋和冬季有一定的光照對促使君子蘭開花結果極為重要。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這幾個時期的光照強度。長春地區的溫室,3月末開始稍加遮蔭,以後要不斷加大遮蔭,8月末又逐漸增加光照。家庭蒔養君子蘭,冬季應放室內向陽處,春季出室後和秋分前後宜見半光,夏季須放在通風涼爽處,避免陽光直射。天氣乾熱時要向花盆附近地面噴水,以增溼降溫。為使葉子排列整齊美觀,還須注意光照的方向。如果葉子的伸展方向與光照方向垂直,往往會使葉片生長錯亂,排列很不整齊。如果葉子的伸展方向與光照方向平行,同時每隔1周調換一下花盆位置,將花盆轉180度,這樣葉片的排列就整齊美觀,“側視一條線,正視如開扇”。

  對培養土的要求 君子蘭適宜森林腐殖土,這種土透氣性好,滲水性強,且土質肥沃,具微酸性***pH值6.5左右***。從肥沃性看以闊葉樹為主的森林腐殖土為好。就腐殖土的透氣性來說不必摻沙子,但栽培以後,因常施用有機肥會改變土壤的透氣性,所以栽前摻些沙子還是必要的。森林腐殖土***腐葉土***摻進20%左右的沙子,透氣、滲水效能好,有利養根。北京栽培君子蘭過去都習慣用發酵的馬糞土加河沙,而新的經驗是用“混合土”,即闊葉腐殖土30%、針葉腐殖土20%、馬糞土20%、爐灰渣10%、河沙10%、骨粉和炒過的蓖麻籽與芝麻共10%,混合均勻配成培養土效果最佳。在一些缺少這種盆土的地方,可就地取土。如泥炭土70%-80%,河沙20%-30%;或者腐殖土70%,河沙20%,餅肥10%。南方一些地方可用塘泥、山泥、碎磚塊加木炭等作盆土,栽培的君子蘭效果較好。但是不管用什麼樣的盆土,都應具有較強的透氣、滲水效能。

  水肥管理

  澆水 君子蘭有發達的肉質根,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並有一定的耐旱性。但長時間缺水,加之溫度高,則根、葉易受害,影響新葉生長、生根和出箭。如水分過多易爛根。有經驗的園藝工作者認為,土壤含水量以30%左右為宜。過去一些人認為給君子蘭澆水以少量為好,以防爛根,結果使君子蘭常年缺水,長勢緩慢。新的經驗證明,給君子蘭澆水不能等盆土幹了再澆,半乾就要澆,使盆土上下經常保持溼潤,則有利於生長髮育。至於澆水量多少則應區別對待:凡是小盆小花,氣溫高,通風好,蒸發快,土壤透氣好者宜多澆,反之要少澆;一般苗期需水少,開花期需水多;秋冬澆水宜少,春夏澆水宜多。春夏需每天澆一次水,秋季可隔天澆一次水,冬季可隔3-5天澆一次水。澆君子蘭最好用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幼株可用噴壺澆水,直接往葉子上噴灑,但拔箭前後,不能把水澆在葉片上,以防爛箭。

  施肥 君子蘭喜肥,但施肥過量會造成爛根。一般施肥方法是換盆時施底肥,春秋冬三季每隔一個月施一次發酵後的固體肥,再每週施一次液體肥。常用的固體肥料主要是將各種油料種子,如蘇子、芝麻、蓖麻籽等,用鐵鍋炒熟碾碎即可施用。也可施用腐熟發酵好的餅肥***如豆餅、蓖麻籽餅***、淡水魚的下水以及骨粉等。施肥量一般是:1-5片葉時,每次施30-40克;15-20片葉時,每次施40-50克;20片葉以上時每次約施50克。施肥時,扒開盆土,埋入土中2cm深,不要使肥料直接接觸根系,以免燒傷。常用的液體肥料,主要是發酵過的碎骨、豆類、芝麻、河蝦漚制的汁液,取其上清液,兌水20-40倍施用。小苗施液肥,以肥和水1∶40的比例較好,大、中苗以1∶20較好。施肥時間一般於清晨施為宜***施肥應沿盆邊澆入,不要直接施到植株上,也避免濺到葉片上***,施液肥後及時澆一次水,但水量不可過大,這樣一方面可促進肥料的溶解,另一方面可將新長出的肉質根沖洗一下,以防液肥傷害。施肥的種類,不同季節應有所側重,一般秋季要偏施些氮肥,如豆餅水之類,以利葉片的生長,而冬春季則偏施些磷、鉀肥,如蓖麻籽、芝麻、骨粉之類,以利於葉脈的形成和亮度的提高。此外,還可用0.1%磷酸二氫鉀或0.5%過磷酸鈣等噴灑葉面,進行根外追肥,可使幼苗長得快,抽箭多,花朵大,果實也大。根外追肥一年四季都可進行,尤其是夏季,經常噴灑葉面,不僅提供了君子蘭生長髮育的養料,而且還起到了降溫的作用;葉面溼潤還可增強光合作用,使君子蘭茁壯生長。

  病蟲害防治

  君子蘭軟腐病

  1.症狀識別 此病在下層葉片上發生,開始時病斑就像在葉片上滲透的數滴油點,淡黃色,對光觀察呈透明狀,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後常連成一片,呈不規則狀,後期變成褐色,並軟腐。有時因環境條件造成乾燥,病斑不軟腐成乾枯狀,形成一層黃褐色的薄紙。病斑大小一般在1-5cm,也有佔葉片1/5面積的。病健交界處明顯有別。在病斑邊緣的傷口處,溼度大時有菌膿溢位。發病嚴重的植株,可引起整片葉子脫落。

  2.防治措施 加強養護管理,保持植株通風透光,控制盆土水分。換盆前進行土壤消毒,用1%的甲醛液噴灑土面,然後蓋上塑料膜保持藥力,以揮發氣體消毒,經過5-7天后再換盆。發病初期噴灑0.5%的波爾多液或鏈黴素液或土黴素液***200×10-6***-***1000×10-6***,均能起到一定的控制病害的作用。或用鏈黴素、土黴素5000倍液,塗抹病斑,也有一定的療效。發病較重的植株,應及時剪去病斑葉片。換土、噴灑鏈黴素稀釋液,均可防治病害蔓延。

  君子蘭白絹病 君子蘭白絹病在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福州等地均有分佈。

  1.症狀識別 在君子蘭靠近地面的莖基部位,產生褐色軟腐,稍後白色絹狀的菌絲布滿了患病部位,有的菌絲束沿著土表蔓延,接著菌絲體糾結成菌核。初為乳白色,經黃色、紅褐色到深褐色,似菜籽般大小。發病嚴重的植株,容易倒狀。

  2.防治措施 對有病菌汙染的土壤應清除溫室,換新土;盆栽土可用新荒土,施用的有機肥必須消毒處理。更換盆土時,土壤要用消過毒的沃土,可用70%五氯硝苯拌和處理後再上盆。君子蘭基部初染病時,可以颳去病部,以0.1%昇汞液消毒3-5分鐘後用水淋洗,再浸入a-萘乙酸溶液中1-2小時,重新插在無菌溼沙土上,可重新生根。

  其他常見病害 君子蘭常見的病害還有炭疽病、葉斑病等。

  其中炭疽病多發生在多雨潮溼季節,病斑以中、下部葉片邊緣居多。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溼潤狀褐色小斑點,後逐漸擴大成橢圓形病斑,並在病斑上產生同心環紋,後期病斑乾枯。其上散生許多小黑點。

  蟲害的防治措施

  介殼蟲 我國南北各地為害君子蘭的介殼蟲主要有吹綿蚧、紅圓蚧和褐軟蚧。這三種介殼蟲均喜群聚於葉背等處為害,吸取汁液,影響君子蘭正常生長和開花,嚴重時導致葉片枯黃。可用毛刷刷除和噴灑百治屠***倍硫磷***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

  碧皚蓑蛾 雄成蟲體長約8mm,黑色,密被黑褐色軟毛。雌成蟲體長約12-25mm,乳白色,胸部有5條黑色寬縱帶。初孵幼蟲先吐絲綴葉、樹皮碎片等物營造護囊,然後取食葉肉,只剩下葉脈。幼蟲長大後,將葉片咬成不規則的空洞。注意及時摘除護囊並噴90%敵百蟲1000倍液殺除。但須注意,防治君子蘭害蟲時,不可使用666粉和樂果農藥,否則易發生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