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播種方法有哪些

  人們種植艾草一般都是在追求經濟效益,但是大多數的人不知道怎麼種植艾草為好。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艾草的播種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艾草的播種方法

  艾草種子特小,如果花盆種植,請直接播種,不用覆土,用膠袋封上花盆口,保持泥土溼潤,需要適當陽光才能出芽。

  艾草的種植技巧

  1、生長主要以採收鮮嫩株頭及嫩葉為目的。

  2、需要注意分株的時間。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

  3、選址需謹慎。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4、施肥有講究。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5、肥料有要求。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採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採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穫4~5茬。每採收一茬後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

  艾草的種植知識

  1.選地整地:場地應有灌溉水條件,附近無居民生活水和工業水汙染,土壤、大氣質量應符合國家級二標準,生產用水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土壤應無有毒有害藥物殘留和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汙染,並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測,根據種植地土層結構特點,適度掌握犁耙次數,結合整地施足經充分腐熟達到無公害化的土雜肥22.5-30.0噸/公頃,均勻混合翻入土層,然後修溝做廂待種。

  2.繁殖方法:艾草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後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3.栽植密度:在2-3月苗高5-10釐米,選地面潮溼***最好是雨後或陰天***時,從母株莖基分離的幼苗,按株行距30釐米×40釐米栽苗,每穴2-3株,覆土壓實。栽後2-3天內如果沒有下雨,要滴水保墒。

  4.田間管理:栽植成活後,苗高30釐米時施用尿素90千克/公頃作提苗肥,陰雨天撒施,晴天葉面噴施。在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釐米。6月中上旬蘄艾採收後翻晒園地,清除殘枝敗葉,疏除過密的莖基和宿根,深度15釐米。11月上旬,施入農家肥、廄肥、餅肥等作為基肥。乾旱季節,苗高80釐米以下葉面噴灌,苗高80釐米以上時全園漫灌。

  5.採收加工:艾葉夏季採收,在茂盛未開花前割取地上帶有葉片的莖枝,除去雜質和枯葉,攤在太陽下晒至五六成千,紮成小把,再攤放在太陽下晒至足幹,紮成捆,或用打絞機壓成長方形大捆,用草繩加牢,置於乾燥處存放,防潮、防黴,商品以足幹、呈雛縮、多葉片、枝條小、青綠色、氣香、味苦、無泥沙、無雜質、無黴壞者為佳。

  艾草的種類

  生艾:每年的五月是採艾葉的最佳時期,採摘的鮮艾葉經過反覆的日晒後的幹品即為生艾,生艾葉就是中藥材原料,也是製作陳艾葉、製作艾絨的原料。

  陳艾:是指艾葉製作方法與儲存的時間,每年收存的生艾,再加以長時間的避光儲存,使生艾葉慢慢老化,散去艾葉中過多的揮發油,已達煅去燥氣之功,如此加工之艾葉稱為陳艾。陳放時間應大於一年以上,三年為佳,更長久則不宜,這種艾葉加工艾絨在外觀上有兩大特點:一是容易加工艾絨;二是加工的艾絨柔軟;

  熟艾:是指艾葉的炮製過程和炮製方法,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與熟,更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陳艾,熟艾是指用陳艾葉製作成艾絨後即為熟艾;簡言之,熟艾就是把陳艾葉加工成的艾絨。古法制絨與當今有天壤之別,要將陳艾葉置於臼內,經過上百上千次的反覆搗捶篩檢,已達量變至質變,最後將陳艾葉製成軟似棉絮一樣的艾絨,為之熟艾!

  青艾絨----雖然是艾絨,但不能說成為熟艾。

  熟艾---陳年艾絨。

  金艾絨----三年陳放的艾葉加工的高階艾絨,熟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