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胡蘿蔔的技巧

  胡蘿蔔適期播種是奪取高產的關鍵。那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選地與整地

  種植胡蘿蔔,選擇前茬作物騰地早,施肥量大,土壤養分消耗量少,並且前茬作物不與胡蘿蔔同科屬的地塊最好。在前茬作物收穫後,應及時清理園田,深翻土層20釐米以上,縱橫旋耕細耙兩遍,把表土整細整平,再清一遍田間殘根及雜草,進行晒土。結合深耕土壤,應施入基肥。具體方法是把基肥均勻鋪在地面上,然後把基肥翻入土壤中,與土壤充分混合,每公頃***15畝***施基肥量在75000公斤左右。同時,還應適量增施氮、磷、鉀肥,將氮、磷、鉀與基肥摻到一起再深翻。每公頃***15畝***可施入碳銨150公斤,過磷酸鈣450公斤,硫酸鉀150公斤或草木灰1500公斤~3000公斤。

  土層較薄,地勢低且多溼地段,應採用高畦或小壟栽培,土層深厚,地勢高且乾燥的地區,應採用平畦栽培。若高壟栽培,則一般壟頂部寬20釐米,壟高15釐米~20釐米,壟底寬25釐米~30釐米,壟距50釐米~60釐米,每壟栽2行;若平畦栽培,則一般畦寬1米~2米不等,畦長可根據畦平整情況和澆水條件而定。

  ***2***播種

  秋季適宜的播種期是7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播種前種子晒乾後應將毛搓掉。進行發芽試驗,根據發芽率來確定用種量。為了播種均勻,可用適量草木灰或細土與種子摻勻再播種。

  播種方法:平畦可採用條播或撒播,壟作採用條播或點播。

  ***3***田間管理

  發芽期:播種後要防止暴雨拍實土面影響出芽。一般可在畦面上蓋一層麥稈,既遮蔭保溼又防雨。

  從播種到出苗一般連續澆2次~3次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土壤溼度維持在65%~80%為宜,利於種子發芽。

  幼苗期澆水。應適當控制,以土壤保持見溼見幹為原則。

  葉部生長期澆水。應適當控制澆水,進行中耕培土蹲苗。

  追肥與中耕培土:從定棵到收穫一般追肥2次~3次,至封壟前施完。

  3春胡蘿蔔栽培技術

  胡蘿蔔最適宜的生長條件是秋季冷涼的氣候,但為了解決6月份~7月份鮮胡蘿蔔供應問題,滿足市場需求,也可將胡蘿蔔進行反季節栽培,即春種夏收。雖然春季栽培有一定的技術難題,但經濟效益較高。下面簡要介紹胡蘿蔔春季栽培技術。

  ***1***選擇適宜地塊,整地施肥

  ①選地:春種夏收胡蘿蔔生長期短,對土壤和肥力要求高。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土壤孔隙度高的砂壤土或壤土。這樣的土壤在早春季節升溫快,有利於幼苗生長。?

  ②整地與施肥:在前茬作物收穫後,清理田間雜草秸稈,深翻土壤25釐米左右,進行晾晒。春季栽培胡蘿蔔,一般採用平畦栽培,畦寬1.5米~1.7米,畦長7米~8米。播種前,每公頃***15畝***施優質腐熟圈肥60000公斤~75000公斤、磷酸二銨150公斤~225公斤、草木灰1500~2250公斤或硫酸鉀150公斤~225公斤。施肥後用四齒將畦刨一遍,使土和肥料混合均勻,再耙細整平畦面。

  ③夾風障:春季氣溫低,經常有大風天氣,夾風障有利於降低風速,防寒增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夾風障是保證春季栽培胡蘿蔔豐產的重要措施之一。夾風障的時間一般是冬前或早春土壤解凍後,選擇晴朗無風天氣。在整好的土地上,沿東西方向,用钁杴挖30釐米深、15釐米~20釐米寬的風障溝,用蘆葦、玉米稈或高梁稈互相交叉均勻地立在溝內,隨後溝內填滿土踩實,風障北側培土30釐米高。風障要稍向南傾斜,與地面約成70°角。距地面1米左右處,在風障兩側東西向綁一道橫楞。如用竹竿夾風障,則應在風障北側披上稻草簾或其他遮擋物。風障高度2米左右,兩道風障之間距...展開全部>離為5米~7米。

  ***2***選擇優良品種目前市場上胡蘿蔔品種較多,適宜春季種植的主要品種有新紅胡蘿蔔、日本新黑田五寸、紅福四寸、夏時五寸等。

  ***3***播種?

  ①播前種子處理:春季氣溫低,種子發芽慢。為加快出苗速度,播前最好進行種子處理,其方法同秋播。

  ②播種方法:在京津地區春播胡蘿蔔的時間約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期不宜過早或過晚,過早易出現未熟抽薹現象,過晚生長後期溫度過高影響肉質根產量和品質。可採用撒播或條播,但以條播為佳,因為春季地溫低,如果採用撒播,播種時需大水漫灌,造成地溫降低幅度大,而採用條播,可開溝順溝澆小水,與大水漫灌相比地溫降低幅度小。因此春季栽培胡蘿蔔最好採用條播方式。撒播或條播方法同秋播。

  ③播種後加覆蓋物:春季風大、氣溫低,為了保溫保溼,加快出苗速度,在播種後,可立即加覆蓋物。覆蓋方法有四種。

  A播種覆土後,在畦面上蓋一層4釐米厚的麥秸,待大部分種子拱土後去掉麥秸。

  B播種覆土後,在畦面上蓋一層地膜,待大部分種子出土後揭掉地膜。

  C在畦面每隔50釐米放1根玉米稈支撐,在玉米稈上覆蓋地膜,出苗後逐漸煉苗,5天~7天后去掉地膜。

  D採用麥秸、地膜雙重覆蓋。先蓋麥秸,待種子拱土後將麥秸去掉,然後放玉米秸蓋地膜,出苗煉苗後再去掉地膜。

  以上四種方法以麥秸、地膜雙重覆蓋法效果最佳,但比較費工費時,其它三種方法也都有一定的保溫保溼效果,種植者可根據自己的條件擇優選擇。

  ***4***田間管理胡蘿蔔播種後10天左右可出苗,幼苗出齊後,選擇晴朗無風天,最好在上午將覆蓋物麥秸或地膜揭掉。在寒冷、大風天揭覆蓋物易“閃苗”。由於地膜覆蓋時間較短,很少有破損,因此可收存起來再次利用。

  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選擇晴朗無風天的中午進行第一次間苗,苗距2釐米~3釐米,幼苗3片~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可定苗,苗距在10釐米左右。定苗後開始淺中耕一次,結合中耕,進行鬆土、除草、培土。

  春胡蘿蔔在發芽期、幼苗期正值早春季節,氣溫、地溫較低,除非特別乾旱,一般不宜澆水,直到胡蘿蔔肉質根膨大初期,氣溫逐漸回升時開始澆水。胡蘿蔔肉質根在生長中後期,需肥水量最多,應及時供給充足的水肥,經常保持土壤溼潤。澆水不足,則肉質根瘦小而粗糙。供水不勻易引起肉質根開裂。一般後期追肥2次~3次,每公頃***15畝***用磷酸二氫鉀37.5公斤~45公斤加水1500公斤~1875公斤進行根外追肥。如發現地上部生長過旺,就用15%多效唑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噴施,以促進肉質根膨大。春種胡蘿蔔病蟲害較少,但在生長後期易遭受蚜蟲為害,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敵殺死***乳油2500倍液噴霧防治。

  ***5***採收春播胡蘿蔔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期間,肉質根已充分膨大時,根據需要分批分期採收。收穫前幾天要灌一次水,待土壤不粘時,即可收穫。氣溫上升到30℃,不僅抑制肉質根的膨大,還會影響胡蘿蔔的品質,所以應及時全部採收。收穫後,有條件的貯存在0℃~3℃的冷庫內,可在整個夏季隨時供應上市。

  胡蘿蔔種植技術

  1.選地 選土層深厚,棚內有效採光時間較長的地方。

  2.整地 4月中旬棚內牲畜出棚後,清掃棚內衛生,在距四周牆根0.3~0.8m處起埂,澆水,使溼潤土層達35cm,深翻25~30cm。翻地前要先施入一定量的肥料和農藥,肥料用量為每畝施入2500~3000kg腐熟優質有機肥,農藥每畝施殺蟲劑鋅硫磷950ml、殺菌劑多菌靈750g,肥料農藥要均勻混入土中。播前澆足底墒水,精細耙地2~3遍,耙深15cm,達到平、鬆、墒情好的標準。

  3.品種選擇 選用具有早熟、豐產、不易抽薹、抗病性強等特性的品種,如紅芯4號、新黑田五寸等。

  4.種子處理 播前晒種1~2天。用溫水浸種3~4小時後,放入潔淨溼潤紗布中進行催芽,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並適時噴水保持種子溼潤,當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