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吐絮期下雨怎樣管理

  在種植棉花的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就是雨後的棉花的管理技術方法,雨後棉花有時會影響棉花的生長,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引起雨後棉花應防急性萎蔫的原因

  棉花急性萎蔫發生的原因:一是土壤氧氣不足。棉田漬水後,根部供氧不足,使根系窒息,影響根系正常吸收功能,窒息時間越長,根系受害越重。二是施肥不當。一次性追肥過量,致使雨後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導致棉葉發生反滲透現象。

  為了減少損失,建議棉農在管理上要抓好以下措施:

  一是及早排澇。對有積水的棉田,雨後要及時將棉田積水排出田外,對出現漬澇的棉田,要及時進行破皮晾墒,降低棉田表層溼度,改善棉田生長環境。

  二是根外追肥。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加1%尿素混合液,間隔7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可改善棉花萎蔫現象。噴藥時間以下午4點後或陰天時噴施葉片背面為宜。

  三是及時防治病蟲害。一般雨後高溫、高溼極易導致棉花枯黃萎病、爛鈴及棉鈴蟲、盲蝽象等病蟲害的發生。可結合根外追肥進行防治。

  棉花吐絮期下雨管理方法

  方法一、及時排澇防止棉花倒伏:

  因為八九月正值棉花吐絮期,如有些地方法降雨較多,應對有積水的棉田,雨後要及時將棉田積水排除田外,防止澇害造成的棉株黃葉、爛根;

  對於田間雖無積水,但土質黏重、出現漬澇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內挖溝滲水,降低棉田表層的溼度,改善棉田生長環境。大雨後一定要及時進行培土,可防止棉花倒伏。

  方法二、及時整理棉花枝條防止爛鈴:

  雨後棉田溼度大,如棉花枝葉鬱閉,易造成中下層棉鈴發黑腐爛。“立秋”後的蕾、“白露”後的花、贅芽、空枝和黃老葉,也應及早除去,改善棉田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爛鈴。

  對鈴期40天以上、鈴殼已褪色、變黃或者開始長有黑斑的下部爛鈴要及時摘拾,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後晾晒,可獲得吐絮較好的籽棉。

  方法三、對棉花進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棉花生長後期根系活力減弱,吸肥能力降低,棉花後期易早衰,採取根外追肥效果更佳。每畝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或2%氯化鉀與2%過磷酸鈣浸出液加1%尿素混合液50~60公斤,噴霧均勻,間隔7天左右一次,連噴3次,對防早衰、增鈴重、促多結秋桃有良好效果,特別是對因水漬缺肥棉田,效果更為明顯。噴施時間在下午4點後或陰天時進行。

  方法四、及時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如連續陰雨,氣溫較低,極易導致棉花紅葉莖枯病、棉花枯黃萎病、爛鈴、棉鈴蟲、紅鈴蟲、斜紋夜蛾、煙粉蝨***亦稱棉粉蝨***等病蟲害發生。

  棉花紅葉莖枯病是一種生理性病害,結合棉花防早衰,噴施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及早預防。

  對棉花枯黃萎病、棉花爛鈴病可採用30%惡黴靈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劑1000倍液與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等復配,均勻噴霧防治。

  對於棉鈴蟲、紅鈴蟲、斜紋夜蛾等可採用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

  對於煙粉蝨可用黃板誘殺或用10%吡蟲啉1000倍液、1.8%阿維菌素1500倍液噴霧防治。

  方法五、噴乙烯利促棉花及時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順暢吐絮,適時適量噴施乙烯利,可使棉鈴提早吐絮,提高產量和品質。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過早,一般在10月上旬,選日最高氣溫在20℃以上的晴天,每畝用40%乙烯利水劑150~200毫升,對水50公斤,對棉株全株噴灑,重點噴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進早熟,減少爛鈴。為了保證藥效,應當隨配隨用,不能與鹼性農藥混合噴用。

  種植棉花怎麼防治盲椿象

  棉盲椿象在棉花苗期、蕾鈴期均可造成危害。現在正值棉花生殖生長旺盛的現蕾開花結鈴期,也是盲椿象的主要危害期,可造成棉花蕾鈴脫落。而目前的轉基因抗蟲棉對盲椿象等刺吸式口器害蟲並不具有抗性,一旦氣候條件等有利於盲椿象發生,極易造成棉花產量嚴重損失。因此,必須在瞭解盲椿象發生危害規律的基礎上,加強防治。

  棉盲椿象包括綠盲蝽、中黑盲蝽等種類,常混合發生,為長圓形中小型昆蟲,有卵、若蟲與成蟲三種蟲態。卵為長茄形,在棉花上卵產於葉片的主脈、大葉的邊緣、葉柄和青鈴表皮下。以成蟲、若蟲危害,活動性強。棉花的頂心、邊心受害後造成棉葉穿孔、“破葉瘋”、無頭苗、多頭苗。花蕾被害後在蕾冠上出現黃斑,花葯萎縮,影響受精,並造成脫落。幼鈴受害後鈴殼上出現水漬狀棕色圓刺斑點,後轉為黑褐色,內部胚珠受損,影響纖維發育形成,嚴重時可連片凹陷成為僵果甚至脫落。

  棉盲椿象為多寄主、雜食性害蟲,除危害棉花外,還危害蠶豆、苜蓿、苕子、大豆、馬鈴薯、胡蘿蔔、向日葵、薄荷、花生、枸杞、聚合草、檾麻、野蘿蔔、紅三葉、甜菜、芹菜、茼蒿等作物以及楊、柳、桑、槐等樹木及多種雜草。棉田外的盲椿象蟲源地防治對於減少棉田盲椿象發生與危害至關重要。

  盲椿象在棉田危害初期往往不易發覺,在棉株被害症狀明顯時防治又失之過晚,因此需在蟲情監測的基礎上,加強蟲源田與棉田藥劑防治,按照當地農業技術部門的指導科學用藥。盲椿象苗期百株有蟲4~5頭,蕾期10~12頭,鈴期20~25頭,可用施閒、新寶、銳勁特、辛硫磷防治,並注意與其他棉田害蟲的兼治。如每畝用12%施閒乳油90毫升或24%新寶乳油90毫升均勻噴霧可兼治盲椿象、玉米螟、棉鈴蟲。氧化樂果、辛硫磷等有機磷農藥及2.5%功夫菊酯、銳勁特防治盲椿象效果也較好。噴藥以用機動彌霧機效果好,用小型手動噴霧機時可以用幾架機子同時作業,由棉田四周包圍噴灑效果更好。棉田套種盲椿象寄主作物應一併噴藥防治,著重對嫩頭、邊心和蕾鈴噴灑。高溫季節注意安全用藥,禁止使用高毒、劇毒農藥。對於盲椿象危害棉株形成的多頭苗,可通過及時整枝治理留二頭或一個強枝等補救措施,充分發揮棉株調節補償作用,特別是表現在蕾的大量補償,促使結鈴數增加,挽回部分損失,將盲椿象危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