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中後期要怎樣管理

  棉花的中後期管理是很重要的,那棉花的中後期具體要怎樣管理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棉花中後期管理方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棉花中後期管理方法

  一、整枝管理。對於枝葉茂盛已經遮擋整個棉田的,可將主莖下部的老葉、黃葉和不結蕾的空枝去掉,達到透光的效果,這樣不僅可以使葉片更好的吸收陽光,也可以使溼氣散去,減少枯黃萎病的發生。

  二、適時抹贅芽。贅芽主要生長在果枝與主莖交接處,不會形成棉桃,但會消耗大量的養料,導致花蕾營養不足而脫落,所以要隨時抹掉。也不是所有的贅芽都要去掉,有時中上部果枝的葉腋處的可以保留,以增加座桃機會。

  三、打頂心。要適時及時的打頂,這樣不僅能控制棉株的高度,也可以達到通風透光的效果,使養分更好的為蕾鈴服務,以增加結桃率和鈴重,有利於增產增收。打頂過早的話,會使養分都流失到上部的枝葉上,造成徒長,遮蔽下部的葉片,影響通風透光。打頂過遲的話,會使秋桃的營養供應不足,造成晚熟,影響產量。根據經驗一般在結有2個左右早秋桃是打頂的最適宜時期。

  棉花中後期的管理對棉花的產量影響有很大的作用,要做到適時及時,同時要結合中耕鬆土,確保結桃率,增加產量。

  棉花中後期種植管理技術

  一、暴雨後的棉花補救措施。應採取“搶排水、早鬆土、重施肥、防病蟲、遲打頂、勤整枝”的抗逆應變措施。

  1、清理田間溝系:澇災發生後立即清理田間溝系,搶時間排澇,加深畦溝和相應排水溝,儘快降低地下水位,降漬,保證棉花正常生長。同時要抓緊洗苗,把葉片、莖稈上的糊泥洗淨,以恢復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2、突擊扶理棉株:災後棉花根系受損,棉株容易倒伏,應及時扶理,只要田間無積水,能立腳,就要迅速下田扶理倒伏棉花。一要爭取時間越早越好;二要輕扶,避免折斷枝葉,防止根系再受新傷。

  3、及時鬆土壅根:田間積水排除後一週內,應及時鬆土壅根,破除土壤表面板結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根系環境,促進根系恢復,同時要培小高壟,提高棉株抗倒伏能力,促進根系生長。

  4、科學追恢復肥:棉株受損較輕的,要及早重施花鈴肥;受損較重的,先看苗施用恢復肥,一般每畝施尿素10公斤,然後適當推遲施用花鈴肥,巧施蓋頂肥,配合施用鉀肥,提倡施用棉花配方專用肥、有機無機肥,做到開塘深施,快促猛攻,儘快使棉花轉入增節、增蕾,開花、結鈴的高峰時期。

  5、合理調整化控:棉花受澇後,生長髮育受阻,應適當減少化呼叫量或推遲化調時間,具體根據苗情而定。

  二、正常棉花的中後期化控技術。主莖日長量:初蕾期:0.5釐米,盛蕾期:1-2釐米,開花期:2-3釐米,結鈴期:1.5-2.5釐米。

  棉花健壯果枝間距、果節間距的標準是二指和兩指。一般使用25%助壯素,在盛蕾初花期,畝用8-12毫升,盛花期12-16毫升,打頂後5-7天20-25毫升,藥效期15天,雨水多,棉花旺長的年份,10-12天噴霧1次。噴後6小時內遇雨應補噴,補噴時藥量減半。

  三、搞好病蟲害防治。盲蝽象、蚜蟲、棉薊馬、紅蜘蛛、棉鈴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枯黃萎病。

  四、棉花中後期防早衰技術。近幾年棉花早衰現象普遍,部分棉田在9月底棉葉落光,其主要原因是後期缺肥,其次是病害和乾旱。

  1、補鉀補硼:從去年和今年的田間實際調查情況來看,缺鉀、缺硼現象比較普遍。缺鉀棉花表現為葉片的葉肉失綠,黃綠相間。從下向上蔓延發展,最後發紅,發脆,導致紅葉莖枯病。缺鉀造成鈴小、鈴少、莖杆柔軟、易病易倒易早衰。棉花是喜鉀作物,雜交抗蟲棉尤喜鉀肥。建議每畝氯化鉀總用量要達到50-60斤。前期施入不足的,在花鈴期要補足;缺硼棉花葉柄有深色環紋,重者環紋凸鼓。缺硼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對於缺硼棉田,建議在蕾期和花期各噴一次硼肥。應使用進口優質硼肥或國產高含量硼肥。

  2、普施蓋頂肥。今年棉花結鈴早、中下部鈴多,如果後期肥不足,很易出現早衰。因此,凡發育早、伏前桃、伏桃多的田塊和有機肥少、花鈴肥不足的田塊,均應於立秋至8月中旬畝施尿素20-40斤。

  3、重視後期葉面肥的使用:棉花後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應重視葉面肥的使用。建議從立秋至秋分每5-7天噴施1次2%濃度的尿素和0.2%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或巨能鉀等葉面肥。

  4、遇旱應及時抗旱:秋旱不但妨礙了棉花的肥水供應,還使根系早衰。因此要及時抗旱,方法以夜間溝灌窨水為宜,切不可白天漫灌,以防蒸騰作用引起棉花大量蕾鈴脫落。

  5、注意後期病害防治:後期病害主要是黃枯萎病和紅葉莖枯病及鈴期爛桃。防病措施主要是增施鉀肥、改善棉田水肥條件,秋季如果陰雨天多,枯黃萎病會出現第二發病高峰,在高峰到來之前建議用高錳酸鉀、克萎星等藥劑對水500-600倍液噴葉、澆根,以抑制發病、減輕病害。

  棉花中後期施肥方法

  一、增施棉花桃肥意義重大每年8-9月份正是棉花大量結桃的季節。為了多結桃,結大桃,實現伏桃滿腰,秋桃蓋頂,必須抓緊時機施足棉花桃肥。首先,棉花集中結桃期是棉花的需肥高峰期,如果此時供肥不足,即使是葉色非常好看的棉花也會出現脫肥現象,很快落黃早衰;其次,棉花集中結桃期一般不易出現瘋長或者“二次生長”。這是因為,棉花座桃後,養分的輸送方向由主莖轉向棉鈴,棉鈴有承載養分的能力;因而,此時增施桃肥,不會引發棉花二次生長;第三,棉花結鈴期,是棉株體內含碳的第二次高峰,含氮量下降,可溶性糖份增多,碳、氮比例最大,需求的養分最多,不怕瘋長,只怕餓苗;第四,棉花中上部通風透光好,座桃率高,一般比下部座桃率高10個百分點以上;增施桃肥可以明顯提高座桃率,促進棉桃生長,大幅度提高棉花產量和質量,投入回報率明顯提高。

  二、針對棉花中後期生長特點,在棉花施肥上要掌握以下四點:一是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增施桃肥的重大意義;二是要由少量施肥改為施足桃肥。一般在8月中旬,每畝施眾德牌30-8-12長效複合肥不少於15公斤;三是要葉面補肥,葉面噴施獅馬牌“果王”***600倍***+“靚果素”***5000倍***;四是要改變施肥方式,由雨後撒施改為開溝條施或者用鏟穴施,提高肥效,防止棉花後期脫肥,引發早衰。三、別把早衰當早熟正確區分棉花的早熟與早衰,對棉花生產十分重要。把早熟誤診為早衰,加大施肥量,會造成棉花後期貪青晚熟,使投入增加,收入減少;把早衰誤診為早熟,放鬆管理,將導致棉花減產減收。所以棉農應當掌握棉花早熟與早衰的差別。棉花早熟,棉株表現早發,整個生育期相應提前,現蕾開花早,結鈴吐絮早。棉株上部果枝能長出三個果節,上部果枝的結鈴數、鈴重等性狀指標與中部果枝的相差很小。棉株上部葉片正常落黃,但在棉鈴全部吐絮前不落葉或少落葉。早衰的棉株上部果枝伸展不開,只生長1~2個果節,結鈴少且小於中部鈴,吐絮時上部葉片發黃脫落,有的棉株上半部枯死,沒有或有少量蓋頂桃。一般來說,早發棉田和缺鉀田塊易出現早衰。早發棉田的棉株現蕾早,營養供應中心轉入蕾鈴,營養生長受到抑制,出現早衰;田塊缺鉀導致莖枯病發生,使棉株上部枝葉枯死。因此,對早發棉田要重施桃肥。後期有早衰趨勢的棉田,一旦發現早衰症狀,應馬上葉面噴施獅馬牌“果王”***600倍***+“葉翠”***900倍***,快速補施氮鉀肥,及時遏止早衰的危害。同時,應馬上增施桃肥,加強肥水管理,防止棉花後期脫肥。煙臺市農業生產資料科技有限公司電話:0535-6857828 葉面肥在棉花中後期的使用技術 大部分棉農最後一次追肥時間一般在7月份下旬。此時,棉花正是生長旺季,大量現蕾、開花、結鈴,離收穫還有長達2個多月的時間,需要大量的營養供應。而7-9月份正是華北的雨季,雨水多,棉花根系長期處於水分過飽和狀態下,甚至有些棉花經常淹水窒息,根系生長不良,導致棉花的養分吸收供應不上,因此造成了大量落蕾、落鈴,葉片發黃早衰,紅葉莖枯病大量發生等生理病害。

  要解決棉花中後期出現的上述生理病害,科學合理地施用葉面肥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一、7-8月份,因雨水多造成的棉花生長不旺***不能及時封壟***,葉片發黃,可導致棉鈴的營養供應不足,而引起落蕾、落鈴現象。此時如能每隔10天噴施1次獅馬牌“葉翠”***稀釋900倍***+“靚果素”***6000倍***,共2次,可迅速讓葉片轉綠,從而減少落蕾、落鈴現象。

  二、當棉花因噴施“殺蟲劑”、“殺菌劑”或“激素”而造成藥害時,噴施獅馬牌“葉翠”900倍可解除症狀。

  三、當棉花在花鈴期落花、落鈴嚴重,每隔10天噴施1次獅馬牌“花寶”***900倍***,可明顯減少蕾鈴脫落,增加伏前桃,增加產量。如用“花寶”+“靚果素”+愛增美3000倍配合施用,可促進棉花授粉,防落效果更好。四、8月份棉花經常發生紅葉莖枯病,這是以缺鉀為主的綜合營養缺乏症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可造成大量落葉。此時噴施獅馬牌“果王”+“靚果素”***6000倍***,共2-3次,每隔10天1次,不但能防治紅葉莖枯病,還能促進棉鈴膨大,增加纖維長度,並能減輕枯黃萎病的危害。

  棉花爛桃的原因

  引起棉花爛桃主要是頻繁的降雨伴之而來的高溫高溼,使棉花爛桃驟然上升,據8月25日調查,丘陵棉區株平爛桃1-1.5個,平原湖濱棉區株平爛桃2個左右。有些農戶摘回的第一批棉花基本是爛桃花。 從各地調查的資料來看,爛桃程度是大不相同的。

  如早熟品種和果枝著生節位低的品種爛桃較多;播種過早、移栽棉花較少的爛桃多;偏施氮肥、棉田廕庇的爛桃較多;種植密度過大的爛桃多;地勢過低、排水不良的爛桃多;防治病蟲不力的爛桃多。據田間解剖,爛桃中有病蟲入侵的佔62.7%。以上分析,說明預防爛桃是有規律可行的。

  為此,在指導棉花生產上,預防爛桃的策略應當是,從選擇品種上避過秋雨和蛀食性害蟲,從改進手段上改善生育環境,從化學防治上減少病蟲入侵途徑,從綜合配套措施上趨利避害。

  首先,要選用對路品種。丘陵棉區應選擇早熟或中熟偏早的棉花品種。平原棉區宜選用中熟或中熟偏早、果枝著生節位較高的棉花品種。當選的品種中,提倡應用抗蟲、抗病棉種。

  其次,調整栽培技術。①播栽期不宜提早,以4月上中旬播種,5月上旬移栽為宜;②推行寬窄行種植,擴大行距,降低種植密度,特別是雜交棉每畝只需種植1500-2000株;③摘除下部1-2層果枝的早蕾,促進中期多上伏桃和早秋桃;④科學化學調控,塑造便於通風透光的株型;⑤徹底剪除空枝老葉和後期的無效花蕾。 第三,立足抗災防好病蟲。①深溝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防漬害;②預防三、四代棉鈴蟲和早期鈴病;③搶摘危桃,力爭爛中求好。


猜你感興趣:

1.八月份棉花怎麼管理

2.七月份棉花主要管理什麼

3.棉花花鈴期怎樣施肥管理

4.棉花吐絮期下雨怎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