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育苗技術要點有哪些

  棉花在種植的時候我們要進行好棉花的育苗,關鍵的技術要點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棉花育苗技術要點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棉花育苗技術要點

  1、最佳育苗時間:選在3月下旬—4月5日前,選晴好天氣5—7天,以村或社統一購種、浸種、催芽,及時育足、育完棉苗。

  2、棉花生理選種:搞好棉花生理選種是確保育苗質量的關鍵,要求在育苗前晒種2——3個太陽,再選晴天上午8—9點,用三開一冷的溫水***55℃—60℃為宜***浸種半小時後,待水溫降到30℃左右時,再加50%多菌靈粉劑***100斤種3兩藥***浸種殺菌。浸種時間為7—8小時***讓棉籽充分吸足水分,種皮軟化,子葉疏散為度,並注意翻動***,然後將浸種的藥水濾幹,用清水淘淨藥質,以免影響發芽。

  3、催芽方法:要求以村或社為單位,進行統一雞窩催芽或溫室催芽。其方法:一是雞窩催芽,將淘盡藥水的棉種濾幹後,及時用熱水加溫到30℃—40℃,用透氣的編織袋裝大半袋棉種,把棉種袋放在四周先鋪薄膜、再鋪稻草的竹筐中央***筐底留孔,以便排水***,把薄膜和穀草封嚴保溫催芽。每隔3小時翻動一次,溫度要先高後低,保持在30℃—32℃,嚴防高溫燒芽。經過15個小時左右,有30%—40%的棉籽出芽,即可分芽到戶選芽育苗。二是溫室催芽,按技術人員的要求,做好以村為單位,統一建造一個溫室:1、待棉種入室前將溫室預熱到26℃—28℃。2、將淘淨藥水的棉種濾幹後,預熱棉種,即用熱水將棉種預熱到35℃—40℃後,濾幹水分,裝入編織袋內,放入溫室種架上進行催芽。3、催芽管理,重點及時查溫調溼,每隔3小時上下調整一次放種位置,並翻動袋內棉種,使種袋內溫度保持在28℃—30℃,同時注意後期高溫燒芽。4、及時選芽,次日上午8—9點鐘,約有40%—50%的棉籽噴咀出芽***以芽不過籽為好***,及時組織勞力,分芽到戶選芽育苗。對未出芽的棉籽再用薄膜包紮自然增溫催芽一次,總之,不論採取任何方式,要做好種籽的生理選種,搞好催芽,以利出苗率,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

  4、育苗方法:1、統一苗床規格,選擇背風向陽,肥沃,一律作高床,防淋雨積水,影響棉苗生長,每栽一畝棉田需建8—10丈長,床寬4.5—4.8尺,埂高5—6寸,可放肥團7000個左右的苗床。2、肥團的規格質量,在苗床的表土佔三分之二,腐熟的細渣肥佔三分之一,估計可栽一畝的苗床使用過磷酸鈣5—6公斤,尿素肥0.5—1公斤,草木灰4—5公斤,將表土、乾肥、化肥拌勻,再用清淡糞水,拌成抓秧糞狀,再做肥團。肥團以3寸高,直徑2—2.5寸為宜,立放、靠緊,用手將肥團拍平。3、選種育苗,浸種催芽的棉種,選好芽、健芽,平放淺按肥團,芽尖入土,一團一粒;浸種沒催芽的,要選健籽一團雙籽育苗。4、蓋好苗床,待安好棉芽的肥團收汗後,再均勻蓋好細土5—6分厚,隨即用新薄膜平拱蓋膜,壓嚴四周,保溫防凍,以利出苗整齊。

  1、揭膜煉苗:棉苗基本出齊後,高溫天氣揭開苗床兩頭,通風透氣,防止高溫燒苗,若遇陰雨天氣要蓋嚴,壓好四周,防止風吹雨淋,損壞棉苗。兩片子葉展平,全部轉青,現一片真葉後,在晴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將苗床兩頭薄膜揭至三分之一進行煉苗,雨天、大風天不宜揭膜,如此,反覆堅持到4月20日,棉苗有兩片真葉後才能全部揭膜,以利爭早培育大健壯苗。

  2、防病治蟲:有條件的以社為單位,統一防治苗床病蟲,達到省工、省藥、效果好。苗床期一般要防治病蟲兩次,現真葉和移栽前,分別用甲胺磷治蟲一次***30斤水對藥20cc***以防土蠶、紅蜘蛛。如發現病害可用1:2:200倍波爾多液或1‰“401”藥劑,噴苗1-2次,併除淨雜苗雜草,改善棉株光照條件。

  蹲苗促壯

  在棉苗現1-2片真葉時,用營養型植物生長促進劑進行一次葉面噴施,以促進健壯生長。對前作是小麥地的要在4月下旬最遲不超過5月5日,及時採取假植蹲苗,即在移栽15-20天及時進行搬墩假植,並保證質量。要求棉苗要適當稀植,假植時要灌足清糞水,棉苗長勢瘦弱的,可畝用1公斤尿素對清糞水泡灌一次,待水分幹後,在棉墩上面輕蓋細土5-6公分後,以保溼保苗,嚴防裸露棉墩。

  全面落實上述技術措施,培育莖粗、節密、苗高5-6寸、無蟲無病的大健壯苗,為實現棉花早熟、優質、高產、高效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棉花生育後期提質保產四措施

  一、適時採摘

  棉花吐絮後,一般每隔5~7天採摘1次。若採摘過早,棉花纖維尚未充分成熟,產量和品質降低;採摘過晚,棉絮經風吹日晒,會降低纖維拉力,色澤受到汙染,也會降低棉花質量,所以棉花吐絮階段,要適時精收細收,提高棉纖維質量和品級。

  二、謹防雨淋

  成熟的棉絮遇雨後,棉殼、棉葉、包葉的色素都會汙染棉纖維,使潔白的棉纖維出現陰黃、陰紅、灰白的斑點等。如果遇到連陰雨,還會造成黴爛變質。因此,要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注意天氣預報,搶在雨前採摘棉花。

  三、搞好“四分”

  採摘棉花時,要把好花、僵瓣棉、落地棉分開採摘,分開晒,分開收存,不能混在一起,以便分級出售。在晒棉花時,忌在水泥地面和晒席上晾晒,應用透氣的竹簾、竹笆按不同等級分開翻晒,以保證棉花品級。

  四、噴藥催熟

  棉花吐絮後期,用農藥對基本成熟的青鈴進行催熟,使其提前收花,既能減輕秋雨危害,增加優質棉二成以上,又能提前拔稈5~7天,有利小春作物播種。催熟方法:施藥時間,要掌握棉田大部分後期棉鈴長到40天以上、棉纖維已基本成熟,日最高氣溫在20℃以上時進行。否則會造成纖維品質下降,影響噴藥效果。施用農藥,每畝棉田用40%乙烯利150克,兌水60公斤,或用20%克無蹤水劑125~150毫升,兌水25~30公斤,充分攪拌均勻,噴施於棉株的葉面和中、上部青鈴上,噴藥1次即可。一般噴藥後3天,葉片開始乾枯脫落,青鈴失水陸續開始吐絮。應注意的是,要選擇無雨的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噴藥,噴後遇雨要重噴1次。棉花良種繁殖田,禁止用藥物催熟。用過藥物催熟的棉籽,不能留作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