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的管理與飼養方法

  要想養好石金錢龜,首先得養水,好水養好龜,這是養殖石金錢龜行業裡最簡單的道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石金錢龜的幼龜培育結束後進入成龜養殖階段,幼龜出池時間在5-6月,在廣東地區將可以比北方提前一些,一般可以是5月中旬左右。一般來說,出池平均規格已達到200g左右。此時外界自然溫差較小,有利於龜的  快速生長。為避免出池時溫差過大引起死亡,在幼龜移出溫室前要逐漸降溫,每天只能降低2℃,如果室外水溫是25℃,那麼從室內的30℃水溫降到室外的25℃約需3d左右的時間。移入室外進行成龜養殖的目標為:將150-200g的幼龜通過3個月的飼養達到400g商品規格。利用7、8、9三個月的高溫季節,自然溫度基本達到成龜需要的最佳溫度,成龜養殖一般在露天池進行,生長速度加快。在這一階段,不需要加溫能耗,只要調控水質和滿足龜的營養需求,防病促長,加強飼養管理。

  1、放養前養龜池與幼龜的消毒

  放養前對養龜池、養殖工具和幼龜都要進行嚴格消毒。養龜池底質一般用生石灰徹底消毒,池水用二氧化氯消毒,工具用高錳酸鉀消毒,幼龜用食鹽或呋喃唑酮消毒,使龜保持無菌入池。

  2、飼養與健康管理

  幼龜放養量依龜池條件和養殖技術水平而定。

  夏季石龜養殖的水質管理

  一、夏季養殖水質管理的特點

  夏季水質變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養殖初期,池塘裡生物量小,有機物質不多,有機物在好氧性微生物分解作用下,池塘處於相對的良性生態平衡狀態。隨著養殖期的增長,龜池中的有機物越來越多,隨著水溫的升高,從放苗到收穫整個過程中我們在不斷的投餌,龜類不斷地攝食,不斷地排洩,水中的藻類在不斷地生長、死亡。養殖密度過高,引起投餵過多,大量的殘餌、糞便、排洩物擴散溶解於水中和沉積於水底,多餘的飼料加上金錢龜的排洩物,死亡藻類還有其他一些等都在水中積累,養殖一天天進行,這些物質就一天天積累,等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導致水體的pH值變化,水體氨氮、亞硝酸鹽含量上升,水體透明度下降,有機物大量繁殖及藻相的變動,水質整體惡化,細菌病原體滋生。通常在7~8月份會暴發一個龜病死亡的高峰。

  二、夏季養殖水質管理中幾個關鍵點的控制

  1、pH值是水質的重要指標水的pH值***酸鹼度***是水質的重要指標,海水養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間,淡水養殖pH值一般控制在6.5~9.0之間。pH值過高或過低,對龜鱉養殖動物都有直接的損害,甚至會造成死亡。pH值低於6.5的水可使石金錢龜的血液中的pH值下降,削弱其血液載氧的能力,造成自身患生理缺氧症。

  2、氨氮毒性的控制水產養殖中的氨氮主要來源於餌料、龜鱉動物的排洩物、肥料和動植物遺骸。氨對龜鱉的毒害依其濃度的不同而不同,在0.01~0.02mg/L的低濃度下,水產動物會慢性中毒,抑制其生長;在0.02~0.05mg/L的濃度下,氨會和其它造成水產動物疾病的病因共同起加成作用,而加速其死亡;在0.05~0.2mg/L的高濃度下,會破壞水產動物的皮、胃、腸道的粘膜,造成體表和內部器官出血;在0.2~0.5mg/L的致死濃度下,石金錢龜會急性中毒而死亡。

  防止養殖水體中氨氮濃度過高的措施:在養殖初期嚴格清塘、清淤;根據水體的實際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放養密度;選擇合適的餌料,合理投餌,避免餌料浪費和殘餌積累、腐敗變質,引起水質惡化;養殖初期肥水的時候注意有機肥的使用量;促進餌料的自然轉化,減少積累;養殖中後期,使用適量的沸石粉改善底質,吸附氨氮,降解有機物;為了防止養殖水域中的非離子氨過高,除了要定期檢測水中氨的指標外,還要及時清理排除養殖水域底層的汙垢及水產養殖動物排洩的糞便等措施。

  3、亞硝基氮是引發龜病的關鍵因素。亞硝酸鹽是氨在轉化為硝酸鹽的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在氨轉化為硝酸鹽的過程受到阻礙,中間產物的亞硝酸鹽就會在水體中積累。養殖水域中有亞硝酸鹽存在,使龜血液中的亞鐵血紅蛋白被其氧化成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抑制血液的載氧能力。龜長期處於高濃度的亞硝酸鹽的水中,會發生黃血病。一般應將水中的亞硝酸鹽控制在0.1mg/L以下。  當亞硝酸鹽過高時,只能採用緩慢換水和施用好水素的方法。然後內服保肝藥物一個星期,提高抗應激能力和降解血液中的亞硝酸鹽。  處理亞硝酸鹽的辦法:排換水,主要是降低亞硝酸鹽濃度和排出部分垃圾。所以最好是排底水、排汙水;消毒殺菌和沸石粉進行吸咐。先進行必要的殺菌處理使用刺激小效果好的殺菌消毒藥,隔天再用天然沸石粉進行吸咐。

  4、不良水色的處理方法

  水色發白主要原因是在養殖前期,由於浮游動物過多或者浮游植物急劇的大批死亡,導致單細胞藻類不能正常生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水中氨氮或亞硝酸鹽的含量過高,應該先使用驅氨淨水劑如沸石粉、氯化鋁,同時控制或停止投喂飼料,待大部分的浮游動物被攝食或死亡後,再引進部分新水,施放活生物肥水素進行肥水。在這種情況下,排掉部分底層水並引進部分新水,及時使用驅氨淨水劑,同時使用利水素分解藻類屍體,使用光合細菌分解小分子有機物及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然後潑灑肥水素恢復藻類正常生長。由於水質突變,往往活下來的龜的內臟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當吃食正常時,應投喂維生素、大蒜素等保健藥餌,以促進龜的損傷器官的恢復。經過水質突變後,養殖龜類的生長速度明顯降低,抗應激能力下降,大多需要一週的時間才能恢復,所以應儘量避免發生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