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什麼時候適宜採收期

  民間就有這樣的俗語:“當季是藥,過季是草”,因此,掌握採藥的適宜時間是保證藥材質量的關鍵,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中藥材的適宜採收期,希望能幫到你。

  中藥材的適宜採收期

  ⒈板藍根

  10月中、下旬,地上莖葉枯萎時挖取根部。先在畦溝的一邊開60cm的深溝,然後順著向前小心挖取。切勿傷根或斷根。

  ⒉地黃

  春地黃於栽後當年11月前後,當地上莖葉枯黃且帶斑點時採挖。先割去莖葉,然後在畦的一端開深35cm的深溝,小心挖取根塊。

  ⒊山藥

  以塊根供藥用。春栽的當年霜降前後收貨。10月下旬當地上莖葉枯黃時,先採收株芽,拆除支架,割去莖蔓,挖出地下塊根。注意保持山藥塊根完整。挖取後,切下蘆頭貯藏做種載,塊根加工成藥材。

  ⒋人蔘

  於生長6年後的10—11月份參葉變黃、越冬芽長大前採收。收穫過早,漿液不足;過遲,人蔘品質下降,產量減少。先拆除參棚,順行挖出參根,切勿傷根,然後抖掉泥土,去掉莖葉,裝入箱內,運回加工。

  ⒌蛇舌草

  9—10月果實成熟後,平齊地面割去地上莖葉,除去雜質和泥土,晒至半乾捆紮成小把,繼續晒至全乾即成商品。

  ⒍玄蔘

  栽後當年11月,當地上莖枯萎時採挖。先割去莖稈,挖鬆根際周圍土壤,小心將根塊挖起,剪去莖葉,掰下塊根。

  ⒎穿心蓮

  栽後當年8—10月開花期和種子成熟初期為最佳採收期,產量高、質量好。採收時割去全草晒乾;或將植株拔起,剪除根部,晒乾即成商品。

  ⒏北沙蔘

  栽後1年可收穫。春栽的於當年9—10月,秋栽的於翌年9月下旬,當葉片枯黃時開始採挖。先除去莖葉,小心挖取參根後,用草蓆覆蓋,避免幹後難以去皮。

  ⒐當歸

  秋季直播繁育的於第二年,育苗移栽的於當年10月下旬植株枯黃時採挖。採收前10天地上莖葉割取,作為提取當歸油的原料,然後小心挖取全根。

  ⒑白朮

  當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採挖為適期。當白朮莖稈變黃褐色、葉片枯黃時採挖。過早,根塊莖較嫩,藥材質量差、產量低;過遲,已萌生側芽,白朮幹後表皮皺縮,降低品質。採挖時選擇晴天,小心挖出全根,抖去泥土,剪去莖稈,運回加工。

  以下藥材適宜冬春季採收。

  ⒈ 苦蔘

  栽後2年—3年收穫,每年莖葉枯黃後至翌年春季萌發前挖取全根,按根條生長狀況將其分割成單根,蘆頭、細根晒乾或烘乾即成商品。

  ⒉ 懷牛膝

  夏栽的在當年冬季至第二年萌發芽前均可採收。採挖時從畦的一端開始,挖溝寬60cm,深60cm—80cm,將牛膝整株連根挖出,注意勿挖斷根條。

  ⒊ 天麻

  宜在休眠期收穫。冬季栽種的再翌年冬季或第三年的早春採收。採挖時先挖去窖內的泥土,然後挖出菌材,再收取天麻塊莖。

  ⒋ 黃精

  根莖繁殖在栽後2—3年,種子繁殖的在栽後3—4年採挖。採收期以晚秋至早春萌發前採挖為宜。根莖採挖後,去掉莖葉,抖去泥沙,削去鬚根和爛疤。洗淨放在蒸籠內蒸10—20分鐘至透心後,邊晒邊揉至全乾即成商品。

  ⒌ 黃連

  栽後5—6年收穫產量較高,最佳採收期為立冬前至地凍之前採挖。收穫過早,根莖含水量大,不充實,折幹率低;收穫過遲,植株抽薹開花後根莖中空,產量低,質量差。採挖前先撤除圍籬、邊棚,小心挖起全株,敲落泥沙,剪去鬚根、葉柄,即成鮮黃連,切忌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