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四君子的用途

  茶藝四君子,在臺灣稱為酸枝六寶,多用於臺灣酸枝木做成。茶藝四君子應該怎麼用?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夾代替手來清洗杯子及拾取物品。茶則用來取幹茶之用。茶匙用來撥茶和檢視茶葉的投放量。茶針用來清理壺嘴淤塞,茶漏以及茶筒、茶濾以及茶座。茶托俗稱茶船,多用於竹木做成。茶盒,裡面存放茶葉。茶巾用來擦拭濺溢的茶水,這個較大的整體我們稱之為流水式茶臺,上面擺放茶具,下面儲存廢水,即所謂的上為盤,下為倉。

  烏龍茶泡茶過程

  程式是大彬沐淋,烏龍入宮,大彬是我國明末清初繼惠孟臣之後的又一代制壺宗師,他所製作的紫砂壺被歷代茶人歎為觀止,視為至寶。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名貴的紫砂壺又稱為大彬壺。大彬沐淋就是用滾燙的開水洗燙茶壺,其目的是洗壺並提高壺溫,懸壺高衝,並一起洗公道壺及茶濾。

  茶夾夾起茶濾置於壺脣防止茶葉外濺,這道程式我們又稱為觀音上轎。茶則代替手來盛取幹茶之用,請茶入則,烏龍入宮,一般來說茶葉應該鋪入壺底的1/3,蓋上壺蓋,盡情搖香,搖香有利於茶葉香氣的散發,大家可以聞一下搖香過後的茶葉清香味。

  接下來是溫潤泡,將開水提高向紫砂壺內沖水,高山流水,起到用開水洗茶的作用,抹去表面上泛起的一層白色泡沫,稱為春風拂面,通常這道茶我們不喝,直接用它來洗杯,祥龍行雨,鳳凰點頭。

  茶夾,用來洗杯。洗杯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稱為若琛初浴,若琛是我國古代的制杯名匠,他製造的杯子精美而耐用,所以後人就把這套聞飲組合又稱為若琛歐。

  接下來是正泡,我們沿著壺的邊緣衝,再注甘露,鳳凰三點頭,推沫抽眉,注蓋澆淋,過關斬將,這樣內外加熱,有利於茶葉香氣的散發,縮短泡茶的時間。

  我們今天所選用的紫砂壺是江蘇宜興所產,它表面有一層我們肉眼看不到的紫砂孔,當紫砂孔把表面的水珠吸乾以後,這壺茶基本上就泡好了,大約45秒。

  接下來過濾茶渣,綜合茶湯。上面的紫砂壺,我們又稱為母壺,下面的公道壺,我們又稱為子壺,所以這道程式我們又稱為母子相補,玉液回盅

  將過濾好的茶湯均勻的注入聞香杯中,平分秋色。茶斟七分滿,留下三分情,將品茗杯倒扣在聞香杯上稱為龍鳳呈祥,花好月圓,將扣好的杯子翻轉過來稱為丹鳳朝陽***或稱鯉魚翻身、倒轉乾坤***。

  喜聞幽香,喝茶也是有講究的。首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扶住品茗杯,右手將聞香杯沿著品茗杯的邊緣慢慢搖起,遊山玩水,雙手互搓聞香杯,視為揉浴。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茶香味,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扶住品茗杯的邊緣,中指、無名指、小指托住杯底稱為三龍護鼎,杯口朝內。首先觀其湯色,烏龍茶的湯色一般呈淡琥珀色,非常的賞心悅目。

  細品佳茗,一口為嘗,三口為品,所以這杯茶我們分為三口喝,每一口有三道程式,首先用吸氣打滾的方式深深吸一口,停留在脣齒之間迴盪,最後緩緩嚥下,喝這道茶講究的是一品二嘗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