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蘿蔔的種植方法是什麼

  白蘿蔔是冬季市場供應和群眾食用的主要蔬菜品種之一,所以大多數的人都會想要種植白蘿蔔。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白蘿蔔的種植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白蘿蔔的種植方法

  一、選地整地

  蘿蔔屬十字花科作物,與同科作物前茬地不能複種。蘿蔔根莖粗大,宜選擇土層厚、肥沃、通氣性好的沙壤土種植。種植地塊要深耕20釐米,並旋耕整平,利於蘿蔔根莖生長膨大。

  二、起壟施肥

  蘿蔔畝產量高,土壤養分水分消耗量大,壟作種植利於排水和促進根莖膨大;為保證蘿蔔品質,施肥以農家肥作底肥為主,化肥為輔。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普鈣20-25公斤,或氮磷鉀三元複合肥60公斤。

  三、選種良種

  品種可選擇選擇日本系列小林、耐病總態,同時也可搭配本地自留種等品種。但是種子一定要新,選用當年新產的種籽,可以預防蘿蔔抽薹。

  四、適時播種

  過早播種,蘿蔔膨大時雨水多、病害重,品質差。目前已過了白蘿蔔種植最佳時期,群眾要趁墒情好抓緊出苗管理。白蘿蔔播種採用穴播或開播種溝點播,株行距一般為30×30釐米較為適宜,每畝需種子約200~250克。

  五、間苗定苗

  當蘿蔔出苗長到2-3片真葉時要及時進行間苗,每穴留2株;當長到5片真葉時定苗,每穴只能留1株,使苗個體健壯生長。

  六、追肥管理

  蘿蔔出苗30天后,可趁土壤墒情好時進行根外追施化肥。每畝用尿素5―10公斤,採用穴施。遇到天氣乾旱時可採用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有利於根膨大,提高產量。

  七、防治病蟲

  蘿蔔病害主要有黑腐病、花葉病毒病、缺素病,發病初期用57%甲霜靈錳鋅,72%農用鏈黴素、15%菌毒必克70%甲基託布津等藥劑對水澆或噴施,每間隔5-7天1次,共噴2次;危害蘿蔔的主要害蟲有黃曲條跳甲、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可用5%氯氰菊酯2000倍溶液防治,間隔7天,連防兩次,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蘿蔔缺素症宜在出苗30天后畝各施1公斤硼砂和鋅肥,膨大初期根外噴施0.2%硼砂液。

  八、適時收穫

  當蘿蔔個體長到1.5-2公斤,地上部老葉發黃時,即為蘿蔔適時收穫期。如生長期過長或遭遇凍害,應防止蘿蔔品質會變差甚至糠心。

  白蘿蔔的種植技巧

  首先是要選擇適宜土壤。種植白蘿蔔應選擇耗肥少、無同種病蟲害的非十字花科的作物為前茬,否則易導致病害發生,這對白蘿蔔的生長初期是極為不利的。蘿蔔對沙壤的適應性較廣,所以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比較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栽培在這樣適宜的土壤裡,肉質根的生長才能充分膨大,形狀端正,外皮光潔,色澤美觀,才有好的商品價值。

  播種前的準備:播種地塊要深耕。地塊需平整,施肥均勻,以便促進土壤中有效養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並能疏鬆透氣,有利於促進根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從而使葉面積迅速擴大,肉質根加速膨大。每畝可施75千克三元複合肥料作基肥。然後進行土壤消毒殺菌和地下害蟲的防治。殺菌藥劑可以選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800~1000倍液噴霧,殺蟲藥劑可以選用48%樂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

  播種前準備二:播種的籽種質量要高。蘿蔔種子質量的好壞,對蘿蔔植株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很大。為使出苗整齊、苗全、苗壯,應精選種子,只能選取飽滿、健全的種子,淘汰癟、碎、黴變的種子。而其播種量,則要依據種子的質量、土質、氣候及播種方法而定。秋冬蘿蔔多采用點播或條播。用種量根據苗稀密來確定,點播穴距25~30釐米,每穴點籽4~5粒,並使種子在窩內散開,以免出苗後擁擠,影響其秧苗質量。

  白蘿蔔的功效作用

  消化:食積腹脹,消化不良,胃納欠佳,可以生搗汁飲用;噁心嘔吐,泛吐酸水,慢性痢疾,均可切碎蜜煎細細嚼咽;便祕,可以煮食;口腔潰瘍,可以搗汁漱口。

  呼吸:咳嗽咳痰,最好切碎蜜煎細細嚼咽;咽喉炎、扁桃體炎、聲音嘶啞、失音,可以搗汁與薑汁同服;鼻出血,可以生搗汁和酒少許熱服,也可以搗汁滴鼻;咯血,與羊肉、鯽魚同煮熟食;預防感冒,可煮食。

  泌尿系統:各種泌尿繫結石,排尿不暢,可用之切片蜜炙口服;各種浮腫,可用蘿蔔與浮小麥煎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