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收藏古幣的價格有多少

  古幣為眾多收藏愛好者和收藏家所珍視,那麼大家知道2017年古幣的收藏價格表內容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2017年古幣的收藏價格表,一起來看看。

  2017年古幣的收藏價格表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3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源局28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蘇局20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1000

  祺祥通寶 楷書 小型 背寶鞏局350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源局“當十”35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6800

  祺祥重寶 楷書 折五 背寶鞏局“當十”35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雲局“八”15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寶泉局雕母70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部頒各局樣錢700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新十”8

  同治通寶 楷書 小平 背阿無蘇局“當五”5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泉局“當十”1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部頒各局樣錢12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五 背寶伊局“當四”2000

  同治通寶 楷書 折三 背寶鞏局“當五”800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3元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釐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釐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0.50元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釐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30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鹹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釐米,重4克左右,鹹平無珍惜錢。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合背30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出250元

  鹹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180元

  鹹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鹹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鹹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釐米,重4克,鐵錢徑3.5釐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釐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範銅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2元真宗天禧年間***1017--1021***鑄,有銅、鐵兩種,小平徑2.5釐米、重3.8克,折二徑2.8釐米,重4.7克,鐵錢亦有折二。其時鬥米十錢。天禧以銅、鐵折二及合背為稀有。

  天禧通寶真書小平光背0.5元

  天禧通寶真書折二光背20000元

  慶曆重寶真書小平旋讀光背300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7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二直讀光背15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五鐵範銅3000元

  慶曆重寶真書折五鐵母1000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光背250元仁宗至和年間***1054--1055***年鑄,元寶錢文為真,行、篆三體,旋讀,通寶錢為真,篆二體,直讀,重寶為折二,折三,錢文真書,小平徑2.4釐米,重3.8克,折二徑3釐米,重8.8克,折三徑3.4釐米,重10克上下。傳世元寶,通寶易尋,重寶錢為泉界所珍愛,尤以背文虢,坊者更足珍貴。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左挑350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至和元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真書小平光背1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通250元

  至和元寶隸書小平隸寶3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二光背1700元

  至和元寶真書折五鐵母光背5000元

  至和重寶真書折五背“坊”40000元

  嘉佑元寶真書折五背“號”30000元仁宗嘉佑元年***1056***鑄,錢文真篆二體,旋讀光背,徑2.5釐米,重3.8克,為小平對錢,傳有鐵錢,然未見存世。

  嘉佑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50元

  嘉佑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0.50元英守治平年間***1064-1067***鑄,錢文真、篆二體,有直讀,旋讀兩種,徑2.4釐米,重3.8克,光背小平,未見折二以上大錢。偶有背四出傳世,實為稀品

  治平元寶篆書小平光背0.50元

  治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1元

  治平通寶篆書小平光背1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光背0.30元

  熙寧元寶篆書小平背“衡”250元

  熙寧元寶真書小平背“衡”180元

  熙寧元寶篆書折二光背0.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二光背1元

  熙寧重寶行書折二連飛點10元

  熙寧重寶篆書折二長冠“寶”15元

  熙寧重寶真書折三光背200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光背0.3元神宗元豐元年***1078***鑄,有銅、鐵、兩種,錢文分篆、隸、行三體,小平徑2.5釐米,重5克。折二徑2.8釐米,折三徑3-3.2釐米,版別可達百種,為宋錢中最多一種,隸書體、背穿上仰、俯月為貴。集隸書體元豐錢時須注意豐字頭,另有一種日本曲字頭元豐,最易魚目混珠。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光背0.3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背月200元

  元豐通寶行書小平背星1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小字光背100元

  元豐通寶隸書小平大字1000元

  元豐通寶篆書小平大字4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星5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背月4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二長字1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範銅15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通寶篆書折五鐵範銅1500元

  元豐通寶行書折五鐵母2800元

  元豐重寶篆書折十光背4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文“政”8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文“政”85元

  政和通寶篆、隸書小平光背1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大字5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大字55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銳禾40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文政背“陝”10000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楷“通”25元

  政和通寶楷書小平小樣文“政”70元

  政和通寶隸書小平銀質大字6000元

  政和通寶篆書小平鐵母6000元

  古錢幣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歷史價值

  一般說來,錢幣鑄造時代越久遠,其收藏價值就越高,如戰國時期齊國的三字刀幣,價格已達數萬元。

  同時代的“三孔布”,售價高達10萬元左右,且有價無貨。但是,並不是越古越好。漢朝“五銖”錢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由於其發行量又大,流通時間長,達730多年,目前存世數量仍較多,全國各地常有批量出土,即使初學收藏者也易集得,價格不過在5元左右。

  同樣是“五銖”錢,一種象雞的眼睛大小的精製特小“五銖”卻不易集得。目前市價已超過80元。清朝“宣統通寶”及民國時期“民國通寶”距今雖然只有幾十年,卻不易收集到,價格卻能遠遠超過漢朝五銖。清朝“祺祥通寶”距今不過一百多年,卻成為藏家難得的珍稀幣。

  存世數量

  “物以稀為貴”。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從先秦到清代貨幣,品種有數萬種之多。先秦貨幣如齊、燕、趙等國的刀幣等,由於年代久遠存世數量稀少而價格昂貴。遼代貨幣流通時間短暫,發行數量少,即使最常見的“大安元寶”,價格也已超過300元。清代“乾隆通寶”是存世數量極多的一種錢幣,市價不過幾元一枚,然而,一枚乾隆大樣價格卻在百元之上,一種開爐大錢更是藏家難得的罕見品。“皇宋通寶”是宋錢中極為多見的一種,其中的“九疊篆”存世數量卻曲指可數,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明末李自成、張獻忠和清末太平天國的錢幣,因為流通時間很短,有地域性侷限,發行量也小,所以價值就較高。

  文化價值

  一枚小小的古錢幣,往往因為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不同,其價格也會有天壤之別。如王莽新朝時的“布泉”、“貨布”等錢幣,用的是優美懸針篆,北周時期“五行大布”為典型的玉箸篆,而“永通萬國”則是介於玉箸篆和鐵線篆之間的一種獨特書體,因而倍受藏家青睞。北宋的折十“大觀通寶”,存世數量並不少,其書法乃宋徽宗趙佶書寫的瘦金體,鐵畫銀勾,遒勁有力,在中國書法史上自成一派,其價值已突破千元大關。

  南北朝陳宣帝鑄行的“太貨六銖”錢為漂亮的玉筋篆,它的出現而導致了貨幣貶值。朝廷規定,一枚太貨六銖錢要抵五銖錢十枚,而實際上兩者的重量相當,以此來搜刮民脂民膏,引起老百姓的強烈不滿。這種錢幣上的篆文“六”字,頗像一個人雙手叉腰一樣,於是百姓就咒罵“叉腰哭天子”,暗示皇帝早日歸天,事實上,陳王朝不久就壽終就寢了,因其傳說,成為錢幣愛好家難得的精品,目前市價已超過1000元。

  清代“羅漢康熙錢”是專為康熙皇帝六十壽辰而鑄的一種祝壽錢。由於康熙是清代在位最久的皇帝,長達六十一年,傳說“羅漢康熙錢”因摻入金質羅漢的材料而得名,所以後人把它打製成戒指,或把它熔鍊提出金子,或當作壓歲錢賜予晚輩,或在女兒出嫁時作為壓箱錢,致使存世數量越來越少,至今已成為泉家不易多得的少見品種。

  古錢幣收藏價值的鑑定方法

  古錢幣指古代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鑄幣的國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無文銅貝”,為最原始的金屬貨幣。至西周晚期除貝幣外還流通一些無一定形狀的散銅塊、銅錠等金屬稱量貨幣,這在考古發掘中也有出土。中國錢幣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首先要弄清歷史價值。珍稀古錢幣是貨幣歷史的實物,更是歷史的見證。因此在收藏前有必要弄清它在歷史上的地位。如“成都交子”和在呼和浩特市發現的“十文中統元寶交鈔”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紙幣,被學術界視為無價之寶;吉林的“廣平銀幣”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枚機制幣;1985年8月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承安寶貨”為我國“一兩半計數白銀幣”的罕品。短命政權的錢幣收藏價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方。因此,“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後鑄有“永昌通寶”,此錢幣鑄量少,且流通時間極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貴。還有一種被稱為“羅漢錢”的錢幣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時,因軍餉不足向當地喇嘛借了銅佛和18尊金羅漢,銅金共熔鑄成錢幣,當時在錢幣正面印有標誌,即“康熙通寶”的“熙”字少一豎,以便日後識別收回,因錢是熔金羅漢所鑄,民間稱其為羅漢錢。

  其次要了解現存數量。遵循“物以稀為貴”的集藏原則,既要看年代是否久遠、流通時間的長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國錢幣有近5000年的歷史,大體可分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刀幣、布幣、蟻鼻等,秦代的外圓內方錢、唐代的通寶、宋代的年號錢、清末的“宣統通寶”,品種有數萬至數十萬種。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存世數量少的錢幣還有唐代叛軍史思明佔領洛陽後鑄的“得壹元寶”,後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一遼墓中發掘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也是罕見的珍品;1984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寶”篆、真書體對錢,引起藏界轟動;迄今為止僅發現一枚的南康“大齊通寶”、西漢時的“國寶金匱直萬幣”等,均堪稱幣中的“孤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還要看文化價值。一些傳世並不太少的品類,則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藝術價值極高而備受青睞。如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幣,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開元通寶”,系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跡,其書風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淳化元寶”由宋太宗趙光義用楷、行、草三體書寫,楷書渾厚端莊,行書雋永流連,草書奔放流暢,使宋代錢幣文字藝術走到了空前絕後的境地。還有宋代的一對錢,原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勁拔,為古今一絕,收藏價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絕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寶”的古錢幣均屬此列。

  掌握觀賞品相至關重要。古錢幣的投資價值、增幅大小與品相密切相關,同一錢幣若有品相差異,則價格之差往往高達十幾倍甚至幾十、上百倍,足見其品相的重要。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收藏古錢幣時還應注意是否有月紋、星紋等標識,古錢的鑑別以背文來區分鑄造年代和地址,品評其稀珍。一般來說,錢幣背面有月紋、星紋等記號的要比背部光面的更有收藏價值。值得收藏的錢幣中,用金、銀、白銅等精製而成的宮廷錢幣,鑄量少,質量佳,屬珍貴文物。

 

2017年古幣的收藏價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