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有收藏價值嗎

  琥珀在我國其它城市則很難找尋,琥珀藝術品由此就顯得尤其珍貴。那?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琥珀收藏價值,希望對您有用。

  琥珀收藏價值

  我國古代以天然琥珀為材料的器物、裝飾品並不少見,各種琥珀掛珠、琥珀鼻菸壺、琥珀手串、琥珀擺件、琥珀料膽瓶等成為達官貴族經常佩帶和收藏的裝飾品、收藏品。在歐洲,琥珀的藝術品曾是用來裝點皇宮和議院的,成為傢俬身份的象徵。

  琥珀藝術品過去在國際市場上行情平平,收藏者很少,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著臺灣地區宗教文物市場的盛行,琥珀才開始在臺灣、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區流行,收藏者日益增多,價格也因此一路上漲。尤其是近幾年來,許多歐美藝術品愛好者也加入了競相爭購的隊伍,促使琥珀一躍成為收藏品市場的新寵,其市場價格也屢創新高。

  前幾年海灣戰爭暴發,世界各地古玩市場一片蕭條,唯有琥珀藝術品卻一枝獨秀,價格不跌反而上漲,究其根源是琥珀屬遠古之物,流傳下來的精品本來就很稀少。琥珀的收藏價值,對生物學家或地質學家而言,在於它的歷史演變過程;於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來說,只有具備稀有內含生物或植物的琥珀,才稱得上是一件奇貨可居的至寶。1992年在臺灣舉辦的一次藝術品拍賣會上,一條品相上等的琥珀拂珠,最後以120萬元新臺幣成交,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引起轟動。

  近年來,在東南亞拍賣市場上落槌價格較高的琥珀品種還有: 一件18世紀琥珀雕佛獅小擺件以2.76萬英鎊***約人民幣35萬元***成交;一件清代晚期琥珀牛朗織女擺件以28.6萬元人民幣成交;一件17世紀琥珀太白酒像以12.1萬港幣成交。 目前國內各類大型拍賣會上拍賣的天然琥珀藝術品成交率與價格要低於其它玉石,一般清代的琥珀掛珠、手鍊等的成交價格基本上在2萬元至5萬元之間,在收藏品市場上,琥珀藝術品的成交價格基本上也和這個水平差不多。由於國內外琥珀成交價格的落差,東南亞各國的一些琥珀收藏者已開始關注並逐漸進入國內拍賣市場,國內琥珀藝術品收藏正漸入佳境。

  琥珀收藏價格

  琥珀作為寶石飾品材料,有近6000年的歷史。據邢紅曉介紹,琥珀的分類是多種多樣的,按照產地,可以分為礦珀和海珀。礦珀是由樹木形成、在煤層中伴生而來的,質地堅韌。主要產自我國遼寧撫順,緬甸、多明尼加等國也有相當儲量。海珀產於海底,伴海水而生,質地晶瑩剔透,品質極佳,屬於琥珀中的上品。主要產自波羅的海沿岸的波蘭、俄羅斯、立陶宛等國。琥珀按照外觀劃分,通體呈透明狀的,通稱為“琥珀”;呈半透明狀的,俗稱“蜜蠟”;介於兩種之間的,叫“金絞蜜”。在我國根據不同顏色和特點,把琥珀分為金珀、血珀、蟲珀、香珀、靈珀、石珀、花珀、水珀、明珀、蠟珀、密臘、紅松脂等。最珍貴品種是包裹昆蟲的琥珀,俗稱“琥珀藏蜂”,是極為難得的藏品,此品以昆蟲外觀清晰、形態栩栩如生、個頭大、數量多為最佳。

  琥珀自古以來就是吉祥如意的飾品。在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琥珀製品走進藏家的視野,2000年後逐漸走入拍賣市場。尤其是近年來,琥珀鼻菸壺、筆洗、佛珠等拍出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價格,引起了藏家的高度關注。

  據瞭解,琥珀的產地、色澤、純淨度、包裹體和加工工藝等因素決定了其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目前藏家喜愛的琥珀製品一是做工精湛的藝術品,尤其是有些年頭的;二是天然品相好、含有生物遺體的琥珀製品,昆蟲清晰可見、顏色濃正,且雜質少者為佳。顏色以綠色和血紅色為上乘。

  琥珀收藏鑑別方法

  其一是測試比重。把琥珀擱在1:4的鹽水裡,天然琥珀會浮起來,贗品就會下沉。琥珀的密度在1.05-1.10之間,質地很輕。

  其二是用針燙。用燒紅的針燙琥珀表皮,天然琥珀會發黑,但不粘針,且有松香味道。贗品會粘針還拉絲,甚至有塑料味道。

  其三是聽聲音。無鑲嵌的天然琥珀串珠,放在手中輕輕揉會發出柔和且略帶沉悶的聲音,贗品聲音會比較清脆。

  其四是看光澤。天然琥珀自然溫潤,贗品光澤和質地都顯得發冷發硬,內部包裹的東西也會感覺僵硬。天然琥珀在陽光照射下,角度不同,顏色深淺和折射不同,而贗品沒有這樣的效果。把琥珀放在驗鈔機下用紫外線照射,天然琥珀會發出綠色、藍色、白色等熒光,而贗品不會變色。

  其五是用乙醚測試。用含有乙醚的指甲油洗甲水,擦拭琥珀表面,天然琥珀沒什麼反應,而贗品會被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