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瑩瑋翡翠文化藝術博物館簡介

  臺灣瑩瑋翡翠文化藝術博物館是全世界首座以翡翠藝術文化為研究、展示與教育核心的博物館,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全世界首座以翡翠藝術文化為研究、展示與教育核心的博物館--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於2009年8月18日盛大開幕。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由富御集團成立,前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親自為館名品題贈字,並邀請名建築設計師姚仁祿負責統籌設計。開幕首展「智‧觀‧悟--胡焱榮的翡翠世界」,博物館特別精選21件鎮館典藏,帶您探索高硬度的翡翠質材如何化為記憶與心靈的柔軟寄託,深入瞭解翡翠之美,體會美善生命的恆久價值!

  開幕當日,特別邀請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女士擔任博物館開幕剪綵貴賓,同時,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國藝長黃光男、國票金控董事長洪三雄、名建築師姚仁祿、姚仁恭、國賓飯店董事長夫人曾淑芸、資深媒體人蔡詩萍、知名鋼琴家陳冠宇、文華花苑陳妍嵐、本屆金曲獎歌后陳珊妮等知名文化藝術界與企業界貴賓蒞臨開幕活動。

  臺灣瑩瑋翡翠文化藝術博物館創始人經歷

  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創辦人--胡焱榮,出生於有「翡翠之鄉」美譽的緬甸,先祖為清代舉人,由於家業傳承,從幼年時期起,便對翡翠有超乎常人的熟稔與濃厚情感。1995年,胡焱榮來到臺北,一場故宮之旅讓他與翡翠經典之作「翠玉白菜」產生了深刻的交會。當時,他心中頓生了這樣的意念:"每一個時代都應該有它傳世的作品,中國不能只有一個翠玉白菜!"自此,胡焱榮便決定投身翡翠藝術創作,於是「翡翠」便成了他藝術與生命的修煉場,由天地孕育的美石,也因此有了人間的情味。其後,為了能讓更多的社會大眾進入翡翠藝術的美好世界,胡焱榮便有建立博物館的志願,期望透過博物館場域及其功能的發揮,具體落實傳承、分享翡翠藝術文化之美,在許多文化界前輩的鼓勵下,博物館遂得於2009年8月18日正式成立。

  臺灣瑩瑋翡翠文化藝術博物館瑩瑋藝術

  看過無數中華文物珍寶的前臺北故宮院長秦孝儀先生,2003年受邀觀賞胡焱榮的翡翠藝術品,驚訝於其突破中國傳統治玉手法,展現翡翠藝術的全新風格。由於藝術心靈的交流,胡焱榮與秦前院長成為忘年知交,秦前院長還特別親自題贈「瑩瑋藝術」四字墨寶,做為計劃中的博物館館名。名稱的由來,淵源於胡焱榮與其夫人劉偉貞的翠玉奇緣。兩人因翡翠結緣、相偕,因此,秦前院長便以胡館長伉儷名字中各取「榮」與「偉」字,分別鑲入「玉」部,成就了「瑩瑋藝術」的雅名,也隱喻著博物館的愛的本質,同時亦表達出秦前院長對於博物館的高度期待之心,而「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也成了秦前院長在世時唯一贈名的博物館。

  雅而精的博物館空間

  在籌劃博物館之時,胡焱榮一直回想秦前院長對這座翡翠藝術博物館的期許,胡焱榮表示:"秦院長認為,翡翠藝術之美,美在它的精巧,而翡翠藝術博物館,則應重在它的雅緻,進入翡翠藝術博物館,就應該是進入一個雅緻且有文化涵養的翡翠世界。"有鑑於此,胡焱榮特別邀請長期關注世界各地博物館發展、知名建築師姚仁祿先生統籌主持博物館設計。館內空間,依功能分為簡介廳、作品展覽區,以及博物館商店。全館採白色調,館內多數展示櫃的擺置方式顛覆傳統靠牆擺放,營造出人與展品之間對話的可能性,並搭配特殊光源設計,讓光與影流動出生命的氛味,讓觀看展示作品的人們透過藝術品看見自我,產生心理和情感的投射,進而創造出真實而難忘的藝術體驗,充分展現了二十一世紀博物館以「人」為主體的設計理念。

  此外,館內還規劃有「十二生肖互動拍照區」,觀眾在此區可以觸控到溫潤質感的翡翠,亦可與自己相生的翡翠生肖留影紀念。

  罕見的大型翡翠裝置藝術

  博物館大門,宛如一件大型的翡翠裝置藝術,三十六個由翡翠琢制而成的蓮蓬,如同中國古代宮廷建築大門上的「門釘」,而翡翠蓮蓬並非一式一樣,每一個蓮蓬皆在細節上有所不同,有的蓮子已落盡,有的蓮子初露,並以特殊的技法,將翡翠材質轉化為金屬鏽蝕的色澤和質感。蓮蓬,象徵源源不絕的生命力,正契合瑩瑋藝術翡翠文化博物館致力於推廣翡翠藝術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

  臺灣瑩瑋翡翠文化藝術博物館鎮館之寶

  《名家法書翡翠十三帙》 一部以翡翠鐫刻而成的中國書法藝術史博物館常設展覽為「名家法書翡翠十三帙」,此項結合詩文、書法與玉雕三者的藝術創舉,由臺北故宮秦前院長於歷代書法名家的墨寶中選錄十二篇,集合篆、隸、行、楷、草等各種書體,並以一篇跋文記述此貴重翡翠書的由來,名為「名家法書翡翠十三帙」。作品選用瑩潤翡翠裁為玉版,或陰刻或陽刻,在翡翠玉版上表現書法之美,綜合佈局、刀工、筆韻、鈐印,併兼顧玉版的厚度與種質、顏色等各項元素,呈現充滿人文精神的藝術美。

  

的人還:

1.世界三大博物館介紹

2.武漢省博物館導遊詞3篇

3.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3篇

4.介紹故宮的導遊詞

5.北京故宮歷史文化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