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圖片欣賞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而獨特的漢字書寫藝術。歷代文人墨客用功此道者眾,大家用其特有的表現方式闡釋著中國文化的精髓。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
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欣賞圖片1
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欣賞圖片2
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欣賞圖片3
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欣賞圖片4
書法字型精氣神作品欣賞圖片5
書法傳統,到底是什麼?
我們總是說要繼承和發揚書法的優秀傳統,但優秀傳統到底是個啥玩意兒,很多人還沒整明白呢!你說咋繼承咋發揚啊?下面我就說說啥是書法的優秀傳統,等你聽明白了,就開始繼承和發揚吧!
一、精神理念
比如刻苦自勵、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王羲之池水盡墨、“俱變古形”,釋智永頹筆成冢,歐陽詢駐馬觀碑,米南宮集古成家等。比如尚德修身、書品人品並重的理念。書法史對不同的流派、不同的風格都給予了極大的包容,形成了多元共存、相容幷包的優良傳統。歷代書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提出新的命題、新的概念,不斷開闢新的審美境界。創新而不離繼承,繼承更為了創新,繼承和創新的高度結合,正是書法傳統的精髓所在。
二、技法體系
任何一門藝術,凡能傳之久遠者,必給後人留下了登堂入室的門徑,這便是其完善的技法體系。書法藝術經過數千年的經營構建,已經形成了一個完備的開放式的技法體系。這些技法所以能流傳至今,就是因為它是歷代書家的探索實踐和成功經驗的總結,反映了書法藝術規律,今天仍然有效而管用。無論是用筆、結體、章法還是用紙、用墨、行款、幅式,前人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對於今天學習書法的人來說,無疑都是極可寶貴的財富。今人學書,不必自己去從頭摸索一套用筆結體的方法,通過臨帖和學習前人的論述,繼承前輩成功的經驗,不但省卻很多時間和精力,還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三、個人風格
藝術作品往往具有個體性。時代的因素為藝術的繁榮發展提供背景和條件,但最終的成就要靠個體的努力來實現。縱觀書法史,凡是書法藝術繁榮發展的時期,都是高峰林立的時期,而每座高峰都有其鮮明的特色、完整的技法體系、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永恆的藝術魅力。事實證明,只有那些深深紮根傳統又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書法正規化,才能廣受群眾喜愛,也才能流傳久遠,成為書法史上的經典。
四、敬畏之心
這種敬畏是建立在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基礎上的。中國曆來有“敬惜字紙”的傳統,這裡所敬的,不只是片紙隻字而已,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作為當代書家,如果片面強調“主體意識”“個性表現”,而信手塗抹,對傳統毫無敬畏之心,無疑是對書法藝術的褻瀆。對於書家來說,以古代的某種經典風格為範本固然是明智的選擇,但也要注意認真辨析,合理取捨,融會各家優長。
五、“守”和“創”
古代書法經典和有代表性的大家,除了它的經典性、示範性之外,其個人風格有時也會有習氣、匠氣的一面,這是後人在學習經典時要注意避免的。這裡的問題不在傳統,而在於我們對傳統的認識是否全面深刻,以及繼承傳統的方法是否正確。清代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說:“學書未有不從規矩而入,亦未有不從規矩而出,及乎書道既成,則畫沙、印泥,從心所欲,無往不通。”這說明傳統精神本來就有“守”和“創”兩個方面。如果片面強調創新,不注重追摹古人,就難免基礎不牢靠,功底不紮實,用筆不到位,而被人譏為“野狐禪”;而一味地強調繼承,不敢越雷池一步,那無疑就成了傳統的奴隸,同樣是沒有出息的。
六、培養人才
堪當大任的創新型人才,首先有一條要記住,就是應具備紮實的傳統功力,敏銳的藝術感覺,廣泛的知識儲備,嚴謹的治學態度。除此之外,還必須有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不在乎一時的榮辱得失,經得起失敗的挫折和時間的考驗,沉潛心性,堅韌不拔,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向高峰攀登。具備了這些之後,可以在傳統的基礎上謹慎地創新。有關領導、書法界前輩和各級書協組織者,應善於及時發現藝術創新的人才和創新成果,鼓勵那些在藝術上敢於“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的探索者,對他們“上下求索”的精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努力給他們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不能輕易地“棒殺”和“捧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