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大氣的書法字型

  中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蘊含在書法的文化性、藝術性和實用性之中。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希望你們喜歡。

  欣賞:

  1

  2

  3

  書法美學的實際體現:

  一、點畫質地美。點畫是書體結構的基礎,也是筆勢與筆意的造就條件。在點畫質地方面,須要特別強調的是:圓、實、勁、澀。

  1、所謂“圓”,就是圓筆中鋒,使橫豎筆畫均呈現圓潤立體感,在鋒毫轉折處又表露圓柔弧度感,中鋒,就是筆尖主鋒行走中路,看起來藏鋒護尾,圓澤渾厚,具有充實感和厚度感。

  2、所謂“實”,就是點畫不輕浮,例如作點,用古人誇張的比喻叫作“高峰墜石”,寫豎畫又比喻成“萬歲枯藤”,即是落筆穩實,沉著有力,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令人有種凝重感和份量感。

  3、所謂“勁”,就是在點畫中藏骨抱筋,剛健勁道,並且顯露出“綿中裹鐵”,剛柔相濟,既有韌性感又有力度感。

  4、所謂“澀”,就是點畫不浮滑,在運筆過程中,使線條產生衝開紙面阻力掙扎執行的藝術效果,如同逆水行舟,阻力與反阻力表現得越充分,線條越加顯現出運動力,看起來蒼勁潑辣,有種雄強感和支配感。

  二、線條姿態美。書法表現形式主要是線條,所以有些人把書法稱作“線條藝術”。而體現線條美的基本要素則是富於變化。前人曾說:“學書貴能通變。”在運筆中掌握提按、頓挫、徐疾和某些過渡技巧,是使線條變化的主要方法。

  1、筆鋒在執行中的起伏,叫作“提按”。它是矛盾的對立統一,又是應用最普遍而又最重要的一項技巧,黃庭堅稱讚歐陽詢“用筆妙在起倒”,就是指的提按。通過按筆可以達到“重若崩雲”,提筆又能使線條“輕如蟬翼”,令人有種若即若離、忽隱忽現的變幻感和沉浮感。

  2、頓挫的筆法,應用也是很廣泛,無論起筆與收筆,還是回鋒與折鋒,都離不開頓挫。挫筆就是頓後略提,使毫尖轉動離開原處,過渡到下個動作。米帶曾經說“無往不收,無垂不縮n,如橫畫寫到頭,略頓即提回鋒,使末端結筆厚重,寫鉤挑時,在轉處頓筆迴旋,令筆尖復原再挫挑,可得順鋒自然。

  3、疾就是快速行筆,疾勢成行,瞬間法備,能使線條增加神采,強化筆勢。徐筆,就是暫短的緩慢運筆,在轉折換筆處或彎鉤出挑處,避免輕浮滑手的弊病,也是避免施墨過枯現象。古人形容的“快似疾風,慢同撐篙”,就是指運筆中掌握徐疾的分寸感。

  4、過渡性的運筆,是大量用在行草和草書體上的,所謂“明過暗渡”的筆法,就是:過筆多為寫重複橫豎筆畫時的迴環連筆,要視周圍情況,掌握不宜多用,少用能使錦上添花,滋用變成畫蛇添足。渡筆,就是傳繼的點畫,相互無縈帶相連,形成筆斷意連,或令點畫暗渡,原路回筆,即“形見於未畫之氣,神留於既畫之後”,產生一種空闊感和氣勢感。

  三、字形組合美。也就是書體結構美。因為一字本身的結合,是由若干“零部件”構成的,所以稱作“結構”。在單體字中,由幾種點畫,組合起來,在合體字中,分別有部首邊旁,中宮外圍,有交叉支撐,底盤相托。在字型之間,更是諸多不同,形態有大有小,有長有扁,有的疏朗,有的茂密,有的寬博,有的咬峭,有的古樸,有的奇宕,等等。但在一幅作品中,既要各具姿態,又要合乎規範。特別對於行草書體,寫的過於平正,顯得板滯拘謹,結體過於險絕,又易涉怪遷俗。因此,須要平中寓險,險中求平,中宮收緊,左右揮灑,倚側有正,曲中求直,才能別開生面,情趣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