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寫意山水畫圖片

  對於中國山水畫來說,色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元素,它能夠使山水畫中的四時、節令、時辰以及情調氣氛得到充分的表現。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歡迎欣賞學習。

  

  1

  2

  3

  4

  5

  中國畫表現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輪廓以及輪廓以內山石的不平紋理。所謂皴,就是山石結構的紋理線條;擦是指在山石輪廓線旁擦出不規則的墨痕,增加山石的粗糙感;渲染,就是用濃淡墨染出山石凹凸不平的陰陽面,增加山石質感和明暗。

  骨法用筆中傳統皴法有許多種類,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帶皴、米點皴、雲頭皴、馬牙皴、拖泥帶水皴等,但在實際生活中,山石質地是多種多樣的,山石紋理和風貌也是豐富的,所以單一的皴法往往不能滿足表現上的需要,故而常將多種皴法結合使用。

  山石結構

  歷代畫家根據山石的地質結構和外形狀態而創造了表現程式,隨著自然界的變遷和繪畫技法的演進,傳統的皴法發展到今天,已經更具真實感和現代感。唐以前,山水畫中的山石是“空勾無皴”的。到五代、北宋時期畫家們才開始使用皴法,前人經過對自然界山石的長期觀察、體驗和積累,終於總結出表現山水紋理、質感、體面關係的造型手段。這是山水畫的一大發展。我們今天畫山石結構時,除了要對大自然進行更切實的觀察和寫生外,也應繼承和發展傳統的造型手法。現代山水已不受傳統山水畫的約束,在山石結構與畫面構成上有很大的突破,更講究線條的節奏韻律和張力,注重視覺效果是現代山水畫的本質。

  樹木寫生技法

 

  古人畫樹一般先畫枯樹,因為枯樹的出枝、穿插、組織結構清楚。不過,我們近代畫家畫樹已打破陳規,可以先畫部分樹葉或先用墨點出樹叢、樹林的層次,然後再畫樹幹和樹枝。初學畫時應先學畫樹的主幹,後畫次幹,再寫小枝,這樣一步一步地深入,經過一定時間的寫生練習之後,自然會抓住物體的特徵規律,線條也能做到簡略扼要。“畫從真中來,不受真所限”。意思是在大自然中學習,要經過自己的消化,才能得心應手地隨意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