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綬人物畫選

  陳洪綬的藝術才能是多方面的,其人物、花鳥、山水、詩書、版畫,均有深厚造詣。他秉承宋元傳統,而又不乏革新精神,以毫不遜色於水墨寫意的個性表現,以既寫生又創新變形的獨特表現形式,成為了晚明時期花鳥畫創作的一大亮點。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陳洪綬人物畫圖片,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以上的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關於陳洪綬的知識吧!

  陳洪綬生平簡介

  有一次,陳洪綬在杭州學府裡見到李公麟七十二賢石刻像,用十天時間畫了一個摹本,人們都說臨得很像,陳洪綬聽了很高興。後來他又去臨了十天,邊臨邊加以改造,結果人們都說臨得不像,而陳洪綬聽了卻更高興。不滿二十歲時,祖父與母親去世,他哥哥一心想鯨吞家產,陳洪綬就將自己的一份拱手相讓,離家出走,客居紹興。

  在紹興師從著名學者劉宗周,深受其人品學識影響。1616年冬,洪綬作《九歌》人物十一幅,又畫《屈子行吟圖》一幅,僅用兩日完成。天啟三年***1623***,洪綬妻蕭山來氏染病亡故,後繼娶杭州韓氏。崇禎三年***1630***應會試未中。崇禎十二年***1639***到北京宦遊,與周亮工過從甚密。後以捐貲入國子監,召為舍人,奉命臨摹歷代帝王像,因而得觀內府所藏古今名畫,技藝益精,名揚京華,與崔子忠齊名,世稱“南陳北崔”。但由於目睹政權的腐敗,當崇禎帝任命他為內廷供奉宮廷畫家時,他抗命不就。

  崇禎十六年***1643***,南歸隱居紹興。明朝覆沒後,清兵入浙東,陳洪綬避難紹興雲門寺,削髮為僧,自稱悔僧、雲門僧,改號悔遲、老遲,曾自雲:“豈能為僧,借僧活命而已”,“酣生五十年,今日始見哭”。一年後還俗,晚年學佛參禪,在紹興、杭州等地鬻畫為業。相傳一位官員為騙取陳洪綬的畫,便聲稱自己有件古畫,不知是宋畫還是元畫,請陳洪綬到他的船艙中去鑑定一下。不料那官員拿出來的不是畫而是絹,執意要陳洪綬為他畫畫。陳洪綬一面破口大罵,一面脫衣服準備往水裡跳,弄得那官員只好作罷。陳洪綬性格放浪而好色,試圖收藏或收購他的作品的人,競相到他經常出入的妓院去求畫。清軍攻佔南京時,大將軍固山額真從城中抓獲陳洪綬,大喜過望,當即指使陳洪綬作畫,陳不畫,拿刀威脅,也不畫;最後用酒和美女引誘才得以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