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兒童畫

  我們知道,在兒童畫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以實踐操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它的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時間的過程,而結果和評價當然不是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教學模式也應順應時代而變,探索構建適應現代教育的美術教學模式,從培養學生對學習美術興趣入手,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這樣一種情況,因美術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特殊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它是一個長久的艱苦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人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瞭解,也有了一些體會,現談談個人的一些看法。

  在課堂教學中,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匯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有一個長久而系統的計劃,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習慣和個性心理,採用能使學生快樂,符合學生認知習慣,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才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在具體的教學中,我認為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必須以教師的人格魅力感動學生。如果美術教師的言談舉止、穿著打扮,精神面貌與常人無異,何以證明美術對人內心感悟的作用,又怎能使得學生渴望成為象你一樣的人。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術教師的言談必須幽默,舉止必須大方得體,裝束必須高雅和諧,面貌必須飽滿熱情,處事必須寬容豁達;時時處處體現美術教師的不同風采,盡顯自己的人格魅力,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樂於親近、樂於仿效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近自己所教學科。

  教師在教學中處於主導作用,擔負著在知識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儘可能少走彎路。我覺得好的教師應通過儀表、語言、範畫、演示、輔導,評定成績等一系列活動得到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同時,教師要通過對學生情感上的交流感染學生進行創造思維活動,試想:面對一個面目冷冰冰的教師,學生怎敢各抒己見呢?在課堂上,教師也要以一個探索者的身份出現,對有些問題,可以回答;有些如果不清楚,可以說:“我們一起來琢磨”,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長久保持下去。

  第二、選擇性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選用更是取決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的多寡;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更靈活、更實用的組織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同時,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只有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

  習慣的東西才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才能使學生樂於接受和認知。更多的瞭解學生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之所在。如引導學生對範作進行鑑賞時可以讚賞、批評、臨摹,更可以改頭換面,或者移花接木,或者創造更新更美的形象來替換或否定它。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

  第三、要讓學生擁有體驗成功的快樂。讓學生覺得學好美術並不太難,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讓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因為學生幼小的年齡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的關注一件即使經過艱苦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難完成的教學任務,太複雜的教學過程,都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況且,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學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一門人們還普遍不重視的學科;愉快和輕鬆是美術學科贏得學生喜愛的法寶。

  第四、要給學生藝術表現的空間。作為美術教師要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愉快、寬鬆、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贏得學生的親睞。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扼殺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一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不管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作業講評時我注意多說優點,多肯定學生具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讓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是學生心靈的反映。

  第五、要鼓勵學生挖掘生活素材。鼓勵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對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接觸感悟和多次的嘗試,從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效能及有關的美術技能技巧。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使學生受到長久而不間斷的藝術薰陶,讓他們感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藝術元素無處不在,並逐漸學會自己去感受美、欣賞美。由此產生創造美的慾望,從而接受美術教學。

  當然,每個人對教學的認識各不相同,每個人的經驗也不相同,以上僅為個人的膚淺認識,不足之處和值得認真推敲之處在所難免,希各位同行和老師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