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長的名家散文推薦

  成長就是這樣,有坎坷,有悲傷,有歡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痛苦,但,失敗乃成功之母,有痛苦就會有成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關於成長的名家散文,供大家欣賞。

  ***一***

  也許事情總是不一定能如人意的。可是,我總是在想,只要給我一段美好的回憶也就夠了。哪怕只有一天,一個晚上,也就應該知足了。

  很多願望,我想要的,上蒼都給了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了。而我對青春的美的渴望,雖然好象一直沒有得到,可是走著走著,回過頭一看,好象又都已經過去了。有幾次,當時並沒能馬上感覺到,可是,也很有幾次,我心裡猛然醒悟:原來,這就是青春!

  那一個夏天,我快十八歲了,和大學的同學們橫橫貫公路去寫生,住在天祥。夏日的山綠得逼人,有一個下午,我和三個男同學一時興起,不去和別的同學寫生,卻什麼也不帶,往一座被我們端詳了很多天的高山上爬去。那是一座非常清秀的山,被眾山環繞,隱隱然有一種王者的氣質。

  而當我們經過一個多小時累人的攀爬,終於到了一處長滿了芳草的斜坡時,天已經慢慢暗下來了。面對著眼前起伏的峰巒,身後一片挺秀斜斜地延展上去的草原,風從下面的山谷裡吹上來,我們驚訝地發現,在這高山上,在這長滿了荒草的高山上,竟然四處盛開著潔白的百合花。

  而在那一刻,我心裡開始感到一種緩慢的痛苦,好象有聲音在我耳旁,很冷酷地告訴我:你只能有這一剎那而已。在這以前,你沒料到你會有,在這之後,你會忘掉你曾有。百合花才是完完全全屬於這裡的,而你只不過是一個過客,必得走,必得離開。不能象百合一樣,永遠在這座山巒上生長、盛開。

  黃昏時的山巒有一種溫柔而又悽愴的美麗,而我心何所歸屬?三個男孩子躺在我身後的草坡上,大聲地唱著一些流行的歌曲,荒腔走板地,一面唱一面笑。青春原該是這樣快樂無憂的,而我,我為什麼不能和他們一樣呢?為什麼卻怔怔地站在這裡,對這些在我眼前盛開著的山百合懷著那樣一份忌妒的心思呢?

  是懷著那樣一份強烈的忌妒,我叫一位男同學替我採下一大把純白的百合,我把它們緊緊地抱在懷裡,帶下山去。

  可是,沒有用,真的沒有用。正如那聲音所告訴我的一樣,我仍然無法把握住那些逝去的時刻。而那些被我摘下的百合雖然很快地都凋謝了,可是,在我每次回想起來的時候,它們卻總是依舊長在那有著淡淡的斜陽的高山上,盛開著,清純而又潔白,在灰綠色的暮靄裡,對我展現出一種永不改變和永遠無法融及的美麗。

  ***二***

  我總是表現的很慵懶,還沒有等到那個年紀,卻總是打著一些不可思議的主意,天天盼著長大,長大了自己能掙錢,可以不用上學,不用背書,可以買很多自己喜歡吃的零食,一大堆自己喜歡玩的玩具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總之不會有人管。

  磨磨唧唧的長大了回過頭再去看看,失去的歲月和年紀,真真的透著盲目,無知和青澀的味道。我總是喜歡陽光,可是不希望它太早出來,出來了我就不能睡懶覺了,賴床母親是不能容許的,她的嚴厲使年幼的我感到害怕,可是那個時候睡懶覺幾乎是我唯一的愛好,我盼著能多賴一會兒床,我以為我也只能賴那麼一會兒床,卻不想一賴就賴了二十幾年。

  年紀小的時候放假了天氣好就可以到外面去玩,哪裡熱鬧去哪裡,父母雖然很忙對我的管束還是很嚴,離家四十步之外是不能去的,特別是他們不在家的時候。不知不覺人長大了,事情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雜,心態也實在是沒了原來那般平靜。溫暖的陽光作天氣的一部分,開始搖擺左右我的心情,天氣好,心情就好,陽光影響生活的味道。可是哪有每天都是陽光的呢?再想想卻又不願意長大了,可是哪有不長大的呢?

  我長大了,父母卻老了,父親原本滿頭的青絲漸漸變得銀白,由於常年在外,膚色也沒了家鄉的白淨,他不願意年年花錢,自己買了染髮劑,在家閒著無聊的時候自己染,他也不願意讓我或者母親幫忙,死賴著幫他就會發脾氣,生氣的時候像小孩子一樣,母親也懶得理他,染好了出了門勉勉強強沒那麼老了。母親的頭髮倒還好,她有一頭比我還黑的頭髮,她身體要比父親更健康,心態也更為開闊一些,只是年過四十,更年期太長,嘮嘮叨叨的讓人受不了。更多的時間裡,我忙著長大,忙著讀書,忙著畢業,忙著找工作,忙著生活的坑坑角角,幾年都很難得跟他們見上一面。直到父親出事,母親哽咽的聲音從電話裡傳來,她的不安使我沒辦法平靜心情,那時候正是春夏交接時季,東南沿海正式進入梅雨季節,我從東一路向西坐火車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頭,一路四天三夜都是煙雨濛濛,雨不大卻溼了車窗外能見的遼闊天空,轉了一道客車顛三倒四五臟六腑都快翻過來,心裡卻是盼著人好好的,健健康康的就行,在看到母親時,那是一個夜晚的凌晨一點,昏暗的燈光下,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個矮胖矮胖的女人向我走來,頭髮有些凌亂,在燈光下頭髮稀薄的地方透著一層光,我喊了一聲“媽”。她走近我,叫了一聲我的名字,頭順勢就趴在了我的肩膀,身體開始抖動,藉著燈光我看到了她頭頂上那一束明顯的花白,我開始明白一個女人的軟弱和無助,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要成長就要堅強。

  我常常照鏡子,不是因為愛美,而是看看自己就能想到他們,再看到他們又能想到到我自己,總能在心裡覺察出些許酸楚的味道,這就是生活,這就是味道。它衍生出來的美好就是讓你成長,讓你記住,讓你不再懶惰,讓你時時刻刻,認認真真。

  ***三***

  臺灣作家劉墉說:“成長是一種美麗的疼痛。”

  有一個老總問他迷惘而困惑的下屬,你知道毛毛蟲是怎麼過河的嗎?下屬給出了三個答案:

  下屬說“從橋上過”,老總搖搖頭說:“沒有橋”;

  下屬說“從葉子上過”,老總說:“葉子被水沖走了”;

  下屬又接著說“被鳥吃到肚子裡就過河了”,老總強調:“那樣的話,毛毛蟲就死掉了,也便失去了過河的意義。”

  那麼毛毛蟲究竟是怎麼過河的呢?

  最後老總告訴下屬說:毛毛蟲要想過河,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變成蝴蝶。毛毛蟲在變成蝴蝶之前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階段,它在一個繭裡面,暗無天日、沒吃沒喝。這種痛苦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每個人也是一樣的,在生命的歷程中,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挫折與磨難,有人面對困難悲觀失望,無法轉換自己的角色,相反有的人卻是勇敢的摒棄原有的觀念,不斷的挑戰自我,不斷的脫胎換骨,最後輕鬆自如的飛過了毛毛蟲時代那條痛苦的河流。

  生命其實就是毛毛蟲過河的過程,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成長與成熟都是痛苦的,要想成功,必須勇敢的蛻掉一層層厚厚的繭,才能變成蝴蝶任意的飛舞。

  如果說成功有捷徑的話,那就是改變,時刻準備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