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杰的個人資料

  林俊杰,新加坡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2003年以《樂行者》正式出道,2004年以《江南》紅遍兩岸三地。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林俊杰的慈善公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林俊杰用兩天一夜創作《愛與希望》,成為賑災歌曲創作第一人,隨後共參加數十場賑災義演幫助募集善款。多次到災區實地探訪,看望醫院受傷災民,個人累計捐款過百萬,此外還有多次物資捐贈。因地震後的愛心善舉,中國郵政總公司將其肖像載入了“演藝界愛心捐助紀念典藏郵票冊”,特別發行其個人郵票紀念冊。12月,馬來西亞《JJ陸》慈善簽唱會,收入全捐給馬來西亞砂撈越精神保健協會。

  2009年,透過教會社團認養了一名4歲的菲律賓小孩。8月13日,臺灣八八水災公益合輯《信心地圖》感恩賑災活動,現場捐100萬。8月31日,出席香港“太陽計劃”閉幕式呼籲環保。11月2日,出席由可口可樂、普萊爾基金會以及中國預防性病艾滋病基金會聯合舉辦的“蓋瑞·普萊爾慈善高爾夫邀請賽暨慈善拍賣晚宴”,現場競拍邁克爾傑克遜簽名照片和一張限量版唱片以及一副銀色手套。

  林俊杰的人物評價

  林俊杰父親:***林俊杰***小時候缺乏自信,沉默寡言,想聽他多說一句話都難,讓我也有點擔心。當時身為家長的我們也就儘量讓他跟哥哥一樣,接觸一般基本的課程如:音樂、跆拳道、美術繪畫、游泳等等。

  直到他上了國中後,才漸漸看到他開始活躍起來,美術、羽毛球,都代表學校參加了比賽。完成唱片公司歌手訓練班後,決定放棄上大學的機會簽約到了臺灣。除了給予支援鼓勵之外,也讓他知道如果在臺灣得不到肯定,希望他能回到大學上課***其實當時我是有點擔心***。

  音樂事業上,舞臺、鋼琴、情歌和林俊杰的心,就是他的“Relevance”。其實在現實生活裡,無論是在感情上或是經商,他也體會到了自己太容易接受的心態,並有感而發地問:“人如果把自己的面具拿下來,還能看嗎?”

  擁有自己的音樂製作公司、潮牌,這些都是他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成果。看到他在自己的舞臺上致謝詞並九十度地鞠躬,感覺十分的安慰,這些年來看著他成長並有了自己一定的人生觀,也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林俊杰的成長故事

  1981年3月27日,林俊杰出生於新加坡的一個音樂世家。在父母的引導下,4歲就開始學習古典鋼琴,不善言辭的他由此發現了另一種與人溝通的語言。小時候的林俊杰把哥哥當作偶像,跟隨哥哥的步伐做任何事,直到接觸流行音樂後,便愛上創作這一條路。

  1996年,林俊杰開始參加各種歌唱比賽,前後獲得多個詞曲創作和演唱大獎。1999年,海蝶音樂在“非常歌手訓練班”發現了他。這個靦腆害羞、並不起眼的高中生,卻在自彈自唱的時候,展現了對音樂的純真熱忱。當時在學校成績優秀的林俊杰,在已收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入學通知的情況下,放棄升學,與海蝶簽下一紙合約,從此開啟了他的音樂道路。

  新加坡男性均須服兵役,林俊杰亦不例外。由於專長,他加入的是新加坡武裝部隊文工團。服兵役期間,他積累了大量的舞臺表演經驗,同時也嘗試了無數創作。儘管早期屢遭“打槍”,但在老師的正確引導鼓勵下,極具天賦又非常努力的他,終於譜出了令老師首肯的曲子,這便是2001年收錄在張惠妹專輯裡的《記得》。此後,林俊杰為庾澄慶、阿杜、王心凌等人創作多首主打歌曲,他的創作才華終於得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