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腔的樂理知識

  調腔又稱掉腔,是中國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調腔的相關樂理知識,歡迎閱讀!

  ***一***

  漢族戲曲劇種。也叫掉腔。明末清初流行於浙江紹興一帶﹐新中國成立前絕跡於舞臺﹐新中國成立後得到了新生。傳統劇目有《蔡伯喈》﹑《三關斬卞》等。

  明末流行於浙江紹興、杭州一帶。清初張岱《陶庵夢憶》有所記載。用打擊樂伴奏,以夾板、單皮鼓、大鈸、手鑼為文場,堂鼓、單皮鼓、大鑼、小鑼、 大鈸、小鈸為武場。由樂師幫腔,稱為“接後場”。劇目以《西廂記》、《琵琶記》、《荊釵記》等為主。部分劇目用崑腔或四平腔演唱。清末調腔日趨衰落,一部分劇目與音樂已被紹劇所吸收,如紹劇《女吊》、《磨房串戲》等均為用調腔形式演出者。有人認為調腔系餘姚腔之遺音,也有人認為調腔即徽池雅調。

  又名紹興高調、新昌高腔。有人認為是明代餘姚腔的遺音,也有人認為出自弋陽腔,或受弋陽腔影響。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張岱的《陶庵夢憶》。清末以群玉班及新群玉班最為著名。1937年前,在浙東紹興、蕭山、上虞、餘姚、嵊縣、新昌、寧海、天台一帶,還有20多個調腔班社活動,抗日戰爭期間全部解散。1954年重新成立了新昌新藝劇團***今新昌高腔劇團前身***和寧海平調劇團,並積極培養青年演員,收集整理傳統劇目及音樂資料。當時,尚能演唱的傳統劇目有:《北西廂》中6出,《琵琶記》中21出,《玉簪記》中4出,《牡丹亭》中8出,《拜月亭記》中4出,《白兔記》中 6出,《呂蒙正》中8出,《荊釵記》中9出,以及《賜馬斬顏良》、《三關斬卞》等出。此外,老藝人還能回憶出傳統劇名目近百出,背出傳統曲牌300餘支。

  ***二***

  明代,越地出現調腔,俗稱高腔或高調。明代是調腔的成長與發展時期,調腔形成於杭州、紹興一帶,而這裡也正好是土生土長的“餘姚腔”流佈之區,調腔和餘姚腔相互吸收、取捨,使調腔除了“北調南腔”的主要特徵外,還融合了“餘姚腔”的特色,使其內涵更為豐富,表演也更能吸引觀眾,這一時期,包容整個“朱明皇朝”。調腔劇目中大量的“明傳奇”即形成於此。

  調腔一名最早見於明末清初紹興人張岱《陶庵夢憶》:“朱楚生,女戲耳,調腔戲耳。” 張岱《陶庵夢憶》所云之朱楚生者,即為當時著名之調腔戲演員。“女戲”,是指唱調腔的女戲子。調腔,紹興人稱為高腔,以其“不託管絃、徒歌乾唱、人聲幫接、鑼鼓伴奏”為其演唱特點。調腔流行於舊紹興府、台州府所屬各縣和寧波、舟山、溫州及浙西等部分地區。

  清皇朝建立後,由亂入治,直至咸豐、同治,調腔由廟堂進一步走向民間,進入全盛時期,,新昌調腔進入全盛期,以杭州為中心向四外流傳。曲牌體、唱腔有調腔、崑腔、四平,以調腔為主,並有幫腔,是紹興地區唯一以南北曲為劇本。明末至清中葉,調腔與崑腔一起在紹興盛行。清末,崑腔趨向衰落,而調腔獨受寧、紹、溫、臺一帶觀眾歡迎。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載,咸豐、同治間,紹興城裡有“群玉班”,新昌先後有“老鳳台”、“鳳舞臺”、“大通元”,俗稱有“十二副半”調腔班,從業人員達200人。

  清、雍正十年***1732年***奉化孫埏於所著《錫六環》***見《古本戲曲叢刊五集》***第五折[醉鄉]中,特註明“縷縷金”、“駐雲飛”、“折桂令”、“北滾繡球”、“得勝令”諸曲,必須以調腔演唱。此當為崑曲夾唱調腔的最早記載。

  ***三***

  調腔的唱腔,系曲牌聯套體,在長短句中偶爾有三、四、五 、六、七言的不同疊句。唱時每句句尾大多采用一字或數字的幫腔,或遲一拍用不同旋律重複句尾幾字,幫腔都由樂隊以人聲幫和,每個樂句的旋律趨向下滑,故有人認為“調腔”即“掉腔”的訛音。調腔不用管絃,只以打擊樂伴奏。分文場與武場,不同音色的文武場打擊樂器有28種之多。後因受當地崑腔和亂彈劇種影響,在極少數摺子戲中增加了笛子及板胡伴奏,並仍然保留了尾音幫腔,藝人稱它為“四平”。由於調腔長期在浙東山區活動,藝人又多來自新昌、寧海、奉化交界處的山坑冷嶴,交通閉塞,受外來影響較少,至今尚保留了它的固有特色,對於餘姚腔的探索研究有一定的價值。

  調腔音樂,特色鮮明。其聲腔以調腔為主,兼及崑腔與四平。調腔音樂風格,古戲與時戲不同。古戲典雅清麗,體局靜好;時戲則高亢激越,氣勢磅礴。調腔音樂特色有二:一是人聲幫腔,渲染氣氛,烘托劇情,製造懸念,刻畫人物具有獨特作用。二是鑼鼓助節。通過打擊的強弱、徐疾、高低、疏密及音色變換,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與氣氛。調腔樂隊設鼓板、小鑼、正副吹,五六後場,官絃樂等十幾人。調腔行檔有“三花、四白、五旦常”之稱。調腔表演藝術以精湛細膩著稱。張岱《陶庵夢憶》讚譽:“科白之妙,有本腔不能得十分之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