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是什麼意思

  復調是指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係,以對位法為主要創作技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復調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復調的含義概述

  復調音樂***polyphony***是與主調音樂***homophony***相對應的概念。主調音樂織體是由一條旋律線***主旋律***加和聲襯托性聲部構成的。復調音樂是由若干***兩條或兩條以上***各自具有獨立性***或相對獨立***的旋律線,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結合或相繼結合***出現,協調地流動,展開所構成的多聲部音樂。

  復調的發展歷史

  專業復調音樂是由歐洲發展起來的。公元九至十五世紀是它的孕育期和發展初期,是由教堂的宗教活動促進了這種多聲部音樂的發展,十六至十八世紀復調音樂由***義大利作曲家帕里斯特列那,比利時的拉索,德國的巴赫***等推到一個光輝的發展時期。

  復調音樂在我國早就存在於民間音樂中。如以西南地區少數民族***侗、瑤、壯、苗、毛南等***為代表的多聲部民歌,還有傳統音樂中的戲曲,曲藝音樂,宗教音樂和江南絲竹等都存在著大量復調音樂形態***有其以襯腔式支聲復調為多見***。二十世紀以來,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中,歐洲復調音樂作品及其技術理論體系逐漸傳入中國,中國作曲家將這一理論體系與民族音樂文化相結合,創作出許多表現中國社會風貌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新音樂傳統。

  復調型別對比式

  結合在一起的不同的旋律線,在音調,節奏,進行方向的起伏,句逗 的劃分以及音樂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對比或存在差別,就構成了對比式復調。

  模仿式

  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題意義的旋律首部***在不同聲部中先後出現***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變化***,再依次展現的音樂材料中間,便形成了前起後應,層次分明的模仿關係。

  襯腔式

  ***或稱支聲復調***同一旋律不同變體的展開,便會產生一些分支形態的聲部,這些分支聲部與主幹聲部在音程關係上時而分開,時而合併;節奏上時而一致,時而加花裝飾或刪繁就簡。

  綜合式

  在音樂作品中,對比式和模仿式二者的結合是復調音樂的基本樣式。

  復調的訓練方法

  復調技術是鋼琴彈奏技術訓練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也是提高鋼琴彈奏技術的必經之路。通常多以巴赫作品為訓練教本***還有亨德爾、斯卡拉帝等復調大師的作品***。在他創作的作品中,大都以復調及對位手法為主要特徵。在訓練時,要注意兩隻手分別獨立地把不同的線條彈奏清楚,且每個線條都要賦予歌唱性。

  可嘗試“彈唱不一”的特殊訓練。即唱一個聲部,彈另一個或兩個聲部。

  復調的訓練曲目:巴赫鋼琴曲集

  1.《初級鋼琴曲集》***又稱小巴赫***是進入復調訓練的第一站。練習時要注意兩個聲部的獨立性,斷、連分明,在左右手的進出時,分句抬手要把握準確。尤其是兩手奏法不一致時,更要表達準確。在彈奏巴赫似斷非斷的跳音時***連線下的跳音***,一定要與車爾尼的跳音有所區別。

  2.《小前奏曲與賦格》這是銜接初級小巴赫與中級巴赫《二部創意》的一本過渡性教材,是車爾尼等根據教學需要缺編的。練習時,同練“小巴赫”的教本一樣,分聲部練,“讓兩隻手都會歌唱”。同時,注意指觸的靈敏以及手掌、手腕、手臂動作的協調與柔順。要加強大腦對手指觸鍵的控制。***可選第一部分12首練習***

  3.巴赫《二部創意曲》是步入鋼琴復調較高層次彈奏和鋼琴考級的必彈作品。彈奏時仍保持指尖觸鍵的控制及敏感性、靈活性、旋律線條的獨立性、歌唱性。“把每隻手分割成兩個獨立的單位”。特別注意對各聲部間因需要而延留的音,要充分保留足夠的時值。

  4.《三部創意曲》是向鋼琴專業發展的標誌之一.在練習時通常可將“四聲部”逐一彈奏,然後,再領依次將兩個或三個聲部分別合成。注意讀譜的準確,作品的主題、對、對題、答題以及進出。由於聲部線條的複合或藏匿,不必過於強調突出主題,可採用“不總是突出主題”的原則。

  5.巴赫《平均律鍵盤曲集》包含48首前奏曲與賦格曲,可謂鋼琴復調技術的頂級。無論從音樂的線條、節奏、組織、音色、和聲、調性、音程、織體以及搭建的技術都賦予了較高的層次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