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發聲有什麼原理
小提琴是一種絃樂器,它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國,是現代管絃樂隊絃樂組中最主要的樂器,在小提琴的發聲過程中產生的原理十分多。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小提琴發聲原理的相關知識吧!
小提琴的發聲原理解析
小提琴的發音是依靠弓在弦上摩擦產生振動而發聲。左手決定弦振動的次數,而右手的任務則是使弦本身振動、樂音是—定次數的規則振動的結果。如振動不規則,則產生噪音。樂音並不是絕對的不同於噪音,而是大多數音裡都含有噪音,大多數噪音又都含行一定的音高。
音樂上把隨著樂音所發出的噪音稱為雜音,並在發音中儘可能避免它,對小提琴來講,完全避免雜音是不可能的,單就弓毛和絃摩擦所發出的噪音來說,就永遠不能完全消除的,只不過:當這些噪音較弱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妨礙弦振動時,只有在離弦很近的人才聽得出來而已,但如果噪音較強,例如由於弓毛對弦的壓力過大而發出“喳喳”聲時,這種噪音則必須認為是發音中的毛病之一。
小提琴的基本構造
小提琴由30多個零件組成。其主要構件有琴頭、琴身、琴頸、絃軸、琴絃、琴馬、腮托、琴弓、面板、側板、音柱等。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為: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小提琴琴身***共鳴箱***長約35.5釐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側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雲杉製作,質地較軟;背板和側板用楓木,質地較硬。琴頭、琴頸用整條楓木,指板用烏木。小提琴的音質基本上取決於它的木質和相應的結構,取決於木材的振動頻率和它對弦振動的反應。優質琴能把發出的每個聲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樣靈敏地傳播出去。
小提琴有琴絃4根,原均為羊腸制的裸弦,約從18世紀起,低音G弦常包以銀絲,使其反應靈敏。現代則將G、D、A3根弦用纏金屬絲的羊腸弦或鋼絲纏弦,晚近也用尼龍弦。E弦改用鋼絲絃,使其在高音區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製作成現代這種樣式,並非完全從形態美觀出發,而是有其音響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鳴良好,發音洪亮;琴的腰身狹窄,便於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條,除防止木板開裂外,對琴的音質也起一定作用。面板與背板中間有音柱支撐,其位置變化對小提琴音色影響明顯。面板左下方粘低音樑,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響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軟,或漆得不勻,都會有損於音質。當琴弓與琴絃摩擦使琴絃振動時,通過琴馬引起面板振動,又通過音柱使背板振動,E弦振動較少,而G弦振動較大,從而使低音樑有更大的振動,並造成共鳴箱振動。能否使琴聲得以充分發揮,取決於琴絃及其張力、琴馬質量、運弓的壓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種音質都表達出來,還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彈弦等演奏技巧。
琴弓作為樂器的附加物,最早出現在拜占庭帝國時代,但其價值就如平民老百姓一般身份低下,究其原因是與彈撥方法所產生的聲音相比,運弓生成的音質實在是太弱。到11世紀伊斯蘭征服者入侵西班牙時,把琴弓帶到了歐洲,不到100年的時間即為西歐社會所熟悉,並被廣泛使用。
小提琴的分類
小提琴分電子小提琴和木琴兩種,兩者發聲原理迥乎不同。
電子小提琴與普通小提琴最主要的區別是電子小提琴不用共鳴箱,不像普通小提琴一樣通過音柱帶動共鳴箱內的空氣振動發聲,所以弦的震動要靠琴絃根部下方的幾個磁拾音器***就像電吉他的一樣***拾取,然後通過音響放大。也可以使用耳機,在練習時可以不影響他人。所以電子小提琴的共鳴箱只是個擺設。電小提琴不插電也能拉響,但那個聲音根本不像是小提琴,而且聲音極小,就像蚊子叫。不少大一些的琴行都有賣電子小提琴,一種是有自己的共鳴體的,和普通提琴外形相同,只不過多了一個拾音器,類似於吉他家族中的箱琴;還有一種是電子調音共鳴的,沒有共鳴體,看上去是“樓空”的那種,通過電子電路對微弱的振動進行拾取放大及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