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杰倫時代三駕馬車的悲劇

  新時代的音樂越來越多樣化,也出現了許多紛爭和分歧。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後周杰倫時代三駕馬車”的悲劇。

  我給“後周杰倫時代”的定義是:2010年至今,周杰倫依舊坐在Top1的位置,只是出現輕微下滑趨勢,而同期85後到95後甚至00後一批批網路音樂人湧現,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同程度崇拜與借鑑周杰倫、原創詞曲製作、網路方式走紅、受眾年輕學生,代表人物有小賤、星弟、單色凌、本兮、阿悄、單小源、顏小健、孫子涵、馬旭東...模糊的說還包括 tfboys。

  相比QQ音樂三巨頭這個稱號,我給他們許嵩、徐良和汪蘇瀧的稱呼是“後周杰倫時代三駕馬車”,因為其實周杰倫才是QQ音樂第一巨頭,參見2007-2014年QQ音樂的資料:在00後甚至05後中周杰倫人氣如何? - 範翔宇的回答,談他們三位之前,我先介紹一下週杰倫時代這個概念。

  “周杰倫時代”誕生在一個什麼樣的背景下呢?

  2000-2015年,傳媒,由TV向網際網路的過渡期,音樂,唱片向網路音樂的過渡期,流行音樂的一切都在向自由多元方向發展。

  新世紀初,世界的流行音樂產業水準正在迅速升級,“周杰倫團隊”的努力不僅將華語音樂的唱片製作提高到世界水準,更是應運把R&B、Rap升到主流或是次主流高度,間接帶動整個華語流行樂壇音樂性上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為其在音樂、媒體、商業率先得到了主流認可,但在社會影響上,周杰倫的走紅卻是一場徹徹底底的Teenpop的巔峰之作。

  周杰倫的題材多樣性,滿足了尚未完全多元的胃口,R&B、Rap這類更年輕的風格與方文山的填詞,打破了傳統成人抒情統治流行音樂市場的格局,為樂壇注入了一股年輕的潮流,將非主流的音樂升為主流,從而主宰了當時青少年的審美取向,進一步取得青少年群體的認可,直到2005年後才逐漸通過中國風風潮取得了主流價值觀的認同,最終憑藉資歷與話語權完全取得社會中主流公眾的認可。

  與周杰倫相映成趣的是,許嵩、徐良、汪蘇瀧三位的走紅,在主流看來是一種野路子的火,也就是網路。

  他們的青春歲月剛好在周杰倫的時代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其音樂風格的影響,儘管他們都是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的創作人,無法掩蓋初期製作水準低,在音樂性上無法得到過高認可,他們的走紅是通過網路,而非傳統唱片,是一種自下而上的走紅,走紅方式在媒體界認可度低,沒有商業包裝宣傳企劃,商業價值兌換程序緩慢,在商業上認可延遲。

  三位通過網路取得了青少年群體不同程度的認可,但由於繞過了第一重的三個認可,實現了第二重青少年主市場群體的認可***10-20***,在全民網路***10-40***的條件下,他們所憑仗的就反過來成了自身的黑點,例如像周杰倫、非主流、小孩才喜歡、沒名氣等等。

  流行音樂市場以10-20歲群體為主,市場更迭快,不同代際有很強的代溝,低齡群體本身處於弱勢,低齡群體偶像受大齡群體***聽歌頻率漸衰或者有專業背景***否定是必然的,更別提這三位本身的應對髮式與自身黑點、媒體力量、低齡群體的不理智比例,最終釀成的這起網路輿論中“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事件,總之,取得主流公眾認可,道阻且艱,他們比周杰倫當年面臨的大齡群體壓力整體可能小很多,但密度上大的多。

  從大趨勢上說:

  許嵩就是自下而上走紅,從而被網路輿論暴力的一個代表,可以代入現在勢單力薄的鄧紫棋。

  陳奕迅就是自上而下走紅,從而被網路輿論抬舉的一個代表,可以代入現在備受追捧的李榮浩。

  2010年-2015年,新媒體主導的青少年流行***”後周杰倫時代“+韓流、快男快女***與以舊媒體主導的陳奕迅爆紅、《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為代表的成人抒情回暖相映成趣。

  其中的先驅是許嵩、汪蘇瀧、徐良三駕馬車

  三架馬車

  許嵩,僅限2011前的他,網路音樂真正的領軍人物,內地、文藝化的周杰倫,主要對應《青花瓷》、《說好的幸福呢》面的周杰倫。

  汪蘇瀧,僅限2014前的他,小清新、校園民謠版的周杰倫,主要對應《晴天》、《七里香》面的周杰倫,第一張專輯叫《弗斯特》諧音“FIRST",與自己的作曲專業有關,也可能是受周杰倫的《范特西》的影響,第二張專輯直接給自己貼了校園民謠的標籤。

  徐良,僅限2014前的他,有些叛逆、殘酷,多對唱,小甜蜜小憂傷,融合韓國舞曲元素,洗腦度的確高但回味不足,不良少年的專輯名也一定程度體現了自己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