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吹響笛子

  很多新手學笛子,不知道如何掌握吹響笛子的技巧。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吹笛是用口將氣息吹進笛子的吹孔而發出的聲音。 下面小編整理了吹響笛子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吹響笛子的方法一:正確的演奏姿勢

  吹笛子首先要講究姿勢正確、自然,一是要有堂正的儀表;二是要適應人體本身的生理特點,姿勢分立勢和坐勢兩種。在個人練功和上臺獨奏時採用立勢,即兩腿宜立,兩腳分開同肩寬,呈外八字形;一腳稍前,另一腳稍後***右邊持笛者,左腳在前,左邊持笛者,右腳在前***,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之間;身體稍微側向右方***左方持笛者側向左方***,面向正前方,兩眼平視、頭正、肩平、挺胸、收腹、雙手持笛,兩時自然下垂;用右手的無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節指肚分別按住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大拇指託於笛身下方***即食指與中指之間的下方***,小指輕輕按在笛身上;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的第一節指肚分別按住笛子的四、五、六孔,大拇指託在笛身下端食指對面稍靠上的地方***以舒服、放鬆為準***;小指也輕輕按在笛身上,這樣用左右兩手的小指和大指就能將笛身持住。

  在吹曲笛和更大的低音笛時,也可用左手的食指第三節下端靠大拇指一側和小指一起與大拇指相對將笛持住。用這種方法持笛,在右手進行飛指抹音時,即使左手三孔全開啟,笛子也不會動搖。

  在合奏和伴奏時一般採用坐勢。坐勢要求上身和立勢相同,椅子高低要適度,以免妨礙吹奏和呼吸。坐時最好不要架腿,兩腿自然分開才能坐得安穩。

  持笛方向在左邊右邊都可以,但加鍵笛和國際上波姆按鍵系統都是以右邊為準製作,初學者還是以右邊持笛為宜。

  吹響笛子的方法二:正確的呼吸方法

  呼吸的生理機制由胸廓的節律性擴大和縮小,以及由此引起的肺被動地擴張***吸氣***和回縮***呼氣***而實現。以肋骨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形式稱為“胸式呼吸”,主要依靠胸廓中、上部肋間肌的運動使氣吸人胸腔。其明顯特徵是肩向上抬,呼吸運動主要在胸廓中進行,吸氣時橫膈膜有些向上收,不能主動幫助呼吸動作,影響了胸腔容積向下擴充套件,因胸廓擴張受肋骨制約,所以吸氣量不能達到人體吸氣的最大容量,加上抬肩使上部肌肉緊張,呼氣時也不易控制,因此容易使人緊張、疲勞。

  以膈和腹壁肌肉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形式稱為“腹式呼吸”。它的特點是整個腹腔***包括平常講的“小肚子”,也稱丹田***向外擴張。腹部無骨骼包圍,伸縮範圍大,吸氣量較大。但由於胸部沒充分運動,整個腹部運動內臟移位較大,氣吸在下部,呼氣時較費力,容易使人疲勞。用胸的下部和腹的上部同時運動力主的呼吸稱為“胸腹式呼吸”,它是人體在自然狀態下呼吸的有意識擴大。吸氣時胸腔的下部和腹腔的上部同時向四周擴張,胸腔與腹腔之間的橫隔膜同時下沉,隨著肌肉運動,鼻子吸氣,肺內進入空氣。吸氣時下腹***小肚子***肌肉同時收縮,不便小肚向外擴張,而讓氣在上腹和下胸吸滿。呼氣時胸下部肌肉和腹上部肌肉同時收縮,橫服膜向上頂,下腹肌肉和臀部肌肉以至提肛肌都處於收縮狀態,使吸人的氣形成壓力,源源不斷地從口腔中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