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育兒知識大班

  乾燥的秋冬季,化纖製品的衣物相互之間的摩擦極易產生靜電。而靜電不僅會電到寶寶,還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別讓寶寶“電”到了

  乾燥的秋冬季,化纖製品的衣物相互之間的摩擦極易產生靜電。而靜電不僅會電到寶寶,還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在冬季,媽媽們要做些什麼,才能預防靜電傷害寶寶呢?

  靜電對寶寶的威脅

  寒冷的季節,媽媽們總喜歡給寶寶們穿上厚厚的衣服,但是,這樣也引發了新的威脅——靜電!事實上,靜電產生的原因就是摩擦,尤其在乾燥季節裡,化纖製品的衣物相互之間的摩擦極易產生靜電。有媽媽反映:“乾燥寒冷的季節裡,非常怕孩子感冒,所以給他穿的較多,脫衣服時經常會聽到噼噼啪啪的靜電聲音,有時孩子都被‘電’哭了。”您可曾想到,除此之外,靜電還會影響到小寶貝的健康呢?

  首先,它會使血液的鹼性濃度升高,而鈣質減少,這對於正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嬰幼兒來說實在是大忌諱。還有,靜電吸附的大量塵埃中含有多種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它們會使寶寶的面板起斑發炎,抵抗力弱的寶寶甚至有可能引發氣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等!

  全棉衣服預防靜電

  在購買寶寶的衣服時,最好選擇全棉等天然面料,不要因為耐髒和洗滌方便而購買純化纖面料的衣物。同時,在日常的寶寶衣物洗護中最好加入一些衣物護理劑。不同質地的衣物需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羊毛織物在30攝氏度以上的水溶液中要收縮變形,故洗滌浴溫度不宜超過30攝氏度,全棉衣物也需柔順護理,才能保證持久不變形。對於變硬變僵的衣服,通過新增衣物柔順劑會讓它們變得分外柔順,這是媽媽們值得借鑑的。謹記!要讓寶寶穿得舒適,而不要讓寶寶遷就衣物!

  日常預防靜電小TIPS

  1、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溼度。

  除了經常通風換氣外,要勤擦地、勤灑水,或者放些盆栽花草,有條件的還可以用加溼器增加室內的溼度。

  2、注意衣物和材料防靜電。

  室內最好不要選用化纖的地毯、窗簾和塑料質地的飾物。冬季儘量不穿化纖類衣物,應選擇柔軟、光滑的棉或絲織內衣褲。電視機、空調機、電腦等家用電器,應連線地線。

  3、多吃蔬菜、水果、酸奶等酸性食品。

  多飲水,同時補充鈣質和維生素C,以減輕靜電影響。胡蘿蔔、捲心菜、西紅柿以及香蕉、蘋果、獼猴桃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帶魚、甲魚可增加面板的彈性和保溼性,具有良好的除靜電功能。

  4、養成良好的防靜電習慣。

  對容易帶電的物品,在接觸前可用微溼抹布擦拭一下,可將其表面的靜電消除。關上電視、離開電腦以後,應該馬上洗手洗臉,讓面板表面上的靜電荷在水中釋放掉。在家裡常打赤腳能促使體表積聚的靜電釋放,摸門把手或水龍頭之前用手摸一下牆壁,可以將體內靜電“放”出去。發現頭髮無法梳理時,將梳子蘸些水,梳理起來會比較容易。勤洗澡、勤換衣服,使用保溼效能好的護膚品,也能有效消除人體表面積聚的靜電。

  :3招讓兒童冬季更健康

  冬季到來,氣溫越來越低,對於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的寶寶來說,他們能十分敏感地察覺到其中的變化。

  因而,鼻塞、打噴嚏等“著涼”的症狀就多了起來。許多父母便給寶寶白天多穿衣、晚上多蓋被,可是寶寶仍那麼地弱不禁風。

  其實,多穿衣、多蓋被不僅不利於寶寶耐寒力的鍛鍊,造成抗病能力低下,而且還會導致寶寶更容易患病。

  所以,在冬季寶寶保暖應有度,同時還要加強寶寶耐寒力的鍛鍊,才能達到抗寒防病目的。

  1、加衣前先摸手腳

  氣溫變化非常大,對於自身調節能力尚處於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合適的衣服才能有利於他們的健康,過多或過少都不行。

  氣溫稍有改變而添衣保暖,只能使人的熱適應能力下降。家長在決定給孩子增減衣服前,應先摸摸孩子的手腳、後頸以及脊背。

  如果摸起來感覺暖和而不出汗,則表示寶寶對現在的溫度是感覺舒服的。如果寶寶的小臉紅紅的,脊背出汗了,那表示寶寶的衣服已經穿多了,可適當減一些。

  而若寶寶的四肢摸起來涼涼的,那就是寶寶在對家長髮出加衣訊號:“我冷了,該給我加衣服啦。”

  2、戶外活動不可少

  寶寶在室外活動,不僅有利於增強體質,加速新陳代謝,而且是預防感冒、凍傷等疾病的積極手段。

  尤其在冬天,幼兒室外活動既能增加體溫的調節能力,又能有效地獲得禦寒免疫能力和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室外活動還可使幼兒更多地接受日光照射。

  冬天晝短夜長,晒太陽的機會減少,致使體內血液迴圈減慢,氧氣供應不足,容易引起各種疾患。日光浴不僅能使神經系統活動加強,新陳代謝旺盛,而且能增強血管彈性,增加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

  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晒太陽少。而維生素D不足影響人體對鈣、磷的吸收,降低面板的抗病能力。

  所以,冬天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晒晒太陽,對他們的生長髮育大有好處。

  3、飲食補充維生素

  寶寶冬天的戶外活動相對較少,接受陽光照射時間也短,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這就需要媽媽定期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了,維生素B1、B2代謝也明顯加快,飲食中要注意及時補充。

  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並且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因此,在冬天寶寶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研究表明,如果體內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要幫助寶寶抵禦寒冷,建議媽媽多讓寶寶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蔔、土豆、山藥、紅薯及大白菜等。

  由此可見,孩子的抵抗力是在通過日常生活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中加以提高的,因此,初冬開始的耐寒鍛鍊才是提高調節反應靈敏度的最有效手段。

  :溫馨提示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如感冒、流感、咳嗽、鼻炎等,幼兒園的老師和保健醫在保暖、鍛鍊、伙食和保健等方面將以最大的努力維護著孩子們的健康。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小,免疫力低,現有一些小建議與大家分享:

  1、冬季要特別注意暖氣對寶寶的傷害,如嘴脣乾裂、鼻咽乾燥、乾咳聲嘶等,都是“暖氣病”引起的上呼吸道症狀。通常,如果及時補水,即可得到緩解,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灰塵、細菌等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當空氣溼度低於40%的時候,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引發疾病。故有了暖氣後,室內溫度保持在18—22度左右,且注意開窗通風及保溼。

  2、加溼器的注意事項:

  ***1***不能直接將自來水加入加溼器,自來水中的微生物可隨水霧吹入空氣中造成汙染。

  ***2***空氣溼度控制為40%-60%,溼度過高會使呼吸系統產生不適,免疫力下降,誘發流感、哮喘、支氣管炎等病症,

  ***3***加溼器要勤換水和清潔,未定期清潔的加溼器會產生黴菌等微生物,然後進入孩子的呼吸道中,引起疾病,一般建議,加溼器應每天換水,而且最好一週清洗一次。

  ***4***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使用加溼器的家庭也務必要每天開啟門窗通風透氣,保持空氣清爽,維持良好的居室環境。

  3、隨著天氣冷暖變化,請隨時為寶寶增減衣服,不能穿得過多,以免稍微一活動就出汗。出汗後不要立即脫衣、摘帽,防止受涼。

  4、保證充足的睡眠,週六、週日在家時,作息時間最好與幼兒園一致,早睡早起,避免過度疲勞。

  5、教育寶寶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在寶寶面前不要說寶寶不吃這不吃那,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6、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不要帶寶寶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