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的誤區有哪些

  進入立秋之後大家明顯感受到風變得涼爽了起來,晚上也變得比較涼了。那麼,呢?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秋季養生的誤區1:衣著

  秋季天氣驟然變涼,這時候人們的第一感覺是寒冷,於是有一些人急急忙忙地將厚衣服穿在身上,其實這種方式並不是好的養生之道。

  大家都經常聽到一句諺語“春捂秋凍”。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需要適當的凍凍。因為寒冷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增加面板的血液量,使面板代謝加快,機體耐寒力增強。這也包括在睡覺時不要蓋得過多,因為這樣容易導致出汗傷陰耗津。但是穿衣的情況要根據自身條件來定,不能因為要遵循“春捂秋凍”的規則而著涼感冒。

  秋季養生的誤區2:作息

  秋季天氣轉涼,人體的陰精也與自然界一樣“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斂藏內養五臟,因此這時節要注意合理安排睡眠,以順應自然之氣。秋季六節氣應早睡早起,這時適應秋季養收之道的起居方式。早睡,以順應秋季陰精的收藏之象,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展,是肺氣得以宣發、肅降。這種作息時間很好地實現了“秋季養收”的目的。另外早睡也能補充夏季的睡眠不足,也是增強體質的一種方法。

  醫學研究證明,腦血栓的發病率在秋季相當高,大多是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所以在秋季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秋季的睡眠時間一般以晚上9-10點睡,早上5-6點起為最好。這時適當的午休對身體也說十分有益的,如果有條件,可以在午後歇息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此時的睡眠,具有不可忽視的保健作用。睡眠充足對健康是十分有利的,而貪睡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秋季養生的誤區3:運動

  秋季健身的注意問題

  秋季早晚氣溫低,中午陽光較強,塵土飛揚。因此,秋季健身運動宜選擇在清晨空氣清新、環境安靜優美的場所進行,尤其以晨間林蔭旁鍛鍊最為適宜。晚上以靜養打坐為健身運動的最佳形式,靜坐最好在就寢之前,時間長短視自己的能力而定,做到循序漸進,逐步增加。

  運動時要適量,運動量過小會使運動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運動量過大又會使身體受損,也不能做到強身健體。運動時要消耗能量,所以切記增加營養,否則只求健身而沒有能量,身體會受不了。

  秋季養生的誤區4:飲食

  飯前吃水果有益於健康

  在生活中,有一大部分人往往習慣吃完飯後立刻吃水果。但事實上,這種飲食方式是不科學的。因為飯後食物在胃內需要1-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會慢慢進入小腸內,如果飯後立即吃水果,則水果很容易在腸內受到阻礙,從而造成消化功能的紊亂,嚴重的甚至還會發生腸胃病。從免疫學的觀點來認識,在秋季,飯前吃水果比飯後吃水果更有益。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再進熟食,體內就不會產生白細胞增高等反應,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系統,從而增強防病抗癌的能力。飯後吃水果則無此種保護。

  比較科學的吃法是:飯前一小時或飯後兩小時進食水果。

  科學飲食宜解憂

  立秋後,天氣變得比較乾燥,再加上不穩定的氣溫,給人的身心帶來了一定影響。另外這個季節落葉紛飛,花木凋謝,一些人,特別是中老年人往往會產生一種淒涼、苦悶之感,這樣的消極情緒,可以通過合理的飲食來進行調整。

  秋季,情緒低落的時候應該多吃一些有健腦活血作用的食物,比如:核桃仁、魚類、牛奶、雞蛋、瘦肉、肉製品等,這些食物可以促進大腦產生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能夠緩解或消除人們的抑鬱情緒。中醫認為,羊肉可以益精氣,珍珠米含有糖分,綠茶、咖啡、巧克力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這些食品,都可以使人體的神經系統興奮,從而使心境得到改善。

  秋季飲食要點:

  秋季的氣候特點是乾燥,人們經常會覺得口鼻乾燥、渴飲不止、面板乾燥、甚至大便乾結。所以人們常把初秋的燥氣比喻為“秋老虎”,其意指燥氣易傷人。由於夏季的烘烤耗盡了人體預存的能量,加上秋季天氣乾燥陰冷,人體內的水分相對減少,若攝水量太少,會有損體內的“陰分”,不注意調節,可能會引起心血管、腸胃消化系統的疾病。

  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因此宜採取平補與潤補相結合的方法,即以甘平和緩、滋潤的補益方藥進補,以達到保健養生、治療體虛久病的目的。滋陰潤燥要多食用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此外,還應多食白蘿蔔、胡蘿蔔、豆腐、甘蔗、柿子、香蕉、橄欖、菠蘿等。多吃些既有清熱作用又可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野菊花、梨、銀耳、蜂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