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怎樣形成的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肺結核是怎麼形成的吧。
肺結核的原因:
一.遺傳因素: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患結核病時其經過一致性比例遠高於異卵雙胞胎者,證明遺傳因素對結核病患者有肯定的影響。
二.年齡:我國三次流調結果顯示20歲以下患病率隨年齡快速增長,以後為平緩增長至70歲達高峰,再後又下降。
三.性別:20歲前患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其後男性高於女性,顯示年齡性別都對結核病發病、患病有肯定的影響。產後婦女易髮結核尤其是血源性結核和結腦,並易受產褥熱症狀混淆而延誤診斷。
四.職業:某些職業與結核病密切相關。如粉塵業矽肺多發而矽肺者易患結核病。長期從事護理工作結素陰性者其患病率高於已陽性者10倍。
五.藥物與結核病:皮質激素類、免疫抑制劑常造成隱性結核,如:哮喘長期用激素者、臟器移植長期應用激素與免疫抑制劑者、惡性腫瘤行手術及化療者即為此類。近年這些情況更有增多。
糖尿病、肝腎疾病、胃大部切除術後、流感、麻疹、百日咳感染後,都易髮結核病;惡性腫瘤影響淋巴細胞免疫者,如淋巴瘤、白血病、愛滋病等均易患結核病。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結核患病率回升,其1/3歸因於AIDS的流行。
六.營養不良、過度勞累使抵抗力下降也易患結核病。
七.流動人口、難民、移民:因生活不安定、營養差、疲勞、居住擁擠而易於感染、患病。
八.惡劣的社會環境因素:如貧窮、戰亂、饑荒、自然災害等。
肺結核的表現:
1.全身症狀:肺結核患者常有一些結核中毒症狀,其中發熱最常見,一般為午後37.4℃~38℃的低熱,可持續數週,熱型不規則,部分患者伴有臉頰、手心、腳心潮熱感。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乾酪性肺炎、空洞形成或伴有肺部感染時等可表現為高熱。夜間盜汗亦是結核患者常見的中毒症狀,表現為熟睡時出汗,幾乎溼透衣服,覺醒後汗止,常發生於體虛病人。其他全身症狀還有疲乏無力、胃納減退、消瘦、失眠、月經失調甚至閉經等。
2.咳嗽:常是肺結核患者的首診主訴,咳嗽三週或以上,伴痰血,要高度懷疑肺結核可能。肺結核患者以乾咳為主,如伴有支氣管結核,常有較劇烈的刺激性乾咳;如伴縱隔、肺門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痙攣性咳嗽。
3.咳痰:肺結核病人咳痰較少,一般多為白色黏痰,合併感染、支氣管擴張常咳黃膿痰;乾酪樣液化壞死時也有黃色膿痰,甚至可見壞死物排出。
4.咯血:當結核壞死灶累及肺毛細血管壁時,可出現痰中帶血,如累及大血管,可出現量不等的咯血。若空洞內形成的動脈瘤或者支氣管動脈破裂時可出現致死性的大咯血。肺組織癒合、纖維化時形成的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可在肺結核痊癒後反覆、慢性地咯血或痰血。
5.胸痛:胸痛並不是肺結核的特異性表現,靠近胸膜的病灶與胸膜粘連常可引起鈍痛或刺痛,與呼吸關係不明顯。肺結核併發結核性胸膜炎會引起較劇烈的胸痛,與呼吸相關。胸痛不一定就是結核活動或進展的標誌。
6.呼吸困難:一般初發肺結核病人很少出現呼吸困難,只有伴有大量胸腔積液、氣胸時會有較明顯的呼吸困難。支氣管結核引起氣管或較大支氣管狹窄、縱隔、肺門、氣管旁淋巴結結核壓迫氣管支氣管也可引起呼吸困難。晚期肺結核,兩肺病灶廣泛引起呼吸功能衰竭或伴右心功能不全時常出現較嚴重的呼吸困難。
7.結核性變態反應:可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臨床表現類似於風溼熱,主要有面板的結節性紅斑、多發性關節痛、類白塞病和濾泡性結膜角膜炎等,以青年女性多見。非甾體類抗炎藥物無效,經抗結核治療後好轉。
總之,肺結核並無非常特異性的臨床表現,有些患者甚至沒有任何症狀,僅在體檢時發現。如伴有免疫抑制狀態,臨床表現很不典型,起病和臨床經過隱匿;或者急性起病,症狀危重,且被原發疾病所掩蓋,易誤診。
如何預防肺結核?
一、建立完善的結核病防治體系:政府承諾,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具體實施國家結核病防治規劃,對結核病進行預防和治療並進行執法監督;將結核病納入初級基層衛生保健,使防治工作在廣大農村和社群得到落實。
二、控制傳染源: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關鍵環節。主要是通過肺結核病例的早期發現、早期進行強有效的化學治療,加強肺結核的化學治療管理,使排菌的肺結核患者失去傳染性,保護健康人群免受結核菌感染。
三、卡介苗接種: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是一種無毒牛型結核菌的活菌疫苗,接種後人體獲得一定的免疫力,對結核病有一定的特異性抵抗力。BCG在預防兒童結核病,特別是那些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型別,如結核性腦膜炎、血行播散型結核等方面具有相當的效果,但對成人的保護有限,不足以預防感染和發病。BCG的缺陷可能與其製作過程中丟失了許多保護性免疫基因有關。比較基因組學已證實BCG中缺失許多有效基因,而且環境分枝桿菌致敏也是影響BCG效力的一個重要因素。BCG接種已納入計劃免疫之中,在結核病發病率高的地區,仍屬結核病控制工作的一項內容。
發明一種能有效預防結核菌感染的疫苗是控制結核病的關鍵,BCG的侷限性推動了抗結核病新疫苗的開發。目前世界範圍內正在開發的結核病疫苗包括減毒或增強的活疫苗、全菌體滅活疫苗、亞單位疫苗、DNA 疫苗、初免- 加強疫苗等。但還沒有一種疫苗的免疫效果能超過BCG,距實際應用還有很大的距離。鑑於一些侯選疫苗能增強BCG免疫後的效果,而目前大部分人群都已接種過BCG,因此易於接受的方案是增強現有的免疫應答,即與BCG進行聯合免疫。
四、化學預防:針對感染結核菌並存在發病高危因素的人群進行藥物預防,主要物件包括:HIV感染者;與新診斷為傳染性肺結核有密切接觸史且結素試驗陽性的幼兒;未接種BCG的5歲以下結素試驗陽性的兒童;結素試驗強陽性且伴有糖尿病或矽肺者;與傳染性肺結核有密切接觸的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可單用INH口服,成人0.3g/日,兒童8~10mg/kg/日,服用6~12個月。